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目前已发布,该会计准则对非货币性交易中资产的计量标准,损益的确认条件、资产的减值损失和认定及信息披露作了系统的规定。应该了解其核算特点、掌握其核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的发布、实施,有助于规范我国企业非货币性交易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本文就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中有关资产计量、补价及损益确认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谭宏  刘英 《新智慧》2000,(2):20-21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包括资产置换、股权交换在内的非货币性交易越来越多。这些业务一方面为企业开展生产经营、加快资金周转提供了新的途径,但同时也产生了诸如一些企业利用非货币性交易来操纵利润等问题。为适应企业经营方式的变化和证券市场的发展,规范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以下简称“非货币性交易准则”),笔试对这一准则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的修订对进一步规范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披露已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完善。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黄小琴  宜晓兰 《新智慧》2000,(16):42-42
《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以下简称《准则》)今年1月1日起在我国所有企业执行。《准则》对规范企业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有着重要意义。但在执行中可能产生个别问题,本文对此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钞天虎 《新智慧》2002,(3):21-22
《企业会计制度》规范了非货币性交易的资产计量,损益确认,但却未规范非货币性交易现金流量的披露。鉴于不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交易对现金流量披露的影响相对简单,本仅探讨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交易现金流量的披露问题。为了论述的方便,本把涉及补价的非线性交易按照交易资产的的性质分为同类非货币性交易和非同类非货币性交易两大类。  相似文献   

7.
盈利过程完成是非货币交易核算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如何,直接关系到非货币性交易类型的及会计处理方法,本对盈利过程完成的本质、盈利过程完成与非货币性交易分类等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盈利过程未完成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处理的具体方法,以及对非货币性交易准则指南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8.
钟朝宏 《新智慧》2000,(10):46-47
《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以下简称“准则”)指南部分指出,若一项非货币性交易涉及补价,补价占换人资产公允价值(或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补价之和)的比例超过25%(不含25%),应按货币性交易的核算规则进行会计处理。但是,“准则”并未对具体处理予以说明。本文拟就此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刘兵 《新智慧》2004,(10A):38-39
自财政部1999年6月首次颁布《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以下简称《非货币性交易准则》)并于2001年1月对其进行修订以来,有关《非货币性交易准则》的讨论从未停止过。根据已发表献可以看出,人们仅指出现行《非货币性交易准则》存在的问题,而没有从理论上分析其存在的缺陷。有鉴于此,本试图从非货币性交易的机理上对《非货币性交易准则》的两个问题作以下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0.
岳上植  汤洪亮 《新智慧》2004,(9B):42-43
重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对损益的确认、资产入账价值的计量及信息披露的规定更趋完善,更具有可操作性,企业间利用非货币性交易操纵利润、粉饰报表的机会减少了,但在理论和实务中该准则仍存在一些缺陷。笔就其中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会计准则的完善起到一些作用。  相似文献   

11.
2001年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以下简称“非货币性交易准则”),对原准则作了较大修改,并且在新的《企业会计制度》中也规定了相应的账务处理方法。它们对规范企业间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笔者拟就此谈以下几点想法。一、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问题非货币性交易准则缩小了公允价值的使用范围或尽量避免使用公允价值的概念,而将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这种规定有利于减少企业利用非货币性交易操纵利润的可能,有利于规范我国企业间的非货币性交易行为,但却没有反映出非货币性交易的实质。非货币性交易主要是通过资产的交换,换出自己认为价值不大或作用不大的资产,而换入相对有价值或有用的资产。实际上交换双方主要关注的是资产的未来使用价值,而资产未来使用价值主要通过市场交换的公允价值来体现,而不是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换入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公允价值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使用得较为普遍,这主要因为国外存在完善的资本市场和活跃的商品交易市场,其市场价值能相对客观地反映商品真实价值信息。相对而言,我国缺乏相应的公允价值计量的条件,而且对本身愿意并善于做...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分析非货币性交易及其特点的基础上,根据修订前后的《非货币性交易》准则的比较,探讨了修订后的《非货币性交易》准则有关换入资产账面价值的处理及相关损益的确认等会计核算问题。  相似文献   

13.
尽管非货币性交易不涉及或仅涉及少量现金,但是交易的双方仍然遵循经济规律,进行等价交换。本文从经济学角度探讨了我国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中公允价值的意义,并以此为基础,讨论了准则中的判别和计算公式,并进而探讨存货的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方军  孟子平 《新智慧》2006,(1):39-40
《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以下简称《准则》)修订后,淡化了公允价值概念,并对企业间非货币性交易的一系列问题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在防止企业通过非货币性交易操纵会计利润、部分限制关联方交易、打击证券市场上的投机活动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非货币性交易实践的进一步深化,实践与《准则》的矛盾也逐渐突出。本在此对《准则》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再思考。  相似文献   

15.
卢迪  吴纳 《新智慧》2000,(16):19-20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包括资产置换、股权交易在内的非货币性交易越来越多。为防止企业操纵利润,应加强企业集团内部非货币性交易的管理,并且《会计企业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业已公布实行。本文结合该准则对合并会计报表中公司间非货币性交易抵销的会计处理作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16.
温珂 《新智慧》2000,(14):47-47
盈利过程的是否完成是区分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与不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标准。但是.在盈利过程完成与否的标准上,《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以下简称“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与其指南发生了矛盾。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中的标准是看企业持有资产的目的是否发生改变,而其指南则认为,应以企业持有资产的用途是否发生改变作为标准。  相似文献   

17.
非货币性交易是指交易双方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这种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目前,对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核算,主要有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及国际会计准则对此作出明确规定。本文仅对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18.
我国非货币性交易准则的颁布,不仅填补了甸会计准则的一项空白,而且对于规范会计行为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本对修订前后非货币性交易准则进行了比较,阐述了准则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同时对准则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中若干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有关基本概念第一,《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以下简称“非货币性交易准则”)对“货币性资产”的定义是:“指持有的现金及将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的货币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这一定义的后半部分采取了不完全列举法,是对概念的外延进行解释。该准则将“非货币性资产”定义为“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这是排除法的定义,并不能明确概念的本质。如果将两个定义结合起来看,很容易误认为“货币性资产”定义中的后半部分是完全列举,进而把未列出的资产项目如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等视为非货币性资产,实际上,这些项目都是货币性资产。第二,非货币性交易准则未对“补价”作出明确的定义,只是在对“非货币性交易”下定义时,解释了一句“这种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补价是非货币性交易中一个重要的术语。判断一项交易是按货币性交易处理还是按非货币性交易处理,取决于支付的补价与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或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补价之和)的比例是否超过25%。因此,应当给补价下一个较确切的定义,以区别于非货币性交易中可能出现的代收代付性质的运输费、增值税等货币性资产。笔者认为,补...  相似文献   

20.
非货币性交易是交易双方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这种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以及相关信息的披露,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对推动我国证券市场乃至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