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15年国务院提出部分有条件的金融机构可以开展投贷联动业务,2016年投贷联动业务正式启动试点,时至今日,在实践过程中投贷联动业务表现出形式、运作模式灵活多样的特点。投贷联动业务的推行改变了单一的信贷融资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债券融资、股权融资等金融服务。也正因为如此,试点商业银行在开展业务过程中要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模式,在目前尚未成熟的市场机制和监管体系中,探索一套风控与管理对策相对完善、业务风险较低、收益较高的业务模式,这才是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贷联动业务的理性选择。以南京银行等银行开展投贷联动业务的模式为例,深入分析投贷联动业务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开展情况,有助于为其他金融机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投贷联动业务发展并不顺利,厘清投贷联动的概念及业务起因,结合我国投贷联动业务发展现状,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在推进投贷联动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提出对投贷联动的进一步发展有利的合理建议,如完善法律环境、突破制度瓶颈,优化监管政策、鼓励先行先试,给予配套政策支持,形成完善体系等等,对投贷联动在我国能够得到更好地发展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余勋 《西部金融》2023,(3):3-11+27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是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存在融资难、科技创新瓶颈、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为解决企业融资和科技创新的问题,国家推动“投贷联动”试点。本文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的视角出发,基于创业板981家上市公司10年间数据,构建了松散的投贷联动指标,研究投贷联动业务模式是否能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研究发现,相对于单一的银行信贷,投贷联动下的银行信贷对于企业科技创新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相对于单一的风险投资,投贷联动下的风险投资对于企业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投贷联动能够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对混业经营监管的放松和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步伐的加快,银行参与“投贷联动”业务的必要性也愈加迫切.我国商业银行和创业投资机构应该充分借鉴英国的中小企业成长基金模式和美国的硅谷银行模式,做好顶层设计,修订相关法规,重塑风险文化,不断完善有利于投贷联动的服务体系,加快我国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供给侧改革引领经济新常态的主题下,商业银行创新投贷联动业务服务形态和渠道、开启科创型小微企业投融资活动的新思路既是遵循供给侧改革路线的具体行动,又是推动供给改革的重要利器.针对现阶段国内商业银行投贷联动业务推选的疑点与难点,可以按照供给侧改革的整体思路,实行三个推进,践行四单管理,紧抓五项关键,建设投贷联动长效机制,为全面推进供给侧改革增添加速引擎,真正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成效,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6.
随着企业创新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何缓解中小企业创新信贷融资约束成为我国金融业的重点探讨方向之一。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关系融资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重要方式,然而关系融资会催生信贷寻租,降低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风险投资可以较好地降低银企信息不对称程度、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问题。当前国内风投与银行信贷联动效果评价研究不够深入,未来评价研究还面临着投贷联动界定等挑战难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金融业综合经营的稳步推进,商业银行在我国现有监管环境下开展投行业务,是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商业银行可以通过积极搭建投行业务运营平台、充分利用商业银行的资金优势和加强行内外投行业务部门及分行之间的联动等措施促进投行业务与传统业务的互动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国家开发银行福建省分行联合省发展改革委在福州召开的债贷组合业务宣介交流会上透露信息,今年国开行将在福建大力推动"债贷组合"业务,为棚户区改造和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提供长期、稳定、大额的融资支持。债贷组合打包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募投项目资金不光来自于债券,银行贷款也同步到位。该模式有利于缩短项目建设周期、降低项目建设风险,也有利于防控地方政府和融资平台债务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和增强投资者信心。  相似文献   

9.
学贷险作为一种金融创新产品,能够有效转稼银行风险,切实地帮助助学贷款的顺利推行,解决贫困学生上学难的问题。针对学贷险业务推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福建学贷险业务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和障碍,提出了促进学贷险业务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风险管理和金钱的时间价值管理是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两大特征。银行通过不同的来源筹集资金,放贷给不同的合作对象,并按贷前协议安排还本付息。在贷款发放或其他信贷业务发生后直到本息收回或信用结束的过程中,银行工作人员以专业的方式开展持续性的贷款监控和管理工作,这一管理过程即为贷后管理。经过2008年的国家4万亿投资,近年来各商业银行贷款总量迅速扩大,但贷后管理工作却相对滞后。面对当前国内外经济下行这一大形势,如何加强贷后管理工作,确保信贷资产安全是我国商业银行的工作重点。对此,笔者就商业银行开展贷后管理工作的若干关键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我国转型时期的重要举措,正在对各行业的结构性和体制性问题产生决定性影响。我国保险市场一直存在盲目追求利益而忽略产品质量和服务的历史性问题,这个问题在如今的供给侧改革形势下愈发凸显。中小保险公司作为保险市场上的弱势群体正是这场变革中的主角,只有追随改革的浪潮、制定恰当的策略、完善产品设计、提升金融服务质量、运用科技提升运营效率,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并在保险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2.
2013年,京东白条、分期乐等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纷纷上线,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在我国进入启动阶段,经过2015-2017年的快速增长期,进入2017年,国家出台各项资质、业务监管政策,行业进入整顿期。在未来,互联网消费金融将会进行纵横模式的深入发展,在监管方式、经营模式、驱动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长远良性的发展对我国消费拉动经济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利率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是金融领域与实际经济活动相连接的纽带,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枢纽,对国民经济具有不可忽视的杠杆作用。利率的变动将会引致经济生活的波动,甚至影响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以利率决定理论为基础,分析影响我国利率的宏观经济因素及其影响程度,通过实证分析方法,建立一个利率与其他宏观经济变量间的定量模型,解释CPI、财政支出、工业增加值、货币供应量、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汇率与净出口对利率水平的影响,并经过模型检验以及脉冲效应函数分析,为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提供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区块链作为信息技术领域的最新成果,凭借其去中心化、点对点支付、信息传播充分、可追溯性强、数据动态更新等优势特征,将会成为继互联网之后能够颠覆金融行业底层架构的又一次技术革命,其应用和发展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转型和创新有着重要意义。现阶段,商业银行可以从增加对关键性技术的研发投入、提升数据的存储与管控能力及建立统一的市场标准等方面展开策略应对。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网络发展呈现出新的经济形态,大数据下的"云端存储",网络游戏中游戏账号的等级、货币、游戏人物拥有的各种装备、各类数字货币及其金融衍生品等层出不穷,这些虚拟财产从法律角度来说也属于个人财产。借助保险手段将虚拟财产等价化,一些保险公司已经对此做了很多尝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有必要在虚拟财产内涵上深入挖掘,分析网络虚拟财产保险存在的问题,探讨虚拟财产保险产品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农村土地金融发展的核心是解决合格抵押品问题,《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等的出台,为我国农村土地金融的快速发展初步解决了体制障碍。我国农村土地金融发展在理论上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农村土地金融理论为核心,以西方农村土地金融的主要理论为补充,逐步打破金融抑制,使广大农民实现土地财产权。我国农村土地金融发展实践要充分借鉴国外土地金融的经验,以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为依托、以农村土地金融产品创新为载体,推进土地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进程,助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我国农村土地金融发展的路径要着力于解决组织机构完善、金融风险防范、农地金融产品创新、法律政策保障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PPP模式通过有效发挥公共部门和社会资本的各自优势,能够安排和解决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中所存在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自产生以来,国内外学界不乏对其内涵、风险分担、推广路径、资产证券化以及在行业领域的具体运用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梳理这些研究,不仅有利于今后对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理论的深入研究,还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其在实践领域中的运用,对公共产品的供给速度和供给效率的提高也能起到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18.
小微企业的发展状况对吉林省经济的发展和就业有着重要的影响,金融服务对小微企业的发展影响更为重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供给不充分、结构不均衡是吉林省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对此,吉林省应进一步完善金融组织体系,优化金融结构;拓宽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加大直接融资支持力度。小微企业应建立贷款成本管理长效机制,优化信贷技术和流程,提升服务效率;提高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创建良好的企业融资环境。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作为新中国的老工业基地,"一五"计划时期创造了我国工业史上若干个第一,但时至今日,吉林省逐渐处于相对落后的局面,老工业基地也逐渐陷入困境,迫切需要突破性的产业升级改造。从历史进程和现状分析吉林省老工业企业升级改造相关情况,有助于解决吉林省工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同时拓展产业升级问题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