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无形资产准则的四点变化一、无形资产研究与开发费用的处理方法我国现行准则规定:自行开发并按法律程序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聘请律师费等费用,予以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账户。企业在研究与开发过程中发生的材料费用、直接参与开发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开发过程中发生的租金、借款费用等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予以费用化。新会计准则引入《国际会计准则》中的做法,将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将研究阶段支出于发生时计入当期费用,将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开发阶段支出确认为无形资产.1.  相似文献   

2.
程德元 《财会学习》2007,(10):39-40
新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以下简称<新准则>)明确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研究阶段支出,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支出,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确认为无形资产的成本即"资本化",否则,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相似文献   

3.
<正>一、前言新会计准则颁布实施之前,企业研发支出在发生当期全部计入损益,即全部费用化,新会计准则在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上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IAS)的接轨,即将研发过程区分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对研究阶段的相关支出费用化处理,而对开发阶段的相关支出在符合相关条件的情况下予以资本化,即所谓"有条件资本化"。显然,新会计准则中关于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思路体现了财务精细化的趋向,符合准则所规定条件的研发支出已基本满足了确认无形资产的条件,对其资本化处理符合区分收益性支  相似文献   

4.
燕淑华  杜春明 《中国外资》2011,(23):137-137
<正>新《企业会计准则》对内部研究开发费用准则进行了重大修改将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其中,研究阶段的指出,应当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而开发阶段的指出,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以确认为无形资产,既内部研究开发费用可以进行资本化处理。本文就内部研究开发费用资本化的特点、会计处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新企业会计准则对内部研究开发费用准则进行了重大修改,将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其中,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以确认为无形资产,即内部研究开发费用可以进行资本化处理。本文就内部研究开发费用资本化的特点、作用及实际运用中面临的挑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财政部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对原准则关于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统一计入当期损益的会计处理作了较大修改,将企业研发项目的费用支出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分别列入费用项目和资产项目,这对高新技术企业有较大的影响。本文立足于新会计准则,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7.
一、R&D费用的处理旧准则规定:“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其入账价值应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费用确定,依法申请取得前发生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应于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用。”而对于R&D费用的处理,新准则第7条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分别按本准则规定处理。内部研究开  相似文献   

8.
高光良 《云南金融》2011,(3X):20-21
随着企业的发展,研究与开发的支出不断提高,于是如何对研发费用进行恰当的会计处理成为会计界关注的焦点。财政部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对原准则关于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统一计入当期损益的会计处理作了较大修改,将企业研发项目的费用支出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分别列入费用项目和资产项目。本文就这个变化及尚待解决的问题等方面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9.
随着企业的发展,研究与开发的支出不断提高,于是如何对研发费用进行恰当的会计处理成为会计界关注的焦点。财政部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对原准则关于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统一计入当期损益的会计处理作了较大修改,将企业研发项目的费用支出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分别列入费用项目和资产项目。本文就这个变化及尚待解决的问题等方面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一、自创无形资产的计价方法 国际上使用的自创无形资产计价方法大致上可以归纳为4种:全额费用法、全额资本法、成果决定法、综合法。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指出:“由于研究开发项目能否成功,很难确定,或者有关费用很难与其他费用明确划分,或者这些支出能否带来经济利益很难断定”。所以,企业自创并依法取得的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的价值只能包括“依法取得时的注册费、聘请律师费以及其他相关支出”,而不应包括研究和开发成本。这种计价方法不能反映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不符合配比性原则;不便于考核无形资产研究开发的投资效益。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我国对自创无形资产的计价应采取资本化、费用化同时并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我国高科技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企业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已经占了企业支出的较大份额.2006年我国财政部颁布了新的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新准则对企业的研发支出做出了规定,即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会计人员缺乏科学技术的专业知识,很难划分研究支出与开发支出.使得利润虚增或利润陡减,不符合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新准则同时也增大了企业会计人员操纵利润的空间.但从税收角度来看,新准则下的研发支出会计人员也可以合理的筹划税收,合理避税.  相似文献   

12.
王淑琴 《会计师》2011,(5):30-31
<正>《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的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支出。"理论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成熟的",该准则在企业中的实际运用,也不是一帆风顺。笔者结合实际运用中碰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我国会计准则也日益并轨于国际会计惯例。会计核算中的无形资产在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本文结合国际会计准则,通过对新旧会计准则中无形资产的比较研究,得出我国会计准则已经趋同于国际会计准则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我国会计准则也日益并轨于国际会计惯例.会计核算中的无形资产在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本文结合国际会计准则,通过对新旧会计准则中无形资产的比较研究,得出我国会计准则已经趋同于国际会计准则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关注新《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调整规范的主要内容,分析新准则中有关无形资产适用范围的变化、企业开发费用有条件的资本化、无形资产初始计量及后续支出计量的内容调整等给部分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带来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新经济时代,无形资产已经成为企业、国家及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创新驱动发展,现有会计准则在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和披露方面,已经无法适应这个时代的需要,需要及时革故鼎新,无形资产会计准则的修订可能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未来五年准则制定工作的重中之重。2021年3月30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了《第三次议程咨询(意见征询稿)》,向全球公开征求对IASB2022年至2026工作优先次序的意见。目前,公开征求意见阶段已经结束,根据各利益相关方的反馈意见,未来五年IASB可能的优先项目之一是《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无形资产》的修订。本文深入分析无形资产会计准则当前面临的重大挑战,全面梳理理论界、实务界及各国准则制定机构提出的各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一、各国会计准则关于房地产开发中借款费用的处理原则 国际会计准则第23号"借款费用的资本化"明确指出了适合采取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该准则第8条和第11条分别规定"采用借款费用资本化方针的企业,是在借款费用对企业具有重大意义时,而且是在须经较长时间的准备才能按预定用途使用或销售的资产上发生支出时,才将借款费用列为资本支出".显然,房地产开发是符合其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资产条件的.  相似文献   

18.
无形资产新旧会计准则的比较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静 《时代金融》2008,(1):67-68
2006年,国家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在无形资产的定义、研究与开发费用的确认、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处理和报废以及披露等方面都进行了重大的改进,更侧重于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文章从上述方面比较了新旧会计准则以及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并对新的会计准则提出相关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邓春桃 《中国外资》2011,(8):103-104
无形资产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的长期资产,对其确认、计量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到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评价,为此,财政部针对原无形资产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修改并颁布了新的无形资产准则。  相似文献   

20.
无形资产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的长期资产,对其确认、计量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到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评价,为此,财政部针对原无形资产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修改并颁布了新的无形资产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