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文章利用1996-2011年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浙江省商业集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浙江省商业集聚与城乡收入差距呈负相关关系,两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互为Granger因果.商业集聚主要通过改善农村居民信息状况、缓解农村居民资金瓶颈、降低农村居民就业门槛三条影响路径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构成影响.最后,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乡金融不平衡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逐渐影响到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以及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本文首先对中国城乡金融不平衡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展开理论分析并提出理论假说,然后运用1978—2009年的统计数据,基于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实证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城乡金融不平衡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金融发展的规模不平衡和效率不平衡都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3.
城乡收入差距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之一.本文在对以往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采集了1993-2012年间的相关数据,运用协整模型实证研究了产业结构变动、收入来源结构差异与城乡收入差距的长期均衡关系.研究发现:(1)第二产业占GDP比值长期来看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2)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差异、城乡居民经营性收入差异和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差异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显著;(3)城乡财产性收入差异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不显著.最后结合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缩小城乡差距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城镇化水平和就业结构关系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利用协整理论、误差修整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理论,对中国三次产业就业比重与城镇化水平之间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二者之间是长期均衡关系;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第一、二产业就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就业规模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对我国服务业发展与就业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验证了服务业发展与就业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相互影响较为显著。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显示我国服务业发展与就业之间存在着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新形势下我国服务业发展与促进就业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向琼 《北方经济》2009,(6):29-30
本文在论述了汇率变动对就业影响的原理后,选用1980-2006年的数据,采用协整分析进行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第二产业年底就业人数、第一、第三产业年底就业人数构成比重与实际有效汇率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与第一、三产业年底就业人数、第二产业构成比重并没有明确的长期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7.
汇率升值对就业影响的中日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关于就业问题,以往的研究主要从就业总量与就业结构两个角度进行探讨,本文对就业结构的研究进行了拓展,在实证研究中引入汇率,运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日中两国实际汇率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国别比较。实证结果表明,从长期看日本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与实际汇率升值正相关,而中国的相应变量间不存在类似长期关系。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只有在汇率适度浮动,资源在部门间流动壁垒减少这两个条件满足时,汇率升值才会产生资源配置作用,推动劳动向非贸易部门转移,逐步优化就业结构。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论文采用了以城乡居民人口比重加权的基尼系数,以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作为衡量金融发展的指标,选取了合理的控制变量,基于中部六省2000-2011年的面板数据,借鉴并扩展了Clark,Xu和Zou的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与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存在协整关系;金融发展规模显著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金融发展效率显著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且前者的影响弱于后者,金融发展总体上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一、第二产业、城镇化都显著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人力资本和农林水事务支出的影响不显著。城乡收入差距自身具有较强的、显著的、滞后效应。最后本文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向琼 《北方经济》2009,(12):29-30
本文在论述了汇率变动对就业影响的原理后,选用1980-2006年的数据,采用协整分析进行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第二产业年底就业人数、第一、第三产业年底就业人数构成比重与实际有效汇率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与第一、三产业年底就业人数、第二产业构成比重并没有明确的长期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美国1951~2004年的统计数据,对美国服务业比重和代表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变价人均GDP进行了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并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实证结果表明,美国服务业比重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其中,服务业比重是经济发展水平的Granger原因,而经济发展水平并不是服务业比重的Granger原因。论文对上述实证结果展开了进一步的讨论,并分析了其对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