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月29日,"天宫一号"成功发射,中国跻身世界第三大航天强国。中国航天制造再度让世界侧目,中国航天产品质量功不可没。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出口大国,中国制造承载着中国形象行销全球。但中国是制造大国,不是制造强国。由大国变强国,我们还要走多久?"中  相似文献   

2.
随着贸易地位的提升,我国已经成为真正的贸易大国,但距离贸易强国的地位还有一定差距。自从1999年提出科技兴贸战略以来,我国实现了出口贸易的跨越式进步,这加快了我国走向贸易强国的步伐,充分说明科技兴贸战略是实现贸易强国的必由之路。新时期外贸出口要取得新突破以及彻底实现我国贸易地位的转变,迫切需要科技兴贸战略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3.
案由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要建设科技强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必须打牢基础研究这个根基.2018年起教育部实施《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建设一批前沿科学中心,已经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但是面对全球科技竞争格局和国内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基础研究仍需进一步...  相似文献   

4.
日本科技的发展,是萌芽于迈入近代的1868年,成熟于二战结束之时,战后日本科技以美国科技为靠山,紧紧抓住科技革命机遇,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之一。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使科技发展长期裹足不前,当前中国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政府主导出台扶持科技发展政策计划,要坚持走重视民生科技的发展路径。文章对日本科技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梳理,并指出其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建设经济强国的目标与机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进程、国际政治格局和经济科技竞争已经到了我们提出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世界经济强国的时候了。这是中国新世纪的发展目标。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发展为中国建设经济强国提供了历史的机遇。世界经济强国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内容。文章提出了中国建设经济强国的具体目标和内涵,并指出中国的强盛将与世界共存共赢。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加快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中国航天正在以新的奋斗开启新的征程。“商业航天是技术迭代快、经济效益高、带动作用强的新业态产业,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也是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支撑。”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工航天三江党委书记、董事长冯杰鸿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相似文献   

7.
在火炬计划20年的发展历程中,科技企业孵化器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由于火炬计划的推动,中国不仅成为一个孵化器大国,更在向孵化器强国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8.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我国科技改革创新的重大战略举措,自2016年实施以来,逐步成为我国解决重大战略科技问题、服务国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渠道。文章以2016—2022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项目为研究对象,从项目所属领域、牵头承担单位区域和性质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进而从聚焦我国重点研发计划战略布局、强化产学研合作与创新管理体系等方面提出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共性技术研究得到了中央政府计划的支持,但并未成为政策重点。至少从1983年的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开始,“支持共性技术研究”就已经成为科技或产业政策的目标之一。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和行业技术开发基地等计划都明确支持共性技术研究。但是,共性技术研究不仅往往与产品开发项目混杂于一个政府计划中,  相似文献   

10.
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很多人在反思一个问题,历史上的中国为什么没能成为科技强国?曾经的“四大发明”为什么没能让中国实现科技强国梦?对于这一问题,学者们提出了制度缺陷论、人才短缺论、环境决定论、战略选择论等一系列观点。而笔者认为,科举制度是一个长期以来被人们忽视了的重要原因,正是科举制度阻拦了中国的科技强国梦。  相似文献   

11.
《宁波通讯》2008,(10):5-5
香港文汇报报道,中国3名太空人在圆满完成一系列包括太空行走等任务后,28日安全顺利地返回地面。对于中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的又一佳绩。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航太部主任文森特说,中国完成太空行走的成就证明,中国在航天领域“已经超过了俄罗斯,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航天大国”。  相似文献   

12.
随着贸易地位的提升,我国已经成为真正的贸易大国,但距离贸易强国的地位还有一定差距.自从1999 年提出科技兴贸战略以来,我国实现了出口贸易的跨越式进步,这加快了我国走向贸易强国的步伐,充分说明科技兴贸战略是实现贸易强国的必由之路.新时期外贸出口要取得新突破以及彻底实现我国贸易地位的转变,迫切需要科技兴贸战略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3.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本书以时间为线索,从开启科技强国之路、苏联对中国科技事业的援助、向科学进军、科学的春天、改革与发展、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走向科技强国七个方面,系统梳理70多年来中国科技发展的历程,系统论述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路径方法,着力呈现新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发展道路。以下内容摘自《科技强国》(内容有删减)。  相似文献   

14.
2003年10月16日,我国首次载人航天获得成功,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研制和保障其成功的无数科技精英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庆伟可谓功勋卓著。他领导的集团公司在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中承揽载人飞船“神舟”和运载火箭“神箭”两大系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独立开展载人航天的国家。  相似文献   

15.
中国航天育种技术近日取得重要进展: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培育的5 个航天育种新品种, 通过了甘肃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认定。目前, 中国航天育种新品种达到6 0 个,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中国航天农作物新品种已经累计推广240 万公顷,增产粮食13 亿公斤, 创直接经济效益21 亿元。中国的航天育种始于1987 年,是世界上最早开展航天育种研究的国家之一。自1987年起,在国家863 计划等项目的资助下,中国科技工作者利用返回式卫星和神舟飞船搭载植物种子、菌种和试管苗等,开展航天育种,经过多年地面种植筛选, 截止今年5 月初, 已经育成并通过国家或省级鉴(审)定的新品种达到6 0 个,其中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占18个。航天育种是把地面种植的常规品种经过选择后,搭载于飞船或者返回式卫星送入太空。经过重粒子、高空磁场、超真空等太空特殊环境的诱变处理,使自身基因产生变异,然后对有益变异的种子进行选育,经过4 ?8 年的选育,培育出合格的航天农作物新品种,所以航天育种是航天技术、生物技术与农业育种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产业》1995,(12):33-33
世界各国加速科技产业化最近几年来,世界各国纷纷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一股势不可挡的科技产业化浪潮。“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力主将科技从军用转向民用,1993年放弃“星球大战”计划,停止超级超导对撞机等大科学项目,同时提出发展诸如信息高速公...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一个大国,大国要有大国的志气和骨气,不要只顾埋头奔小康,而不抬头看路;只顾走富裕之路,而不顾强身健体。GDP不过是一时之“表”,科技才是我们真正的“里”,什么时候中国首先成为一个科技大国、强国,经济大国、强国也才真的离我们不远了。[编按]  相似文献   

18.
中国20年后将成为经济强国杨行中国在20年后会追上日本而成为一个经济强国,这是泰国政治部经济厅主任乃颂猜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所作的乐观预测,他是在1994年11月初接待了中国官方代表团后发表上述见解的。乃颂猜指出,他曾向这个中国代表团作了一次介绍泰国宏...  相似文献   

19.
93中国科技回顾软件产业方兴未艾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计算机及其软件产业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和科技实力的标志之一。1993年,中国软件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我们已经建立了一支基本的软件技术队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从事软件开发的专业技术人员有1...  相似文献   

20.
《环球财经》2012,(7):19-19
2012年6月16日傍晚,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这是中国的第四次载人航天发射。6月18日,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代表着中国航天史上突破性的一幕。与此同时,国内外媒体关注的另一焦点,是本次载人航天计划中包含了一名女性——33岁的河南籍女飞行员刘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