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试论庐山的红色旅游开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对庐山红色化的构成、内涵和旅游价值进行了发掘和分析,并对庐山红色旅游开发的景点建设策略、旅游形象策略、产品策略和经营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丰富的旅游文学作品是庐山世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标记了庐山旅游发展变迁的历史信息。庐山旅游文学可划分为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和民国5个发展阶段,清代出现的景点数量最为可观,表明庐山的旅游发展已经进入了较为成熟的阶段。庐山旅游景点的空间位置表现为2种趋势,一是扩散化趋势,由早期的若干点扩散到民国时期的面,由早期的山麓向山顶扩散;二是集聚化趋势,由魏晋南北时的带状分布发展到民国时期的立体格局。  相似文献   

3.
庐山是仅次于中华五岳的名山,其自然与文化资源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在其文化底蕴当中宗教文化非常深远和厚重。但在现实的庐山旅游当中,这方面的资源却未能很好的加以体现。本文就庐山宗教文化庐山宗教文化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如何做好宗教文化旅游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庐山马尾水是一个自然风景优美,人文内涵丰富的景区,但由于对其旅游形象地设计与宣传不足,导致旅游潜力并未被完全地发挥出来。为重塑庐山马尾水的旅游形象,在全面了解庐山马尾水景区的现状基础上,通过分析庐山马尾水景区的地脉,文脉等景区特性和旅游受众市场,设计了庐山马尾水景区的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5.
文化旅游与民族旅游:一种理论概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旅游、文化旅游近年来受到学界极大的关注,成为比较热门的研究话题。探讨了有关这2种旅游形式的基本概念,旅游、文化、涵化,介绍了西方一些学者对文化旅游、民族旅游的阐释,希望有助于文化旅游与民族旅游的理论构架。  相似文献   

6.
庐山是中国旅游文学创作传播的重要地域,通过统计分析清代以前的有关庐山的历代诗文作者及其篇数,可将庐山旅游文学的发展过程分为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和明清四个阶段。随着中国文化重心的渐次南移,庐山旅游文学创作群体数量和诗文篇数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诗文作者的地理分布也相应由北向南转移,在明清时期长江中下游流域的作者群体成为庐山旅游文学创作的主力军。庐山旅游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时具有遗产价值、旅游价值和生态价值等多元化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培养了解旅游经济规律和市场营销策略及旅游法规,熟悉导游业务.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能以英语为工具从事旅游工作,面向旅游第一线的高等复合型专业人才.对旅游院校公共英语教学的改革实践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住宅郊区化与城市外延化进程,对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房地产经济向旅游业延伸、渗透创造了颇具推动力的宏观条件,城郊结合部作为这一进程实旌的黄金点,承担了房地产与旅游相结合的地域藏体的重要作用,在研究房地产经济的旅游化延伸中具有代表性的探讨价值.成都作为西南旅游中心城市,其城郊结合部旅游房地产开发在全国业界中取得良好成果,处于前沿地位,因此以成都为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交通设施一直以来都是作为旅游的附属产品出现,行使进入性功能。交通设施可不可以进行景观化利用,开发成旅游产品在学术界目前还没有达成共识,但是在实践中却不乏其例。以大连为实证地对交通设施景观化利用进行初步研究,对与交通设施景观化利用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探讨了大连开发交通设施景观资源的意义,对大连交通设施景观及其开发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10.
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文化,这些都是今天开展旅游业的重要资源。文章在分析佛教与旅游的关系基础上,归纳、概括了我国主要的佛教旅游资源,并对佛教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