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8 毫秒
1.
送礼是好事但难做好。随便问一位销售人员,我们都可以从他那里挖到他对客户“花钱(心思)不讨好”的窝心事儿。如何才能选对礼、送对人、送得巧、送得妙呢?  相似文献   

2.
李双江自称舍不得打自己孩子,没想到儿子却舍得打别人。想想这位含泪替儿子道歉,却仍然得送他去劳教的父亲,你就能读懂一个教育者的挫败、纠结和无奈。  相似文献   

3.
李老爷子虽然六十刚冒头,得的却是绝症。按说他这个年龄,也不该叫什么老爷子,可是人们叫他老爷子或李老爷子也有些年月了。这是他在位时人们背地里送他的,该是个贬义,可是他知道后不但不忌讳,反而还自称,这样也就在一些场面上叫开了。现在虽然还有人叫他李老爷子,可是现在的李老爷子已不是先前的李老爷子了,  相似文献   

4.
郗伦 《人力资源》2013,(10):24-25
一位朋友在某大专技术学院任职副教授。两个月前,他说他准备花上五六万块钱把正教授职称搞掂。最近,当我们再次见面时,他却沮丧地告诉我,因为没有找对门路,加上钱也送得不够数,正教授职称泡汤了。听着他发牢骚,我在想,任职资历与能力都够,却不得不找门路花钱来买职称,找不到和找不对门路,或是钱送得不够数,都不可能申报成功。本应以技术水平与能力为评定标准的职称,在实际评审  相似文献   

5.
站长与书记     
在汶口乡,林业站站长钱与乡党委书记孙关系特铁。逢年过节,钱站长总忘不了给孙书记送礼。就是平常,有点稀罕东西他也总是自己舍不得用,悄手蹑脚地拿到孙书记家。开始的时候,孙书记对他很不客气,经常撸得他一头雾水:“钱站长,你搞什么名堂?拿走拿走。”他笑眯眯的,不动身,也不吭声。孙书记生气地说:“你不带走,我让通讯员拿办公室里曝你的光。那时,有你的好看。”他还是笑眯眯地:“这点东西,您那不是弄把我?相处在一起工作,都不容易,那是咋?”孙书记说:“那我就悄悄地给送回去。”钱站长坚决地说:“您要是真不稀要,送…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笔者与一位在湖南省常德市市委党校任教的朋友吃饭.席间他向笔者讲述了一段自己的经历:他被临时抽到常德市委工作组到石门县某乡村蹲点,帮助那里的农民脱贫致富。他深入农户家走访时,有一名大龄青年对他说:“我盼望政府送信息、送技术、送农业生产资料和生产资金外.更希望政府给我送个媳妇。”原来这名大龄青年40多岁了.  相似文献   

7.
送完最后一个包裹,屈盟踏着自行车急匆匆地往回赶,刚当父亲的屈盟快乐得像个孩子,今天他要早些回去给女儿庆祝满月。凛冽的寒风夹着冰冷的雪打在他的脸上,像刀子划过一般疼痛,可他一点都不觉得冷,他一想到妻子女儿和那个小而温暖的家心就暖了,脸上的笑容如火融化着冰雪,他觉得自己是这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相似文献   

8.
一米七三的个子,圆脸,小平头,不胖不瘦,模样也不凶狠;因为患帕金森症5年多,夹菜时手抖得厉害,样子甚至有些可怜。很少有人能把这么个人和黑势力联系在一起。但就是他,13年间,从一名人民警察蜕变成为山西阳泉赫赫有名的黑道人物。他的组织臭名昭著,他的财富数以亿计,他的手段令人发指。他和他的兄弟们有花不完的钱,但这些钱也把他们送上了一条不归路。  相似文献   

9.
狗去猪来,生肖轮回。失业多年的弟弟最近叉找到一份可以暂时谋生的职业:学着新疆人的样子在街头烧烤,叫卖羊肉串。对他来讲,每天赚三、五十块钱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儿了。自身残疾,没有社保,离婚后带着刚刚入学的儿子,每天起早贪黑,迎拂晓送北斗,无证经营小摊。既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地寻找买主,又要时刻躲避“大沿帽儿”的清剿、处罚。我总是为他发愁,可他却快乐得像个孩子似的。  相似文献   

10.
讲礼数     
杨其媛 《乡镇论坛》2014,(10):45-45
老刘办了个种植基地.种了几十亩蔬菜和水果.经过几年奋斗.经济宽裕后,便跑到城里买了一套高档商品房。 刚搬进来那天.他拿出自己种植的黄瓜.楼上楼下送了一圈.说是没打农药的绿色无污染食品.送给大家尝尝。老刘早就知道城里人的“怪癖”,左右邻居是老死不相往来的。可他天生是一个热情的人.在农村和左邻右舍好得像亲戚一样。搬到城里时.他一心想打破城里人的这种“怪癖”,于是就以送黄瓜为由。趁机和楼上楼下以及隔壁的邻居们认识了。  相似文献   

11.
春节期间是一年中送礼的高峰期,相信眼下不少人正为打点送礼煞费苦心——送长辈的,送晚辈的,送领导的,送客户的……过于昂贵的礼物自己负担不起,便宜了又觉得拿不出手,要送得既新鲜又体面,让人高兴又花费不多,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以下几种送礼省钱的绝妙方法,相信对您新年和今后的“送礼计划”有所帮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如今只要是搬 得动的实物都可以 使用快递服务,快 递业的触角已经伸 向生活方方面面。 而随着电子商务的 发展,快递将拥有 更大的市场。 王先生有一次 从关外办事回来忘 了带身份证.这对 深圳人来说是一个 不大不小的尴尬: 亲友都在上班.关 外路途遥远.找人 送证件很不方便。 王先生绞尽脑汁. 终于想到了平时经 常帮公司送东西的 快递公司。抱着试 试看的想法他拨通了电话、谁知对方听了他的要求并不意外,只是提出要收费20元,不到1小时之后。身份证送到了王先生的手里。 快递服务的触角正在伸向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各种商务…  相似文献   

13.
逢年过节,给上级送礼这事普遍得就像丢自行车。如果硬要刨根问底地问个“为什么”,那只好说:人家都去送你不去送行吗?。那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做法是不识时务的。遇着上级领导家里有红白喜事、你能视而不见不去送礼吗?假若真的没送,在送礼的人群中没有你的身影出现,你等着瞧吧。人言可畏的议论会让你浑身冒汗:“某某没来,是不是领导对他有看法了?”在眼下这种送礼分先后、礼品分轻重的风气中领导能对你没看法?尽管送礼俗不可耐,不过在几分无奈中送礼者也体会到了送礼所产生的积极作用。由于“礼”是润滑剂,好多上下级关系的维护…  相似文献   

14.
跑官者说     
(有幸,在一个偶然进入的地方,凑巧听到隔壁一位领导的酒后真言)你问我跑官为啥成功率100%?这诀窍,除了你,我是不会告诉任何人的。你嘛,我坚信你不会漏风。“跑”字,是“足”字加个“包”,这包儿很有学问。我绞尽脑汁百思才得其解──“包”就是礼包。“连跑带送,提拔重用;光跑不送,原地不动;不跑不送,降级使用!”但你不腐蚀腐蚀他成吗?他不吐口,你想往上爬也爬不上去──“领导要想富,经常动干部,嘴上说研究,就是不宣布。”可以理解,礼尚往来吗!人说战争年代升官快,那有什么了不起!谦逊地说,我比他们都技高一筹…  相似文献   

15.
一位辍学的孩子,到城里找到了一份替快餐店送“外卖”的工作,每月工资不高,工作却很辛苦,遇到高峰,一天得送六百份快餐。  相似文献   

16.
六年的外卖     
一个辍学的孩子,到城里找了份送"外卖"的工作,每个月工资不高还很辛苦,高峰期每天得送上百份快餐。熟悉他的客人问他:"是不是不想上学,逃学来打工。"他说是,但不是为了赚钱。这个回答让人惊讶,他母亲病了,常年药物不断。父亲是个残疾人,他是家里唯一的顶梁柱。孩子就一直在那家快餐店干活,他也有过几个新同伴,但那些人都干不长,受不了微薄的工资而跳槽了。  相似文献   

17.
马宁 《监督与选择》2010,(11):134-134
“4S店送的脚垫并不适合我的车.我还得自己去重新购买.咨询朋友什么品牌的比较好。得到的答复也是各有不同.我还是自己做功课吧。”十一长假,记者一位刚买车的朋友,花了大半天的时间来选购汽车脚垫,要说他对脚垫的在意也不是没有道理.一些质量不过关的产品,容易打滑,有时甚至影响油门和刹车的正常使用,对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隐患。  相似文献   

18.
前几年福州房地产市场发展得红红火火,开发商和房产中介的房子不愁卖,你卖你的,我卖我的,互不干涉,各自业务做得都不错。然而随着去年楼市进入调整期,一二手房开始“滞销”。如何尽快将房子卖掉成为许多开发商和房产中介亟待思考的问题。“买房送车、团购打折、买房送装修基金……”  相似文献   

19.
送鱼     
家乡有送鱼吃的习俗。每年的“谷雨”节令前后,就火了鱼市。有钱没钱的,人们纷纷买鲜鱼送给长辈吃,还要串门到亲戚家送。我记事时的胶东农村一般都送鲅鱼。十年动乱时期,送鱼的习俗被看成是“四旧”。加上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政策,使许多东西不让上市买卖,卖鱼的贩子之类自然不敢在市上露面。当时的乡村集市萧条得很。  相似文献   

20.
小幽默     
《现代企业》2011,(12):I0001-I0001
触摸屏 一哥们儿出国留学,我们都去送他。他和热恋中的女友道别时,女友摸着他的脸含泪不语。 几分钟后。哥们儿对女朋友说:“有什么话就说吧。这又不是触摸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