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国政府间事权财权划分的法治化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鉴单一制国家政府间事权财权划分法治化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政府间事权财权划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调整我国政府间事权财权划分的宪法、中央地方关系法、税收基本法、转移支付法、预算法等方面,考虑我国政府间事权财权划分的法治化选择。  相似文献   

2.
财权与事权的分配关系是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产生变化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财政体制下,中央与地方财权和事权不匹配,出现了中央与地方事权与支出责任不清晰、地方财权和事权不对称、政治集权与经济分权的矛盾等现实问题。这些问题主要由事权的法律规定不明确、财权的过度集中、中央的权威性思考、晋升激励制度等原因所造成,建议合理划分事权与财权、公开事权和财权划分、转变政府之间交流方式以及转变地方政府责任方向,以期实现财权和事权的匹配和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的均衡。  相似文献   

3.
1.进一步规范中央与地方关系,转变地方政府职能。(1)合理划分事权。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合理界定政府职能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原有的中央与地方事权的划分,提高其可操作性。应强化中央政府协调地方政府间关系的职能,以保障全国经济与社会的均衡稳定发展。(2)合理划分财权,处理好财权与事权的关系。应尽快解决目前在有些方面存在的财权与事权的不合理交叉问题,做到财权与事权的统一。(3)应增强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规范性与稳定性。必须加快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建立起地方政府税收竞争行为的自我约束机制。地方政府应更新观念,全面客观地认识和评价…  相似文献   

4.
郑培 《发展研究》2012,(5):23-28
现阶段我国政府间事权划分存在法律法规缺失,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纵向事权划分不明确、不清晰,各级政府间事权和财权不匹配等问题。要推动事权划分改革,明确各级政府职能重心,加快事权划分法治化建设,尽快形成政府间亨权和支出责任的总体框架。  相似文献   

5.
从目前我国现实情况看,中央和地方财权、事权失衡问题比较突出,在财权不断上移、事权不断下移的趋势下,基层财政困难日渐加剧.有鉴于此,在改革完善我国财税体制过程中,就要按照公共产品层次性等原则合理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权范围,明确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适当调整中央集中度等措施,对各级政府财权进行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6.
刘英 《经济论坛》1996,(4):12-13
分税制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刘英分税制改革是一项渐进性的改革,虽然目前取得了视步成效,但存在的问题却不容忽视。一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事权和财权划分有待进一步明确。事权的界定是财权划分的基础。分税制改革应建立在明确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范围、坚持事权与财权相...  相似文献   

7.
谭莹 《时代经贸》2012,(4):96-96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将我国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在中央和地方之间进行了划分,并与财权分配相结合,初步建立了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政府间关系基本框架。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新一轮财税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要以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为切入点,推动支出体制与收入体制联动改革,健全各级政府事权及“支出责任与财力匹配、与财权相适应”的新体制。本文主要从财政支出结构的角度对我国政府问财权与事权划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二者优化配置的建议及设想。  相似文献   

8.
改革地方政府投资体制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合理界定地方政府的事权和财权,落实地方投资自主权。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对中央和地方的财权进行更合理的划分,使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相匹配。对地方政府而言,只有财权和事权相一致,地方政府才真正拥有投资自主权。规范转移支付制度,使之能与分税制的中央、地方分权状况相匹配,更好地保证地方政府的投资财力。尤其对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规范的转移支付不仅能减轻地方政府的融资压力,也能保证地方政府投资资金来源的可靠性和连续性。2.加强对地方政府投资决策的监督,抑制投资冲动。(1)地方政府应合理界定投资职能与范围。2004年颁布的《…  相似文献   

9.
张欣  王卫昆 《时代经贸》2011,(10):28-29
政府闻财力与事权的匹配是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而事权划分是完善财力与事权匹配的首要环节,事权有了比较清晰合理的界定之后,才能踱确界定政府闻的财权和支出责任,规范转移支付制度,实现整个财政体制的正常运转。本文通过研究目前我国政府间事权划分现状和问题,分析我国事权混乱的原因,并对如何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间事权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政府间财力与事权的匹配是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而事权划分是完善财力与事权匹配的首要环节,事权有了比较清晰合理的界定之后,才能明确界定政府问的财权和支出责任,规范转移支付制度,实现整个财政体制的正常运转.本文通过研究目前我国政府间事权划分现状和问题,分析我国事权混乱的原因,并对如何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问事权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政府特征与政府会计概念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会计概念框架的建立应充分借鉴企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已有成果.但借鉴的前提是分析政府与企业活动、功能的区别,明确政府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有选择地借鉴和针对性地进行修正补充.文章探讨了政府活动不同于企业活动的特征,以及由此引致的政府会计不同于企业会计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政府会计概念框架建立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有限政府”视角下的中国政府与农业保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农业保险具有非市场性,政府主导型和政府扶持型两种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各有各长,中国应走政府扶持型农业保险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韩国怎样通过政府创新提升政府信任.文章分析了卢武铉政府为什么在政府创新中强调"原则与信任",介绍了韩国政府创新的概况,阐述了为什么把参与和透明作为提升政府信任的主要手段和工具.文章最后分析了创新对政府信任的影响,即参与和透明是否促进了政府信任,并提出了改善政府信任的政策内涵.  相似文献   

14.
Self-Regulation and Government Oversight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elf-regulation is a feature of a number of professions. For example, in the U.S. the government delegates aspects of financial market regulation to self-regulatory organizations (SROs) like the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and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urities Dealers. We analyse one regulatory task of an SRO, enforcing antifraud rules so agents will not cheat customers. Specifically, we model contracting/enforcement as a two-tier problem. An SRO chooses its enforcement policy: the likelihood that an agent is investigated for fraud and a penalty schedule. Given an enforcement policy, agents compete by offering contracts that maximize customers' expected utility. We assume that the SRO's objective is to maximize the welfare of its members, the agents. We show that the SRO chooses a more lax enforcement policy—meaning less frequent investigations—than what customers would choose. A general conclusion is that control of the enforcement policy governing contracts confers substantial market power to a group of otherwise competitive agents. We also investigate government oversight of the self-regulatory process. The threat of government enforcement leads to more enforcement by the SRO, just enough to pre-empt any government enforcement.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uses individual level data from the Japa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 to examine how government size influences generalized trust. After controlling for the endogeneity of government size using instrumental variables, I found: (1) using all samples, government size is not associated with generalized trust, and (2) after splitting the sample into workers and non-workers, government size does not influence generalized trust for non-workers, whereas it significantly reduces generalized trust for workers. This suggests that workers, through their work experience, might have to face greater bureaucratic red tape coming from “larger government,” leading to negative externality effects on relationships of trust in the labor market.  相似文献   

16.
17.
18.
本文以2007~2014年我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了地方政府政绩诉求对政府补助的影响及其引发的公司实际税负变动,研究发现:地方政府政绩诉求(财政盈余、相对GDP增长率和相对失业率)会显著影响公司的政府补助,且地方国有公司获得的政府补助更高;财政盈余对低额补助和高额补助的正向影响更大,相对GDP增长率(相对失业率)整体上对高额补助的负向(正向)影响更大;政府补助可以显著降低公司整体税负水平,且公司税负越高,政府补助降低税负的效应越大。进一步的检验发现,公司税负的降低主要来源于增值税税负的降低;地方国有公司税负的降低来源于税费支付和税费返还,而非国有公司税负的降低主要来源于税费返还。政府补助是地方政府帮助公司降低税负的一个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9.
2005年3月30日,由《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主办的“中国乡镇治理座谈会”在中央编译局召开。与会人员就以下几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20.
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将中国政府和人民推到了抗“非典”的第一线,这一场战役的艰巨性、复杂性关系到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考验着中国政府的执政能力、执政水平,同时也考验着中国社会中公民的责任意识、组织意识和良知意识。我国政府在抗“非典”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及政府行为前后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被国际社会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央免去张文康和孟学农的职务,被海外媒体视为“史无前例的果断措施”和对各级官员的“一次灵魂深处的震撼教育”,认为此举表明“新一代领导人决心与时俱进、塑造执政新风气和新形象的努力,不会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