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液是一种宝贵的社会资源,保障血液的有效性、安全性尤为重要。加强对无偿献血各环节的有效监控,提高血站管理水平,减少血液浪费,保障血液质量,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关注血液异常及报废情况,尤为重要。现就2009~2012年濮阳市红十字中心血站血液报废情况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2009~2012年濮阳市红十字中  相似文献   

2.
阜新市公民自愿无偿献血从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之日起开始执行,经历了政府指令性计划献血,到2006年的临床用血100%来自公民完全自愿无偿献血转变.血站在做好城区无偿献血工作的同时,积极探索农村地区无偿献血工作新模式,全力推进无偿献血工作从城市向农村延伸,为自愿元偿献血工作的可持续良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并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如何发现和纠正影响血液质量的因素,改进和不断完善血站质量控制工作,确保临床使用到安全、及时、有效的血液。方法对照"一法两规"要求,建立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各职能科室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各项工作的具体操作。结果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认真执行,在执行过程中不断进行持续改进;进行操作技能培训,使操作过程更加规范化,使血液质量更有保障。结论通过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质量控制工作,为各职能科室规范操作奠定基础,杜绝影响血液质量的情况发生。血液质量需要血站各科室全面配合,只有血站工作人员责任意识和操作技能的整体素质全面提高,才能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新的标准及规范的指导下,更好地保证血液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血站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4月血站收入的64例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在抽血过程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精心的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投诉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护理结果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站护理工作中应用心理护理能够有助于提高血站护士人员的职业素养,在应用过程中还能够有效的减少抽血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献血对象的满意度,同时还有助于推动无偿献血工作效率的提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戚风燕  焦玉东 《经济师》2014,(10):252-253
江苏省全省各血液中心、中心血站本着"采供血机构是一家人"的理念,积极创建省内异地用血报销平台。基于全省采供血机构资料齐全、数据完整、信息完善,该平台具有强大的查询功能、报销登记功能、信息汇总与计算功能、凭证打印功能等,平台的创建与实践真正消除了无偿献血者"献血容易报销难"的顾虑,为全省无偿献血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自愿无偿献血是世界卫生组织所倡导的、保证献血者及用血者安全的理想献血模式。《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以下简称《献血法》)实施以来 ,各地普遍实行的是以政府指令性计划指标为主的献血模式。国家卫生部在 2 0 0 1年提出 ,倡导公民自愿无偿献血 ,逐步淡化政府指令性计划指标献血 ,用 3— 5年的时间实现由指令性计划献血向无指标的自愿无偿献血的转变。河北省血液中心在新的形势面前 ,积极谋划 ,勇于实践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 ,顺利实现了献血模式的转变 ,临床用血已全部来自自愿无偿献血 ,为我国献血模式的转变作出了积极探索。献血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王海燕 《经济师》2014,(8):142-143
文章探讨血站财务管理,提出具体的方法:从目前各血站财务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出发,采取相应措施应对无偿献血的潜在隐患。文章认为血站只有加强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才能促进血站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发展导刊》2005,(3):30-30
七台河市中心血站组建于1998年12月,担负着全市无偿献血的计划、宣传、动员和临床输血技术指导工作,负责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共45家临床用血单位的采供血,年供血量1.3吨。经过血站人几年来的不懈努力,血站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全省建站最晚、发展最快的血站。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规范我国血站的财务管理很有必要。规避血站的财务风险和保护献血者的合法权益是当前血站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徐继兵 《经济师》2014,(7):250-252,268
文章通过对2010年至2012年江苏省采供血机构无偿献血情况和报销血费情况的统计分析,阐明了目前江苏省无偿献血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进一步拓展分析了我国无偿献血本地报销工作现状,指出了报销工作中存在因献血地点不同,用血偿还报销费用存在差异;献血者提供的用血报销凭证不齐全;献血证项目填写不规范或丢失;献血人数逐年增加,偿还费用压力增大;未设立无偿献血偿还财政专项资金;无偿献血偿还政策不统一,异地用血报销实施难度大等问题,旨在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无偿献血偿还报销政策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血站员工的持续培训与激励,是无偿献血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因素.要实现无偿献血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应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强化对血站员工的培训与激励.  相似文献   

12.
刘学松 《时代经贸》2010,(24):269-269
血站员二的持续培训与激动,是无偿献血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因素。要实现无偿献血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应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强化对血站员工的培训与激励。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人群中低水平乙肝表面抗原(HBsAg)人群分布情况,为寻找最佳筛查手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规ELISA试剂对6112份献血标本进行血液筛查,对献血者标本采用进口和国产不同厂家ELISA抗-HBV检测试剂进行检测。结果无偿献血人群中其不同年龄段间人群HBsAg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男女性别分布上,两者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偿献血者HBsAg阳性与不同区域的关系上,城乡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分析(P<0.05)。结论 HBsAg阳性献血人群分布比较复杂,应重视低水平HBsAg阳性献血人群,提高国产试剂的灵敏度,以降低经输血传播乙型肝炎病毒(HBV)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经济师》2015,(9)
血费报销工作是无偿献血工作一个重要环节,只有不断改进血费报销流程,提高服务水平,更加方便献血者用血报销,才能有利于提高献血者再次献血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公众对无偿献血事业的正确认识,有利于推进无偿献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文章以江苏省盐城市为例,对2010年至2014年盐城市无偿献血情况及无偿献血血费报销的实施情况,在无偿献血血费报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如何改进和完善无偿献血血费报销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辽源地区2009年~2013年无偿献血者中Rh阴性的人数。方法调查无偿献血者48 007人,运用快速微板法测试,阴性者再用试管法进行复检。结果在5年期间,检测Rh阴性样本159人次,其中29人重复参加献血。结论应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发展Rh阴性队伍,以保证Rh阴性用血者得到及时有效的血液。  相似文献   

16.
献血行为的经济学分析——兼评我国的献血制度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献血行为与三种献血制度,对我国现行献血制度作了分析与评价,并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献血制度安排,即建立一种包括完全有偿献血、部分有偿献血、无偿献血在内的多元化的混合献血制度。  相似文献   

17.
宁夏血液中心(原宁夏红十字会中心血站),于1990年2月 28日经自治区编办批准正式成立,是自治区卫生厅的直属卫生事业单位。1998年以来宁夏自治区献血办、血液中心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献血管理办法》精神,克服重重困难,积极开展无偿献血工作,取得了值得欣慰的可喜成绩。 一、面临的环境与现状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全国最小的一个民族自治区,回族人口占34.46%,山区八县回族占47.14%。有些县、乡、镇100%是回族。自治区血液中心所在地银川市是自治区首府,全市辖三区两县,面…  相似文献   

18.
路萍 《经济师》2010,(6):234-235
文章从血站质量管理的根本目标"保证血液安全和供应"出发,结合近年来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与持续改进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体系持续改进问题的思考,即质量管理体系模式的选择、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辑、自我完善机制的建立与改进,并结合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实际运行情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经济师》2019,(6)
文章阐述预算绩效管理在无偿献血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性。目的:是通过强化血站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资金投入产出的效益效果,提高血站公信度,推动全国无偿献血事业健康有序发展。采用的方法:通过揭示目前血站在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法及采取的措施。结论:通过加强领导转变观念、强化预算编制、执行、监控及考核,科学合理设定预算绩效目标、完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提升预算绩效管理人员素质和预算绩效信息化管理手段,以达到提高预算绩效管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使更多的公民参加无偿献血活动。方法采取宣传教育,提高献血者对无偿献血相关知识的认知度,加强血站职工自身素质建设和服务理念。结果无偿献血人数逐年增加。结论通过加强健康教育、自身素质建设及服务理念,逐渐使无偿献血工作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