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狮市宝盖镇2004年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评为"中国服装辅料服饰名镇",是全国惟一一个服装辅料的产业集群基地。全镇年产小五金饰品、塑料饰品、商标及其它约800亿件。随着石狮纺织服装产业的不断壮大发展,通过行业升级,集群规模扩大,上下游产业密切合作,宝盖镇服饰辅料生产基地的作用日益显现,成为石狮纺织服装板块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作为专业化、国际性纺织服装博览盛会,依托石狮服装板块的产业特色和对台区位优势,充分发挥服装名城品牌效应,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以下简称海博会)经过七届的精心经营,已累计实现订货成交额超101.2亿元,并发展成为全国唯一以对台为特色的纺织服装专业展会,构筑了海峡两岸纺织服装产业对接与交流的重要平台。 服装业涌现“石狮板块” 石狮作为中国东南沿海著名的服装及原辅材料集散地,纺织服装产业十分发达,形成了从面料到成衣的″一条龙″ 专业化服装生产格局和产业集群,全市现拥有3000多家服装及配套行业企业,以服装为主的注册商标近 …  相似文献   

3.
石狮鸳鸯池面料市场如何提升?石狮纺织服装企业如何创新求发展?如何将石狮建成创意型纺织服装名城?为进一步提升福建地区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改善未来的产业经济模式,由石狮市政府主办,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特别支持,中国纺织信息中心、石狮布料同业公会承办了“产品创新和产业升级高层论坛”。作为重要支柱产业的纺织服装,石狮鸳鸯池面料交易市场迈过了10年的风雨历程,从1995年秋季开始经营,到今天年交易额100亿,鸳鸯池市场的历史,也是石狮纺织服装的一个缩影。从自发形成的市场到颇具规模的专业集群聚集地,石狮的企业规模和档次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企业自主创新还处在初期阶段。如何建立一种创新的机制,提升产业状态,变成“服装产业的时尚策源地”。在欢庆10周年之际,石狮市政府组织举办了这样一场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的活动,邀请行业的重要领导和学者共同探讨纺织集群和专业市场的未来发展,具有特别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的纺织服装业中,产业集群的力量越来越成为整个行业发展的关键。绍兴,作为我国重要的纺织产业集群地,无论是化纤原料产量、面料产量还是纺织品出口均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绍兴又以承办"纺博会"为契机,进一步打造国际性的纺织品贸易城市、纺织科技研发平台和纺织品制造基地,使之越来越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纺织之都"和"现代商贸之城"。  相似文献   

5.
李安 《中国纺织》2009,(5):108-109
相聚服装名城、共拓全球市场。正当全国纺织服装业倾力化解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努力寻求市场突围之时,人们再次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中国重要的纺织服装集群地,投向中国休闲服装名城——石狮。4月18至21日,第十二届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暨2009中国休闲服装博览会在石狮服装城精彩举行。  相似文献   

6.
蓝白 《中国纺织》2009,(11):126-127
2009年10月20日~23日,素有“中国休闲服装名贼”之称的福建省石狮市首次以集群地展团的形式亮相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秋冬)博览会。此次石狮展团共有45家优秀面料辅料企业共同参展,展览面积达1700多平方米,为石狮历年参展规模之最。由石狮市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黄南康亲自领军的石狮纺织产业集群地系列专题推介活动也成为此次博览会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7.
近日,中国针织工业协会正式授予河南省安阳市"中国针织名城"。安阳是河南省重要的纺织服装工业基地之一、河南省纺织工业"十一五"规划重点发展纺织产业集群,同时也是著名的大豆蛋白纤维的诞生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纺织服装工业已经发展成为拥有毛纺织、色织、印染、针织、装饰织物、服装、化学纤维等门类较为齐全的纺织工业体系。目前,全市已拥有3000余家针织服装企业,200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2亿元,为安阳市和河南省纺织工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8.
首届"石狮杯"全国高校毕业生服装设计大赛决赛,前不久在石狮服装城艺术展览中心精彩演绎,吸引了近千名观众入场。入围决赛的来自全国27所纺织服装院校的51名优秀毕业生,携29套女装作品、22套男装作品闪亮登场,中国休闲服装名城——石狮市涌动着年轻一代的最新创意潮流。石狮市委提出"米兰计划",意在把石狮打造成中国的"米兰",这是石狮壮大服装传统支柱产业、再铸中国休闲服装名城新高度的宏伟  相似文献   

9.
第十一届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暨2008休闲服装博览会,将于4月18日在石狮举行。本届海博会继续烘托"两岸、专业、休闲、时尚、共赢"的展会主题,凸显石狮这座中国休闲服装名城的特点。这座海峡西岸最具活力的城市,凭借"爱拼敢赢"的人文精神,纺织服装业蒸蒸日上。  相似文献   

10.
近日,中国服装定制高峰论坛暨浙江省时尚产业联合会成立大会在柯桥举办.柯桥纺织服装产业未来的发展与本次中国服装定制高峰论坛的主题不谋而合,以柯桥为代表的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地,要加速落地服装产业的创新重点和关键环节.近年来,柯桥按照“完善产业链、推进高端化、增强竞争力”基本思路,加快纺织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目前,柯桥区共有纺织企业近8000家,其中规上企业775家,已形成上游的聚酯、化纤原料,中游的织造、染整,下游的服装、家纺、轻纺实体市场和网上轻纺城等全国最完整的产业链和市场营销体系,纺织全产业链的优势十分突出.先后被评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纺织印染产业示范基地、中国绿色印染研发生产基地和浙江省首批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  相似文献   

11.
广文 《中国纺织》2007,(8):148-149
自2002年以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了包括开平在内近130个著名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这些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引领和体现了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方向和状况。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以产业集群为代表的中国的纺织服装产业将如何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一路一带",勾勒蓝图;"东方米兰",助推"海丝";"服装名城",十年辉煌;"创意石狮",再掀"风潮"。在加快推动"海西建设",助推"海丝之路"之际,以"两岸、规模、专业、休闲、时尚"为主旨的第十八届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以下简称海博会)、2015石狮国际时装周将于2015年4月18日—21日在中国休闲服装名城——石狮隆重举行。本届海博会由福建省人民政府、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纺织  相似文献   

13.
随着2005年全球纺织服装配额如期取消和发达国家跨国采购成为趋势,中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纺织服装企业面临新的全球化自由贸易体制和发展环境,探讨与后配额时代相适应的产业竞争力对策及企业体制,建设与全球化采购对接的供应链体系及商贸渠道,已经成为中国纺织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性选择和具体实施的重要条件。这也是此次中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贸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区域品牌发展论坛"从不同角度透视了服装品牌建设的客观规律,深入分析了虎门服装产业的品牌建设之路,探讨了中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发展方向。因此,对我国服装产业如何把握新的市场竞争形势、进行产业升级具有广泛的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服装产业伴随着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提升而发展起来。正是这些产业集群,为我国纺织服装产业链的形成,以及区域性品牌的形成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全国拥有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近200个,不少集群已达千亿元规模,成为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大批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找准方向,深挖特色,创建区域品牌,领跑县域经济,向全国乃至世界亮出了一张张颇具特色的产业名片。  相似文献   

16.
随着2005年全球纺织服装配额如期取消和发达国家跨国采购成为趋势,中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纺织服装企业面临新的全球化自由贸易体制和发展环境,探讨与后配额时代相适应的产业竞争力对策及企业体制,建设与全球化采购对接的供应链体系及商贸渠道,已经成为中国纺织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性选择和具体实施的重要条件。这也是此次中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贸易与发展会议的召开背景。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在纺织服装领域拥有较强实力,特别是近些年湖北省着力加强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建设,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前不久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中心发布的"2007~2008年度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500强"榜单中,  相似文献   

18.
广文 《中国纺织》2006,(4):134-135
作为全国唯一以对台为特色的纺织服装专业展会,充分的挥服装名城品牌效应,依托石狮“闽派”板块服装的集群和毗邻宝岛台湾的区位优势,经过八届的精心经营,已发展成功构筑了海峡两岸纺织服装产业对接与交流的重要平台,并逐步朝着国际化的主向发展,历届海博会已累计实现订货成交额超143.8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19.
创立于1987年的祥鸿集团位于著名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地的福建省石狮市,经过20多年发展,已经成为以纺织、漂染、服装全纺织产业链为主,集房地产、进出口贸易、投资为一体的现代多元化企业集团。目前,集团拥有石狮祥鸿纺织、福建隆鑫纺织、江苏祥鸿泰和棉纺织等21家全资企业,所生产的纱、布、服装产品远销日韩、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20.
石狮的纺织服装产业已经形成了从上游化纤原料(PTA)到纺织、染整、布料、服装、辅料、纺织机械的完整产业链条,形成了从生产、加工到批发、零售的完整产业体系,这是石狮纺织服装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石狮已进入工业化、城市化中后期,但从现状看,还正处在亟需从粗放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提升的跨越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