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短期经济增长主要是人为的扩大经济的有效需求导致的短期增长。长期经济增长是考虑经济增长在各要素的约束下的均衡增长.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经济增长。本文主要从长期经济增长与短期经济增长的区别和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加以分析,来说明若要实现长期稳定增长目标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张敬川 《南方经济》2005,(10):31-33
新经济增长理论和演化经济增长理论都是在批判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新经济增长理论是对新古典增长理论的修正和完善,而演化增长理论则重新建立新的理论基础,两者的不同区别于四个方面:相关性、对技术的理解、历史因素或路径依赖和行为目标的设定。但总的看来,新经济增长理论的理念体系比较成熟,演化增长理论还处于形成阶段。  相似文献   

3.
制度改革、政府有效委托和我国经济增长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主导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性质和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是我国转轨经济特有的现象,传统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政治制度决定论无法合意解释我国经济增长问题.文章基于组织治理理论和有效委托机制指出,正是我国政府主导型的经济治理和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有效委托实现了我国经济增长的效率,强调了市场和政府作为经济主体都有可能实现最优治理和经济增长效率.  相似文献   

4.
曾祥凤 《特区经济》2005,(10):348-349
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增长在我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方面,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可为我们提供某些启示和借鉴。一、经济增长理论的理论来源从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历史看,不论是亚当·斯密、李嘉图、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还是拉姆齐和哈罗德、多马的经济增长理论,都是从  相似文献   

5.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环保型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在过去20年中持续增长,年均增长率达10%,克勤克俭量这各上增长主要是粗放型的增长,在我国,真正 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要向集约型转变,并付诸实施则是进入90年代以后的事。然而,不管是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还是集约型的增长方式,它们实现经济增长的手段虽然不同,但共同的特点是只在孤立的经济体制内,从单纯的经济目标来衡量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以经济增长过程中,环境只被当作一个提供资料、容纳生产废弃物的载体,人们往往仅着眼于经济目标的实现,而忽视环境质量的变化。在这两种经济增长方式下,环境保护难以真正实现。良好的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忽视环境质量的经济增长是难以持续的,因此在实现经济增长目标时,我们必须注意环境保护,自学将环境资料因素纳入到经济增长体系中去,走一条即能提高经济效益又能提高生态环境效益的环保型经济增长之路。  相似文献   

6.
在持续的积极财政政策、稳健货币政策和加入WTO的综合作用下,在世界经济复苏的国际环境影响下,2002年我国经济出现加速增长的态势.三季度,投资和外贸出口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国内消费需求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总体来看,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会减小.初步预测,2002年三季度我国经济将实现GDP2544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0%,与二季度基本持平;前三季度累计实现GDP 71287亿元,同比增长7.9%,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从影响经济景气变化的各项因素看,当前经济回升不是短期现象,只要我们保持宏观调控政策稳定性,我国可望展开新一轮适度景气周期.  相似文献   

7.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传统理论认为资本、劳动、技术是经济增长的源泉,经济增长能带来就业增长。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二者之间存在什么样的相互效应呢?通过对我国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劳动就业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而经济发展对促进就业增长的效应不是很明显。为此。要实行经济与就业协同增长的经济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劳动者的人力资源素质,才能实现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8.
反贫困是重要的经济发展目标之一,而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有效途径。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贫困之间的关系引起了经济学家们的广为关注。目前,对此问题的探索已经获得了很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宋承先 《特区经济》1994,(10):7-11,13
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如何?我国当前宏观调控的目标和重点何在?这些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界关注的热点。宋承先教授撰写的《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与我国当前的宏观调控》一文,以西方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和通货膨胀理论为基础,对以上热点问题提出了独到见解,本刊分两期连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理论上扼要考察了两种经济增长模式,认为我国由粗放增长模式到集约增长模式的转换度应为60%;运用比较经济学原理,推论出集约增长模式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着重探讨了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模式根本性转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增长质量、阶段特征与经济转型的关联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书坚  郑瑞坤 《改革》2012,(1):33-40
基于现阶段我国大力提倡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增长模式背景,通过分解经济增长质量指数的结构,突破以往经济增长质量评价研究建立在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下的不足,将循环经济、绿色经济思想引入经济增长质量评价研究中,构建经济增长质量指数结构与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关系图以及能够反映新的经济增长模式的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1995~2006年为例,测评经济增长质量总指数及其分指数,据此判断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状况及增长模式的进程,以期为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研究提供一个实证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2.
经济开放是区域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本的趋利性与资源的配置等因素导致资金流、劳动人口等因素流动的动态综合评价,是城市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动力.利用因子模型从对外经济开放与对内经济开放两个层面对中国36个主要城市的经济开放程度进行综合评价.回归模型表明,其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城市经济增长驱动下,通过加大对外经济贸易开放程度、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强城市的人力资本空间集聚效应,有助于提升城市的经济开放度.  相似文献   

13.
崔巍 《华东经济管理》2006,20(3):154-156
经济增长理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理论反映,源于斯密和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是二战后在发达国家广泛流行的经济理论,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及模型的建立强调科学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但是,发达国家经济学家自身存在的认识论缺陷使其不可能科学完整的建立经济增长理论及模型,因此必须遵循马克思的方法论从理论为实际的反映入手建立科学模型,并以此指导中国社会经济技术实践,特别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践.  相似文献   

14.
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1982—2011年相关数据进行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服务贸易进出口与我国GDP之间的关系不对称:服务贸易进出口是我国GDP增长的Granger原因,而GDP增长只是服务贸易进口的Granger原因,世界GDP总量是服务贸易出口的Granger原因,这说明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增长更多得益于全球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5.
Labor Market Reform, Income Inequality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year 1996 was a turning point both in terms of Chinese labor market reform aria m China's economic growth pattern. Before 1996, labor market reform was mainly implemented through adjustment of people's occupation and income structure. Since 1996, employment restructuring has led to differentiation in terms of employment status. Labor market reform in the former stage resulted in slow growth in wages, whereas reform in the latter stage enhanced economic efficiency. Both stages have enabled the Chinese economy to apply its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low labor cost. Labor market reform has also increased income disparity and, therefore, new challenges are posed in sustaining economic growth. China needs to adjust its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introduce labor market reform that can improve income equality, so as to achieve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主要利用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从1978—2006年的相关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及相关检验方法,对我国人口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人口城市化水平长期决定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却没有长期决定人口城市化水平的发展的结论,同时对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分别提出提高人口城市化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新经济增长理论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强调经济增长不是外部力量(如外生技术变化),而是经济体系的内部力量(如内生技术变化)作用的产物。这一理论对当今世界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studies the effect of high‐speed rail (HSR) on urban economic growth using a panel data comprising 285 Chinese cities in 2007–2017. Combining the endogenous growth model with a difference‐in‐difference analysis, we extend the horse‐mass theory to explain how China may use HSR to avoid the so‐called middle‐income trap. The paper also examines the efficient boundaries of HSR and simultaneously studies HSR time–space compression as well as the city neighboring effects on economic growth. It is found that HSR's efficient boundaries are within the range of 200–1,200 km for provincial capitals and 50–300 km for prefecture‐level cities. HSR stimulates economic growth by approximately 0.6 percent, and the neighboring effect accounts for one‐quarter of economic growth. Three policy implications are drawn: (i) China needs to further reduce the travel times between the inland provincial cities and Beijing, Shanghai or Guangzhou; (ii) China should build a denser HSR network to maximize its economic impact on the vast majority of cities; (iii) China needs to develop some powerful economic growth centers in the inland areas to lead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neighboring cities.  相似文献   

19.
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以刺激经济活动,中国更是推出了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基础设施投资能否促进经济增长?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然后利用中国的实践探讨了基础设施投资的作用,最后给出了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20.
陈常 《科技和产业》2012,12(6):75-80
首先综述国内外技术选择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相关文献,然后利用1978-2010年的样本区间数据,在VAR模型的基础上,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发现浙江省的技术选择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改革开放之后浙江省进行了适宜的技术选择,快速促进了经济增长。本文随后又进行了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得出短期内浙江省技术选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方向和程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