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日,曾经轰动一时的泉州服装企业17个知名商标在澳门遭恶意抢注,泉州服装企业联合维权一事终于尘埃落定。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局驳回了澳门居民吴楚帆对我市九牧王等8个服装知名品牌商标的恶意抢注,并同时授予这8个商标的真正权利人在澳门的商标专用权。这一裁定目前已在《澳门特别行政区公告》发布。此次泉州夺回的8个商标分别为九牧王、柒牌、皇宝、斯得雅、老人城、四海龙、阔发和虎都。  相似文献   

2.
李永波 《中华商标》2004,(10):53-55
2004年9月1日第35期第二组《澳门特别行政区公告》通告了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局驳回了澳门居民吴楚帆对泉州“九牧王”等8家服装知名品牌的抢注,并同时授予了这八家商标真正权利人在澳门的商标专用权,至此,备受媒体关注的泉州服装商标在澳门被抢注事件,以泉州服装企业的胜利维权而尘埃落定。  相似文献   

3.
《中国纺织经济》2004,(6):29-29
泉州17个知名商标在澳门遭恶意抢注一事有了新进展。针对已遭抢注的商标,部分泉州企业及时向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局知识产权厅提出异议和商标注册申请。目前,其申请注册的8个知名商标已通过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局知识产权厅的初步审查;澳门特别行政区公报对这些商标申请予以了公告。  相似文献   

4.
泉州服装品牌突遭大规模抢注2月4日,正好是元宵节的前一天,泉州地区的服装企业大都还处于春假中,谁都没有注意到远在澳门发生一件让他们猝不及防的事情,就在这一天出版的第五期澳门特别行政区公告中商标注册公告中突然出现了大量泉州地区服装品牌的商标。由于澳门生活着许多原籍泉州  相似文献   

5.
2月4日,正好是元宵节的前一天,泉州地区的服装企业大都还处于春假中,谁都没有注意到远在澳门发生一件让他们猝不及防的事情,就在这一天出版的第五期澳门特别行政区公告中商标注册公告中突然出现了大量泉州地区服装品牌的商标。  相似文献   

6.
西门子公司抢注海信等中国企业商标事件再次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2月24日,由中华商标协会主办、《中华商标》杂志社承办的“中国商标海外维权研讨会”在京举行,国内知识产权界权威专家、学者,相关部门的官员,以及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法制日报、中国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八十多家媒体汇聚一堂,以案说法,对新形势下中国企业商标海外反抢注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对于恶意抢注中国商标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7.
国内动态     
《中华商标》2007,(8):79-79
"王致和"商标遭抢注案在德国开审被海内外广泛关注的中国百年老字号"王致和"商标被德国欧凯公司(OKAI)抢注案8月8日在德国慕尼黑地方法院正式开庭,这是中华老字号首次进行海外诉讼维权。庭审中,双方焦点在于王致和主张对方是恶意抢注,  相似文献   

8.
汪正 《中华商标》2014,(8):75-79
正2013年商标法第三十二条(2001年商标法第三十一条)后半段规定"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不得注册(以下统称"恶意抢注条款")。从上述条款规定的字面理解,在先使用商标的知名度和系争商标申请人的恶意是恶意抢注条款的两个适用要件。此外,商标的独创性(即商标内在显著性,通称"商标显著性")是适用恶意抢注条款的前提和重要考量因素,对该条款的两个适用要件具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2009年4月23日,德国慕尼黑高等法院终审判决:注销德国欧凯公司恶意抢注的“王致和”商标;今后欧凯公司不得擅自使用“王致和”商标,否则将对其处以25万欧元的罚款,或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以6个月监禁。这一判决不仅意味着王致和在与德国欧凯公司的商标争夺战中获得最终胜利,同时对于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商标的注册保护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史新章 《中华商标》2005,(11):46-48
《欧共体商标条例》第8条就驳回注册的相对理由作出了规定,其第三款规定:“商标所有人的代理人或代表人,未经该所有人的同意而以自己的名义申请商标注册的,在商标所有人的异议下,该商标不应予以注册,除非该代理人或代表人证明其行为是合法的。”此款的立法目的在于制止代理人或代表人恶意抢注的行为,保护被代理人或被代表人的商标权利。我国商标法在2001年10月27日修改之后,在第15条中也规定了对代理人恶意抢注行为应予以制止。  相似文献   

11.
地方知名品牌“竹坝”商标遭抢注,在厦门市同安工商局的指导下,历经三年的商标争议维权,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组成的合议组依法审理,裁定对恶意抢注的“竹塥”商标予以撤销。  相似文献   

12.
在1月4日召开的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上,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周伯华表示,今年要下大力气完善商标审查及审理制度,着力解决恶意申请、恶意抢注、恶意异议、恶意转让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纺织经济》2004,(5):42-42
应台湾纺拓会以及台北纺织服饰展的邀请,泉州纺织服装商会第二次组成考察团于9月15日至23日赴台湾进行考察。考察团一行11人,包括我市格林、七匹狼、九牧王、利朗、大赢家、丰源、万江等重点服装企业。  相似文献   

14.
<正>2023年1月13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第八十三条首次引入了“商标恶意抢注的民事赔偿条款”(下称民事赔偿条款),肯定了商标恶意抢注行为的不正当竞争属性,填补了商标恶意抢注的民事责任空白,对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有着积极意义。但遗憾的是,《征求意见稿》的规定仍然过于笼统,在具体适用时存在一些“灰色地带”。例如,针对如何解决该条款提起的民事诉讼与知识产权行政程序衔接的问题,以及如何确定损害赔偿的具体适用规则问题,《征求意见稿》在规范构建过程中并未给予正面回应。这必然会使得法院在日后的司法实践中难以适从。对此,本文结合我国商标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15.
王晓清 《汽车观察》2010,(7):103-103
至今仍有很多企业对商标这种无形资产的无视或轻视,给了蒋运强、章鹏飞们以小博大的机会,不能简单地称之为“恶意抢注”,也许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的觉醒。  相似文献   

16.
正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商标对于提升企业形象,提高交易效率,维护交易秩序,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商标具有极大的价值,现行商标法又以申请注册作为保护商标权的前提,恶意抢注商标的现象开始产生并逐渐泛滥。恶意抢注商标的泛滥不仅占用大量的商标审查和司法资源,严重破坏商标注册和使用秩序,  相似文献   

17.
2010年10月,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半年的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专项行动方案》明确要求“制止恶意商标抢注行为”。2011年3月,国务院又决定将专项行动结束时间由2011年3月底调整为2011年6月底。2010年9月20日,中美欧日四方商标主管机关在北京召开了“商标领域新问题研讨会”,这是四方商标主管机关首次就共同关心的商标恶意抢注等问题共同召开研讨会。我社高级顾问、时任国家工商总局国际合作司司长的安青虎先生在研讨会上作了“二十一世纪中国商标领域的新问题及应对”的主旨演讲。经本人同意.现将该演讲内容刊登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国内动态     
《中华商标》2013,(3):87-87
正宗庆后再就修改商标法提交提案全国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曾在过往两会上多次就修改商标法提交提案。今年,宗庆后再提修法,称目前国内企业在品牌建设和商标保护中遇到法律困境,建议加强完善驰名商标保护制度、制止不法个人恶意抢注商标、加大对商标侵权的责任追究等。  相似文献   

19.
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服装品牌,除了让产品被消费者认可、营销渠道稳定成熟外,拥有一个被大众熟知的品牌LOGO或者产品商标至关重要。同时,它往往也成为一些别有用心的商家发家致富的利用对象,如何应对商标侵权、恶意抢注已经成为每个名牌企业必须认真对待的重大课题。来自山东的耶莉娅集团在二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多次在维权中取得胜利,不但维护了企业自身利益、痛击了商标侵权行为,也为中国服装自主品牌的健康发展树立了榜样。  相似文献   

20.
正《商标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也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该规定是2001年《商标法》修改时,针对当时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抢注他人已经使用的未注册商标,损害在先使用人权益现象而增加的内容,目的是保护在先权利和制止恶意抢注[1]。该规定在保护在先权利和禁止恶意抢注商标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恶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