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的核算和披露进行了较大修正,资产减值的可转回性成为了此次变革的焦点,本文考察了资产减值损失转回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影响,并对新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的意义及适当性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2.
我国资产减值会计核算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部发布的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对资产减值的核算和披露进行了较大修正,资产减值的可转回性成为此次变革的焦点。表文主要从资产减值确认时间、确认标准和减值损失的转回这三个方面进行了国际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财政部2006年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资产减值的确认、计提直至转回应是完整的资产计价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本文对新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有关资产减值转回的规定进行比较分析,对我国新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进行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4.
禁止资产减值损失转回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已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不得转回。本文以沪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2005年度和2006年度资产减值计提和转回情况,发现不可转回性资产减值准备在总计提额中所占比重极低,上市公司主要利用可转回性资产进行利润操纵。因此,"禁止资产减值损失转回"的规定并不能有效控制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行为。  相似文献   

5.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已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不得转回。本文以沪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2005年度和2006年度资产减值计提和转回情况,发现不可转回性资产减值准备在总计提额中所占比重极低,上市公司主要利用可转回性资产进行利润操纵。因此,“禁止资产减值损失转回”的规定并不能有效控制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行为。  相似文献   

6.
黎明  党玉芳 《财会通讯》2009,(7):131-133
财政部2006年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资产减值的确认、计提直至转回应是完整的资产计价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本文对新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有关“资产减值转回”的规定进行比较分析,对我国新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进行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7.
2006年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其中在《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第十七条关于资产减值损失确定的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本文将分析这种规定存在的冲突,同时资产减值损失不予转回规定并不能解决利润操纵问题,并就此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2006年我国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准则做了修订: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定,以后期间不得转回,但在实际工作中,对于不同的资产在计提准备后,又分为以后期间可以转回和不可转回,这对于会计工作者难免会造成混乱。因此,笔者对于资产的减值处理进行归纳总结,指出其对利润的影响,期望可以帮助会计人员正确对其进行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企业会计准则》关于资产减值准备的相关定义、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及转销的实质意义,说明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及转销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2006年我国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准则做了修订,定义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内容指出: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以后期间不得转回。在实际工作中,对于不同性质的资产在计提减值准备时,损失一经确定,分以后期间不得转回和可以转回两种情况进行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故在实际操作中难免会产生混淆。本文通过对各类资产减值会计处理的归纳总结,指出其对利润的影响,以期帮助会计人员能正确地进行会计处理,避免高估利润,确保利润表的准确性,从而遵循会计界长期奉行的谨慎性原则。  相似文献   

11.
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存货等已确认的资产减值不得转回。针对新准则对资产减值单向计提的规定,本文从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方向研究上市公司资产减值的信息含量,发现资产减值的计提方向存在信号显示作用。这表明资产减值准备方向传递了公司未来前景的信息,全面取缔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将减少资产减值的部分信息含量。  相似文献   

12.
资产减值会计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门话题。本文试图就新资产减值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和旧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范围、确认时间、确认基础、计量模式、减值损失转回和信息披露等相关规定进行比较研究,以期对我国资产减值会计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3.
资产减值损失应允许有条件地转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但笔者认为,禁止转回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利用资产减值操纵利润的问题,反而影响了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相关性。因此,应允许资产减值损失有条件地转回。  相似文献   

14.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简称资产减值准则)。该准则借鉴了有关国际会计准则并结合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实际,对准则适用范围、资产内容与概念、资产减值迹象判断标准、资产可收回全额的计量以及资产减值损失等方面进行了更新和明确,并特别规定了资产减值准备,一经确定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与2001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相比,资产减值准则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较大的变动。  相似文献   

15.
向凯 《财会月刊》2007,(1):79-81
资产减值会计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门话题.本文试图就新资产减值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和旧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范围、确认时间、确认基础、计量模式、减值损失转回和信息披露等相关规定进行比较研究,以期对我国资产减值会计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6.
资产减值会计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避免公司利用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明确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得转回。本文对资产减值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简称“资产减值准则”)与原企业会计准则中的资产减值会计相比,突出的变化有三点,一是拓宽了资产减值确认和计量的范围,二是增加了资产组及其减值的概念,三是增加了资产减值一经确定不得转回的规定。相对其他具体准则而言,该准则操作的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18.
资产减值损失应否允许转回的理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第17条明确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从国际间比较、应否转回的原因分析中提出了新的观点:资产减值损失应允许转回,并应从完善实施环境入手。  相似文献   

19.
资产减值会计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避免公司利用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明确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得转回.本文对资产减值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0.
资产减值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一直是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随着《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颁布和实施,盈余管理将会受到很大冲击。本文首先阐述了有关资产减值准则和盈余管理的概念,针对资产减值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