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提升村庄建设水平,改善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要求,必须积极落实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明确的全面实施村庄规划推进集中居住点建设的新部署,主动顺应广大农民迫切需要改善居住条件和村庄环境的新期盼,以更加开阔的思路、更加创新的举措、更加扎实的工作,加快建设富有田园风光和现代气息的新村庄.  相似文献   

2.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力公室副主任陈锡文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能片面地理解为单纯的新村庄建设。当前对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原则要把握好“五个五”:  相似文献   

3.
自从中央提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下简称新农村建设)战略目标后,我区各地建设“新村”的热情如春潮般地纷纷涌现,热衷于建“小洋楼”,热衷于“拆旧建新”建新城镇。但我们认为,新村建设  相似文献   

4.
一、要加快政策性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发行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肩负着服务"三农"、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职责。这就要求加快农发行现代化进程,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如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高职教育是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渠道,高职院校"两课"可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引领大学生面向农村就业,用所学知识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6.
曲延春 《农业经济》2006,(10):14-1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面对的重要历史课题。韩国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新村运动,改善了农村环境,发展了农村经济,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缩小了城乡差距,取得了令人羡慕的经济和社会成就,韩国人创造了“汉江奇迹”。韩国新村运动因此也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农村的典范。并且,韩国与我国都属于东亚国家,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与当初韩国新村运动的经济背景有类似之处,所要达到的目标也相似。因此,考察韩国新村运动实践,会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7.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局,事关亿万农民福祉,事关国家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8.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综观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决策,我们必须从中国现代化发展新阶段、新战略和综观高度上来理解和认识。一、推进新农村建设是符合我国当今基本经济国情的战略决策众所周知,“三农”问题是实现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审时度势所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事关农村的发展,农民的增收,社会的和谐。要实现这一重大战略决策,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是要整合新农村建设资金,探索资金使用新模式,总结资金管理新经验。  相似文献   

10.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为我国农村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江苏省是东部的经济强省和农业大省,在实现"两个率先"的过程中,新农村建设成为缔造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和强大动力.如何建设江苏新世纪的新农村,韩国的"新村运动"提供了参照和范例.  相似文献   

11.
新村扶贫是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四川在扶贫新村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有益经验。为了扎实稳步地推进扶贫新村工作,提高扶贫开发的整体成效,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本文分析了目前四川新村扶贫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五个坚持”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韩国的新村运动是成功的。从中国面临的现实问题出发,分析总结其农业及农村的发展,特别是借鉴新村运动的经验,对我国当前正在开展的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韩国新村运动的实践及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42,自引:2,他引:42  
本文介绍了韩国新村运动的实践,总结了其成功经验,进而提出了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主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江苏作为东部沿海比较发达的省份之一,有可能也有必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重要前提。要认真贯彻“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反哺农业、回报农民”的方针,走新型“三农”发展道路,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进一步形成城乡统筹发展的长效机制。对“三农”应该予得更多、取得更少、放得更活,并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促进公…  相似文献   

15.
科技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着重要的作用。要充分发挥科技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首先要厘清科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概念,进而分析科技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科技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集中表现为科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动力和源泉、是社会主义新农村跨跃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具体标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提出了推进农村建设的重大任务,并把农村建设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一起来,归纳起来就是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角度指出了农村建设的新目标.这是我们党在十六大中提出的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在农村发展中的具体体现.也是摆在全党各级组织面前的一件事关战略全局的大事.  相似文献   

17.
解决好“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必须始终不渝地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搞好总体规划和具体部署,坚持规划先行,抓好试点示范,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在工作中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任务,促进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同时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我们书院镇洋溢村三年前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经济薄弱村,在市委组织部的牵头下,2007年,市绿化市容局与我们村结对。三年来,市绿化市容局领导高度重视结对帮扶,充分发挥绿化、林业、市容环卫等行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优势,和我村干部群众一起,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发展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又为发展县域经经济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是助推县域经济大发展的强大动力。如何统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发展县域经济的关系,从而实现县域经济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三农”问题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对我们党“三农”政裳的继承和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