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采用Tobit模型,对湖北省武汉市外来农民工给家乡汇款的影响因素及动机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家庭收入水平、配偶是否留在家乡、退休后是否返乡、家乡的房产、失业时农村家庭的经济援助以及农民工外出打工时间等对汇款具有显著影响。由此可以看出,现阶段中国农村家庭更注重横向关系,而非传统的纵向关系。农民工汇款既有利他动机,也有利己动机,但又并非两者单纯的折衷模式。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潜藏着更隐蔽的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和历史因素,这才是影响农民工汇款行为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2.
山东冠县崇文街道针对三夏时节部分农民工返乡的情况,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增强农民工素质,帮助其实现再就业。麦收过后,该街道返乡不再外出打工的农民有300多人。为了让这些人实现再就业,该街道整合培训资源,扩大办学规模,优化课程设置,组织农民工参加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含金量”。已累计培训返乡农民工200人次。  相似文献   

3.
文章运用二元Logistic计量经济模型,对中部欠发达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个体特征中的性别和性格类型对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作用显著;所在村特征的地理环境、村打工人数,家庭情况的家庭经济状况、外出务工收入,打工情况的打工意愿、当前工作年数、打工稳定性,家乡社会状况满意度及创业期望利润等均对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烟草的诱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返乡种烟草 12月11日,32岁的罗远与同乡50余人踏上了从广州开往湖北恩施老家的最后一列火车,他们看上去比其他返乡的农民工轻松许多。“我们是回去种烟的,以后就不出来打工了。”罗远对记者说。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民工就业及外出务工意愿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基于2009年初对2036名河南省返乡农民工的调查数据,分析了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采用logit模型对失业返乡农民工外出务工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约1/3的农民工因受金融危机影响失业返乡,在长三角及珠三角地区打工的农民工受影响最严重,机械制造、电子电器、纺织及建筑行业农民工受影响最深,大龄、男性或文化程度低的农民工受影响较重;在失业返乡农民外出务工意愿的影响因素中,年龄、是否掌握农业生产技术、家庭人口数及对生活担忧程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家庭外出打工人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受教育程度具有非线性的影响,性别、婚姻及是否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返乡农民工创业者的创业模式存在一个共同特点,他们多半利用打工积累的资金、打工获得的技术和管理知识、在农村拥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在农村和城市积累的各种人脉,在政府的支持下开展创业。本研究从资源基础理论和创业资本理论出发,运用多元调节回归方法,基于大样本数据,就返乡农民工创业者的两大创业资源来源和三种创业资源类型对其创业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自有社会资源、自有财务资源以及外部财务资源对返乡农民工创业者的创业绩效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同时,返乡农民工创业者的手段导向理性是创业资源与创业绩效关系的重要调节变量。  相似文献   

7.
加强对返乡农民工的法制宣传教育,建立“党委领导,政府实施,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共同参与”的返乡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长效机制,提高返乡农民工知法守法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是有效防范和减少返乡农民工违法犯罪的发生,营造尊重和维护返乡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法治氛围.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李桂然 《农家之友》2009,(29):5-7,14
劳务回归创业经济的发展为我们在更高起点上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新农村提供了新机遇、新途径。进一步发展劳务回归创业经济必须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创新劳务输出模式,保障打工经济收入,建立“农企对接”的就近就业保障机制,发展回归经济助推返乡农民工创业和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9.
《农家之友》2009,(7):14-14
宾阳县采取建立基地、优先办照、帮助筹资、加强培训等举措,变农民工“返乡潮”为“创业潮”。截至目前.该县有2.6万名农民工返乡,其中,自主创业的已有4000人.在家乡重新就业的有2.1万人.分别占返乡农民工总数的15%和80%。  相似文献   

10.
林永 《农家之友》2009,(7):22-22
2月18日,靖西县旅游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班开班,标志着该县35325名返乡农民工已全部经过一轮以上培训。作为有13万人外出打工的劳务输出大县,靖西县从容面对农民工返乡巨大压力,从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搭建就业服务平台、优化自主创业环境等三个方面出发,采取多项措施,帮助返乡农民工实现再就业。截至2月18日,该县返乡农民工已有26735人实现转移就业,其余8590人正在接受各种培训当中。  相似文献   

11.
走出去,为农民工服务;迎进来,积极贷款帮扶——服务跟着农民工,一定程度上激发和开辟了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潮、致富道"2004年12月,我和同事韦广云到宗地乡湾塘村韦起荣家去收贷款,可韦起荣拿出来的钱全是‘冥币’!他说是他儿子从外地打工回来时在安顺和别人换的‘美元’……""2005年6月,宗地乡歪寨村一个农户到村里的‘老地方’取儿子从外地寄回来的钱,就在回来的途中被人麻醉,偷走了他还没捂热的一万六千块钱。"这两段文字节选自安顺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走出去的第一人周杰的日志。上面的  相似文献   

12.
湖北英山农合行在当地设立“外出务工人员服务站”,在打工集中地设立“外出创业人员金融服务中心”。不仅让农民工跳出“农门”,“洗脑进城”,还在返乡创业的舞台上大显身手  相似文献   

13.
《农家致富顾问》2009,(3):51-51
针对总数已经高达2千万的返乡农民工,全国总工会启动“千万农民工援助行动”,这一行动将对1千万名农民工实施以就业援助为重点的综合援助措施。全总副主席孙春兰表示,为支持农民工自主创业,全总将力争从两大途径解决返乡农民工的生计问题,一是引导农民工再次就业,二是支持其自主创业。工会系统将争取政府和社会资金,为农民工提供多种形式的低息或者无息贷款。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介绍,国家将采取六大就业政策保障就业。  相似文献   

14.
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国约有2000万农民工因无工可做返回家乡。“返乡农民工”一词,首次写进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成为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15.
隆安县开展“百个单位帮百村、万名党员干部联系帮扶返乡农民工”活动,激发农民工返乡创业、建设家乡的热情。到日前,该县近万名党员干部与返乡农民工结对4350多对,救助生活困难返乡农民工1200余人次;各级党组织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就业岗位680余个,实现新上岗就业390余人;举办各类培训班16班次,培训返乡农民工720余人次。  相似文献   

16.
一场席卷全球金融危机,吹乱了在城乡之间像候鸟一样两栖的农民工“东南飞”的迁徙节奏。大量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因为失业而返乡。农民工就业的方向在哪里?农民工该如何度过金融危机迎来“春暖花开”?最终解决农民工就业的出路在哪里?政府能为农民工的就业做些什么?……这些,都是两会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17.
《农家之友》2009,(7):14-14
扶绥县及早部署,全方位搭建服务平台,着力提高返乡农民工就业率。截至目前,该县返乡的16540名农民工中实现再就业15020人,其中6800名农民工在本地实现了再就业,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率达到90%以上。该县做法是:一是做好摸底工作,掌握返乡农民工的情况。二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返乡农民工的技能。今年以来,该县共投入7.2万元有县城和各个乡镇举办电脑操作、  相似文献   

18.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合山市返乡农民工总数达6078人。针对这一严峻形势,市各级政府积极应对,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实施市内增岗与劳务输出并举的措施。市委书记曾广斌、市长韦佑江带头落实任务,化解危机,积极组织开展“送政策、送服务、送信息、送温暖”就业援助活动,多渠道解决返乡农民工的再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一个农民工微观在线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依托新媒体的新型故乡联结对农民工返乡的影响。为获得稳健的回归结果,实证模型中的内生问题采用工具变量回归进行处理。模型估计结果表明,新型故乡联结显著提高了农民工的返乡概率,其边际影响明显高于天然的亲缘与地缘作用。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农民工对于故乡的环境感知在其返乡决策中发挥显著正向中介作用,但经济感知存在负向中介效应。这意味着,在吸引农民工返乡的政策措施中,地方政府不仅要在农民工的就业创业环境上下功夫“筑好巢”,也要更加重视利用蓬勃发展的新媒介、新平台,增强农民工对故乡经济发展的预期和信心,主动与外出农民工缔结联结与互动,积极宣传地方经济发展规划、重大政策举措等,才有可能“引回凤”。  相似文献   

20.
《浙江林业》2009,(5):35-35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下,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大量裁员,中国返乡农民工达2000万人次,其中又以中年农民工居多。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中国农民工问题专家章铮认为,这些人已成为农村就业弱势群体,而他们责任心重,或许能在林业寻求到发展空间。章铮分析,林业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林地生长周期长,工作最关键的环节是常年不懈地坚持管理,他们外出打工之前有相当的务农和务林经验,能吃苦耐劳,责任心重。综合种种情况后分析,章铮说“只有中年农民工才可能长期稳定地跟着森林的成长周期干下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