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你博了吗?     
过去.许多人见面问:“你吃了吗?”现在,许多人见面问:“你博了吗?”博,即博客简称。随着网络普及。网民增多。网络生活越来越多占据了网民的时间。而开博客则成为众多网民必不可少的一种网络生活。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习惯正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博客时代来临。会给传统的工作生活方式带来哪些冲击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在刚过去不久的5月,王石用代表着自己个性化的博客——山在那,与中国亿万网民做了一次旷日持久的较量。当然,结果如你所知,这位万科的董事长失败了,而且败得很惨,“无条件的道歉”看起来都没用。  相似文献   

3.
《辽宁经济统计》2008,(8):41-4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目前中国拥有个人博客或个人空间的网民比例达到42.3%,用户规模达到1.07亿人。数据显示,半年内更新过博客或个人空间的网民比例为28%,半年内更新过的用户规模超过7000万人,半年更新用户增长率高达43.7%。博客既是个性传播的倡导者,又是有组织的实践者。  相似文献   

4.
博客自从2002年崭露头角后,就以迅猛的势头快速发展。据CNNIC发布的《2007年中国博客调查报告》显示,截止到2007年11月底,中国博客空间已达7282万个,博客作者人数达4700万,平均近每4个网民中就有一个博客作者,其中,活跃博客作者数量占博客作者总数的36%,近1700万人;活跃博客用户的有效博客空间数为2875万个。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博客也愈发显出它的巨大的商业价值。新浪网总编辑陈彤曾说:“博客之间便捷地建立了沟通渠道,使得相应信息的传递达到了前所求有的高效率。”  相似文献   

5.
2008年岁首,张朝阳在清华科技园高调宣布搜狐推出了“搜狐博客开放平台”,即搜狐允许第三方开发的模块嵌入其博客系统,从而丰富搜狐博客内容。张朝阳的目的明确,就是要把搜孤狐打造成为网民上网的第一入口综合性门户网站。“最终中国互联网可能是三家垄断,我相信搜狐是其中之一。”张朝阳如是说。  相似文献   

6.
《经营者》2007,(9):78-78
如今的新闻媒体充斥着与博客相关的消息,博客已经如此热门。连一些主流的电视新闻记者也开始引述人气博客的内容。但很可惜,即使媒体普遍关注,却很少提到博客能对你与业务发挥什么效用。博客不只是一种现象而已,它还会影响你的事业。问题是,你会使用博客提振你的事业吗?还是视而不见,等着吃闷亏?博客的威力的确让某些人大感意外。一家大型单车锁公司发现,博客圈盛传.只要一枝笔就能开启他们世界知名的大锁,而大为震惊。该公司后来决定,以其他型号的锁换发可能的瑕疵品,因此蒙受巨额的财物损失。还好.博客圈也流传许多正面的消息,许多公司因为投入博客.公司的业务、商誉及能见度都因此水涨船高。  相似文献   

7.
在Web2.0时代的互联网中,博客(Blog)早已成为最热门的关键词之一。自从方兴东将博客的感念引入中国,立刻获得网民们的追崇,吸引了极大的眼球,“博客”一词炙手可热。中文“博客”一词,源于英文单词Blog/Blogger。Blog,是WeBlog的简称。WeBlog,其实是Web和Log的组合词。  相似文献   

8.
<正>2005年兴起的博客现在早已不仅仅是个人网络日记,其已经成为一种特殊形式的媒介载体。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2006年中国博客调查报告》,2006年,网民注册的博客空间达到3300万个,超过60%的用户希望通过博客"表达自己的观点",64%的博客用户在知道有人关注时会产生坚持下去的动力。  相似文献   

9.
新书速递     
《经营者》2007,(9)
<正>博客营销生正逢时如今的新闻媒体充斥着与博客相关的消息,博客已经如此热门,连一些主流的电视新闻记者也开始引述人气博客的内容。但很可惜,即使媒体普遍关注,却很少提到博客能对你与业务发挥什么效用。博客不只是一种现象而已,它还会影响你的事业。问题是,你会使用博客提振你的  相似文献   

10.
靳羽西 《中国企业家》2006,(21):117-117
如果你是一位领导,你就应该博客。艾斯纳应该为迪斯尼博客。拉姆斯菲尔德应该为五角大楼博客。通用汽车、福特汽车、戴姆勒-克莱斯勒的CEO们每天都应该口授或上传他们的帖子。共同基金的合伙人、快餐王、航空巨头、时尚帝国的王族也应该博客。如果你创建了一个博客,经理们将会光临。  相似文献   

11.
通过博客向目标消费群传递品牌信息,诉说品牌情感,构建品牌个性,进而在消费者心理上形成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已成为企业主的新选择。博客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已逐渐为网民所接受,这种新型媒体与商业的结合日趋紧密。那么,博客是否可以作为一种品牌传播工具帮助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呢?  相似文献   

12.
当前,"博客"已经成为互联网技术和内容创新的产物,因为其参与、互动和个性化的特征深受网民喜爱。从严格意义上说,包括博客在内的网络著作权只是载体和传播渠道不同于既往的著作权,其内容与权利本质与其它著作权没有区别,所以,"博客"也属于作品,同样应该受到著作权法的规范。本文就是从这一着眼点入手,对于"博客"作品的著作权合理使用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2008年岁首,张朝阳在清华科技园高调宣布搜狐推出了"搜狐博客开放平台",即搜狐允许第三方开发的模块嵌入其博客系统,从而丰富搜狐博客内容。张朝阳的目的明确,就是要把搜狐打造成为网民上网的第一入口综合性门户网站。"最终中国互联网可能是三家垄断,我相信搜狐是其中之一。"张朝阳如是说。  相似文献   

14.
“上星期刚一走进办公室,有同事就对我说外面都传说任志强被抓起来了。我忙给任志强打电话问他:‘你被抓起来没?’任志强说:‘没有,不过挺难受的,每天三、四十个电话问我是不是被抓起来了。’正在与我通电话的时候,又有人给他打电话问他是不是被抓起来了,我听见他在电话里跟对方发脾气:‘他妈的,什么事呀……’接完电话,任志强接着对我说:‘你有空在你的博客上写一写,告诉大家我还没被抓起来。’‘你在你自己的博客上写吧!’我回答道,‘我的博客没人看。’……”  相似文献   

15.
《新前程》2009,(12):93-93
里奥&#183;巴伯塔是全球热门博客TOP50的博主。也许在泱泱博客世界成为明星,你就得懂得运用“少”的力量,在信息泛滥的时代,少是一副船桨,帮你摆脱忙乱生活的大洋。自我设限、去粗存精、化繁为简、全神贯注、养成习惯、从小处着手,边读,一边就想赶快跟着做!  相似文献   

16.
止的哲学     
《英才》2012,(8):46-47
王永庆的启示《英才》:采访之前看了你的博客,而且是央企的领导者中,很少有这么勤奋地写博客的,你一般是什么时间写博客?刘顺达:每天晚上写。《英才》:从什么时间开始?刘顺达:从去年11月9日。《英才》:当时是什么触发你写博客?刘顺达:人际之间是需要沟通的,一个是跟他人  相似文献   

17.
安玉梅 《活力》2013,(15):102-102
最近,在上海书展上,《走你,小五》、《这就是大学》等微博书集中亮相。在博客如日中天的时候催生了一系列像《老徐的博客》《勃客郑渊洁》这样的博客图书,如今,微博成为互联网用户的新宠,大量微博书也应运而生,其中既有名人微博语录这样的出版物,也不乏个人微博书这样的个性化印刷品。  相似文献   

18.
如果让你在十秒钟之内说出今年互联网最火的名词,你的答案不是“博客”的话,说明你已经落伍了。2005年是中国的“博客大众化”元年。去年下半年,以新浪大张旗鼓地拉来徐静蕾、余华等各界名人“入住”为开端,搜狐、网易、腾讯等门户网站纷纷高调进军博客,新浪和搜狐争相推出“首届”中国博客大赛,后者还煞有介事地发布了首份《全球中文博客调查报告》。门户博客一路高歌猛进,在中华大地掀起了全民博客的热潮。截至2005年第三季度,国内博客累计注册用户达到3300多万。相形之下,在国内耕耘数载的专业博客网站,如博客网(Bokee)——前身是博客中…  相似文献   

19.
博客、微博等新兴网络传媒从出现之初就吸引了大量的不同年龄段、不同阶层的人群,并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如果现在打开电脑仍然只是登录QQ、MSN等,那你就真的out了。博客微博已经不仅是心情的记录本,更是交流和推广的平台。  相似文献   

20.
杨潇 《活力》2012,(8):210-210,230
网络媒体.这一二十世纪最后几年才出现的全新媒体,被人们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它的出现给传播领域带来全方位的深刻变革。在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手机、邮件、博客、论坛……拥有了新技术和新工具,网民的力量是如此之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