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东提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目标,将建设现代海洋经济体系及产业体系作为"十三五"海洋经济发展的重点.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必须以海洋产业集群升级转型为基础,因此,实现海洋产业集群的升级转型,是实现广东"十三五"海洋经济强省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分析广东海洋产业体系存在问题的同时,提出"十三五"海洋经济强省建设将以在尊重产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级阶段演进为重心.  相似文献   

2.
刘小锋 《发展研究》2017,(12):63-68
福州是习近平关于经略海洋、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战略思想的起源地.本文阐述了“海上福州”战略思想的深刻时代内涵,分析了当前“海上福州”建设的现状,探讨了在习近平经略海洋战略思想指导下,如何在拓展海洋视野、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拓展海洋发展空间、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完善保障体系等方面深入推进“海上福州”建设.  相似文献   

3.
制定“蓝色工程”计划 发展海洋产业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开发海洋资源形成的海洋产业群构成了现代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经济强国的重要任务就是要不断发展壮大海洋产业群。本文研究分析了现代海洋产业的发展趋势及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我国海洋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提出了我国发展海洋产业、建设海洋经济强国的基本思路及政策建议。我国应该尽早安排制定以发展海洋产业为目的的“蓝色工程”计划,在21世纪全面开发海洋的世界性竞争中抢占有利地位,提高海洋国际竞争能力。发展海洋产业是把我国海洋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主要任务,也是海洋为经济建设眼务的切入点。本文试图从海洋产业安排角度论证建设海洋经济强国的宏大设想。  相似文献   

4.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新时代推进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举措,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载体,探索区域海洋经济协调发展对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以空间发展理论和经济系统协调理论为基础支撑,以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协调模式为研究目标,探索出具有时序和空间特征的海洋经济协调模式,在时序上包括点域、点轴和网络型三个发展阶段,在空间上包括粤港澳大湾区中部、东部以及西部的海洋经济空间区域,并设计出各个区域的海洋产业体系及重点海洋产业,最终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协调衔接的促进手段及方式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基础和前提,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湖北疫后重振的关键所在.针对湖北工业疫后重振过程中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应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把着力点放在制造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发展上,狠抓稳链强链,拓展产业技改升级空间,推动制造业产业集聚发展,构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6.
徐丛春  胡洁 《海洋经济》2020,10(5):57-64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带动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构建开放型经济的有力支撑。"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海洋经济发展应从科学利用与优化配置海洋资源、谋划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提高海洋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高标准建设海洋生态文明、打造海洋经济对外开放新格局等方面综合施策,加快推进海洋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7.
海洋产业集群是海洋产业发展的重要形式,广东作为海洋经济大省,海洋产业集群发展在海洋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采用区位熵法对广东海洋产业集群进行测度分析,通过数据整理及计算发现:广东海洋产业整体集聚水平及海洋分次产业集聚水平均大于1,海洋产业空间集聚发展趋势明显,海洋产业集群发展势头较好。进一步将其与山东海洋产业集群测度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广东虽然在海洋经济规模方面占据优势,但在海洋产业集群发展方面并未表现出优势,相反海洋产业集群发展规模及成熟度与山东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广东海洋产业集群发展势头更为强劲。基于此,从政策引导、产业转型升级、人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十四五"规划的背景下,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是推动连云港海洋产业升级的必然要求。现阶段连云港现存海洋产业存在的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海洋产业发展不协调、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压力较大、海洋创新科技支撑能力不足等问题。在明确产业集聚、产业空间布局等理论的基础上设计连云港海洋产业规划的整体框架,根据连云港海洋产业发展现实情况和发展特点,本文提出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对策建议。旨在提高连云港市海洋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优化海洋产业结构,促进连云港市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欧龚炜 《发展研究》2013,(12):97-100
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是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根据当前福建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及其结构调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基于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建设的背景,本文认为,为实现产业结构协调化、高度化目标,应从大力发展优势特色海洋产业、打造区域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建立闽台海洋经济共同体、构建海洋生态安全体系四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0.
我国海洋经济经过"十二五"期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针对全球海洋资源环境的新变化和世界海洋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十三五"期间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目标及策略应进行全面调整升级。应通过科技兴海促进传统海洋产业改造升级;合理布局新兴海洋产业;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以新型海洋城市为桥头堡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维护海洋产业安全;完善海洋经济管理体制与法律法规。为实现上述目标,应合理调整海洋产业结构;实现海洋产业与陆域经济统筹发展;正确发挥市场调节与政府管理的作用;合理、适度、有序开发海洋资源。  相似文献   

11.
广东作为国家三个海洋经济试点省份之一,正处于由海洋大省向海洋经济强省转变的重要时刻,其中关键的核心点是建立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海上产业转移正是基于广东海洋资源基础条件及独特区位优势提出的,从顶层设计上谋划全省产业布局,整合国内外海洋产业发展的相关要素落地广东,形成特色鲜明、辐射力大、竞争力强的海洋产业集聚区和产业集群,推动广东区域协调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广东海洋强省建设。  相似文献   

12.
赵彬 《发展研究》2007,(4):108-109
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特殊地理条件,决定了福建的长期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将越来越依赖于海洋.未来五到十年是向海洋拓展发展空间,向海洋要资源,发展壮大海洋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关键时期.2006年初,省"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和海洋经济布局,推进由海洋资源大省向海洋经济强省转变的目标和任务.省委、省政府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若干意见>,编制了"十一五"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规划,标志着福建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温苏文金同志主编的<福建海洋产业发展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收获颇多.  相似文献   

13.
福建海洋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研究》2011,(12):27-30
本文提出福建要以全面落实全国海洋经济试点工作为契机,努力构建“两区三基地”,加快推进海洋经济强省和海洋蓝色经济实验区建设跃上新台阶;并从优.化海洋开发空间布局、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推进闽台海洋经济合作、增强海洋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等方面提出今后五到十年福建海洋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4.
唐勇 《当代经济》2010,(15):33-35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必须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从营造现代产业体系的基本特征着手,通过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制造业中新兴产业的增量投入和传统产业存量发展、构筑现代产业体系的空间架构和动力源泉四个方面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15.
长三角总部经济发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三角已经具备总部经济发展条件:长三角经济发展势头良好;长三角区位优越,交通便捷;长三角城市体系日臻完善;长三角外向型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迅猛;长三角产业分工和配套体系逐渐完善等.同时,总部经济能加快长三角产业转移,城市功能转型,现代服务业发展.长三角已初步形成总部经济产业价值链和空间价值链,长三角以七大产业构成带有城市特色产业总部经济产业价值链,产业集群是总部经济空间价值链的重要栽体.  相似文献   

16.
许建伟  刘琨 《海洋经济》2019,9(6):20-29
随着我国进入 “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时代,优化海洋经济的结构分布,成为我国不断拓展海洋发展空间的首要前提。本文基于福建省海洋经济情况,利用SSM分析法,从地域和产业结构两个维度,探析海洋经济如何在7类主要海洋产业和全省6个沿海城市间进行优化分布。分析发现,福建省应优先发展滨海旅游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船舶工业及海洋电力业4类海洋产业,同时,结合沿海6个城市在海洋经济发展的产业竞争优势,进一步确定该 4类优先发展产业在沿海6个城市中的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17.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研究对象,构建海洋主导新兴产业评价体系,选择该区域的海洋主导新兴产业.结果表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海洋主导新兴产业应该选取属于海洋第二产业的海洋生物医药业和海水利用业;而现代海洋渔业(海洋第一产业)和海洋油气业(海洋第二产业)具有发展为海洋主导新兴产业的潜力和实力,属于优势产业;归为一般产业的滨海旅游业(海洋第三产业)和海洋电力业(海洋第二产业)则有待继续发展.在制定科学的政策体系、构建海洋产业集聚区、注重基础研究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加强海洋生态环保意识等方面做出符合蓝色经济区发展的战略抉择,提升海洋主导新兴产业发展水平,带动关联产业进步,促进蓝色经济区海洋经济乃至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海洋经济产业结构及空间模式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0年代以来辽宁省海洋经济迅速发展,海洋产业结构和产业空间布局相应发生转变。基于产业功能的角度,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辽宁省1997年、2006年海洋经济产业功能结构,总结出辽宁省海洋经济产业功能结构演变模式:支柱产业地位稳定,主导、潜导双向转移。应用Weaver Tomas组合系数法对辽宁省1997年、2006年各沿海地区海洋经济进行空间层次划分,总结出其以大连为稳定核心发展的空间模式。在此基础上,针对产业功能结构及空间布局对辽宁省沿海经济带构建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9.
鲁亚运 《当代经济》2018,(13):50-53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经济发展是在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中实现的,合理的海洋产业结构能够推动海洋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本文采用区位熵、结构熵等方法分析广东省海洋产业发展的现状,同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动态地分析其结构变化趋势,发现了广东省海洋产业结构所存在的问题,寻找出海洋经济发展的对策,为海洋产业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根据当前福建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及其结构调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基于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建设的背景。本文认为,为实现产业结构协调化、高度化的目标,应从大力发展优势特色海洋产业、打造区域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建立闽台海洋经济共同体、构建海洋生态安全体系四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