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小微企业的发展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在促进就业、激发创新活力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然而,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持续蔓延,大量小微企业受到冲击,利润下滑,吸纳就业的能力减弱.在普惠金融政策持续加强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下,小微企业应更关注自身的成本控制,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文着重研究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控制机制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当前,金融行业支持实体经济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为小微企业提供优质服务,这不仅仅是可以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还有助于小微企业更好的缓解当前的就业问题,为民生提供更好的支持。而要让银行更好的服务小微企业,就必须要明确当前银行在服务小微企业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为此,文中针对中小银行服务普惠型小微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结合中小银行实际情况,就如何改进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数字普惠金融是一种全新的综合性金融业态,它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基础,为尾部客户群体提供了高效多元的金融服务。文章以2011—2020年中国新三板挂牌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在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结果显示:数字普惠性金融发展通过减少政府投资约束、降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程度鼓励了小微企业创新,而这种激励效果对于非国有公司以及中西部区域企业有着更高的边际效应。  相似文献   

4.
解决中小微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题是我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基于对立统一规律,分析了中小微企业"麦克米伦缺口"融资难题的基本矛盾,认为我国信托业具有破解"麦克米伦缺口"的功能优势。研究表明,经过十多年的实践,信托公司化解中小微企业"麦克米伦缺口"融资难题的操作模式已比较成熟。可通过对接数家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模式,以打包的方式扩大融资规模,降低交易费用;通过"优先/劣后"的结构化设计,将中小微企业筛选与管理机构作为投资顾问引入交易,降低风险;通过金融科技赋能模式,化解中小微企业信息不对称的劣势,提高信托公司开展普惠金融服务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5.
普惠金融能否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减轻小微企业借贷市场信息不对称,最终降低其破产风险?为了回答这一问题,首先,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信息不对称的小微企业借贷市场模型,刻画了普惠金融和小微企业破产风险之间的理论传导机制。其次,本文基于小微支行设立这一准自然实验,使用多时点渐进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普惠金融对小微企业破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普惠金融能显著降低小微企业的破产率。具体来说,若县区内新设立小微支行,该县区内小微企业的破产率下降约36%。(2)机制检验发现,小微支行的设立能缓解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减轻小微企业的融资约束,进而降低小微企业破产率。(3)拓展性分析则发现,金融科技创新能起到强化小微支行降低小微企业破产率的效果。本文的研究为如何发展普惠金融,以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助力实体经济、维护宏观经济稳定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当前我们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现状出发,分析7导致其“融资难、融资贵”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扶持中小微企业需要加快地方金融创新的思路,并从四个方面探讨了进一步帮扶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普惠金融是经济金融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目前,我国发展普惠金融正当其时,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要充分利用好已有的实践基础,构筑起金融机构经营理念创新、金融监管适当放宽、政府部门优化环境的新格局,进一步发挥普惠金融作用,提高"小微客户"金融服务水平,特别是增加信贷服务的可获得性,实现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共享现代金融服务的普惠目标。  相似文献   

8.
9.
贺炎林  刘克富 《技术经济》2023,42(4):185-199
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世界性难题,银行信贷融资是其外部融资的重要来源,但目前过低的融资规模制约了其缓解融资难的有效发挥,如何提升中小微企业的银行信贷融资成为学术界的研究难点。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是否对解决该难点有所助益?本文以2011—2020年新三板企业为样本对该问题进行考察,研究发现:(1)金融科技能显著提升中小微企业信贷资源获取,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能够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促进商业信用融资以及加剧银行业竞争等渠道显著促进中小微企业的信贷获取;(3)异质性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对信贷获取的促进作用在货币政策紧缩时期、信用环境较差地区、中西部地区、融资约束较高、产权性质为非国有以及抵押能力较弱的企业中表现得更加明显;(4)进一步研究表明,金融科技能够降低借贷成本;相对于短信贷期限结构企业,金融科技对于长信贷期限结构企业的正向影响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支持了金融科技的长尾效应和普惠性,也为中小微企业获取更多信贷资源,缓解融资难题提供了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是巩固农村脱贫攻坚战成果的关键保障,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数字普惠金融作为推进农村现代化产业建设的重要引擎,在助力小微企业融资、提供农产品保险,加快农产品销售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推动了乡村经济多样化、多层次的发展,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农村产业化改革的重要工具。文章在研究农村产业发展现状和数字普惠金融应用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和小微企业信贷的影响,同时针对基础建设、人才培养、农户体验、风险控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国家的方针政策,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为推动乡村产业升级和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王丽辉 《经济师》2005,(9):237-238
中小民营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融资难仍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发展和完善以中小金融机构为主的融资方式是解决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解决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微企业在创业、成长、创新过程中都遇到了融资难题,但各方面关于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认识往往偏颇,其实是由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加之受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金融体系不完善、金融监管政策限制、金融机构行为模式和社会环境不优的影响,各个体系在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中都存在问题,为此需要全体系的解决之道,进行金融制度创新,建立"五位一体"的中小微企业融资体系,按照"竞争性准入"方式吸引民间资本兴办各类金融机构,重新确立监管定位,建立金融机构定位监管制度,使中小金融机构和大型金融机构均能形成支持中小微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并通过优化社会信用环境和实施"金融强国战略",从根本上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13.
《经济师》2019,(12)
"互联网金融"这个名词逐步被公众熟知,受到了越来越多公众的关注,特别是企业和学术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改变了原有传统的筹资方式,但同时也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如何解决风险已经成为一种在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下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分析和研究互联网金融的新融资模式下筹集资金会面临的危险,提出互联网金融的这个融资方式能为企业更好地避免筹资的风险,并且能提供更好的融资机会。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方式,不仅在我国金融的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在促进农村普惠金融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研究目前我国农村普惠金融面临的难题出发,基于互联网金融的视角寻找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5.
16.
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加快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并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以此推断, “十二五”期间我国金融脱媒趋势将加剧,金融脱媒会改变个人尤其是企业的投融资行为,并对商业银行产生重大影响,本文站在中小银行的角度分析了金融脱媒趋势加剧给中小银行带来的压力及其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小微企业融资难已成为共识,随着生产成本上涨、利润下降及其转型需求,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会更加突出。大型银行重抵押物的市场交易型贷款技术模式,把没有和缺乏充足合格抵押物的小微企业拒之门外。但基于关系型贷款技术的中小银行却为小微企业融资打开了可行之门,通过抵押物从"有形"到"无形",从"物"向"权"拓展,实现轻"抵押物"向重"还款能力"思路转变,可进一步扩大小微企业的信贷可得性。  相似文献   

18.
《经济师》2017,(3)
在国家政策大力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当下,小微企业融资约束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效果仍未达到预期。文章从金融产品与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不匹配、普惠金融实体机构难以解决小微企业融资悖论等方面对实体普惠金融机构在缓解小微企业融资约束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接下来以陆金所为例,对融资服务平台的运行模式及优势进行介绍,并分析融资服务平台在缓解小微融资约束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张伟芹 《时代经贸》2012,(12):118-119
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加快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并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以此推断,“十二五”期间我国金融脱媒趋势将加剧,金融脱媒会改变个人尤其是企业的投融资行为,并对商业银行产生重大影响,本文站在中小银行的角度分析了金融脱媒趋势加剧给中小银行带来的压力及其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资本、技术和人才结合是实现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的前提,然而科技型小微企业长远发展潜力和短期发展不确定的矛盾制约了逐利性资本的投入。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规律显示,金融资本与技术创新的结合依赖于活跃的投融资环境和丰富的科技金融创新模式,其根本在于企业培育和金融支持对接。据此,深入探讨了政府主导下的企业培育策略,包括开放实验室、培育企业信用、建立创业引导基金和科技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方式等。同时,探讨了金融对接举措,包括建立信息平台、给予风险补贴、顺畅退出机制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科技金融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