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人民陪审制度在市场经济时代,是司法民主的法治体现,具有强大的社会合理性。文章在对人民陪审制度合理性分析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中国当下人民陪审制度的不足。立法形式化、陪审虚置化、陪审过场化、陪审员刚性化和财政支持虚弱化,是中国人民陪审制度不足的基本表现和原因。必须实现立法提升,加强财政支持,扩大陪审员范围,进行决议陪审,实现陪审等级化,才能改善中国的人民陪审制度。  相似文献   

2.
在当代中国 ,“人民的根本利益” ,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词 ,也是共产党执政的关键词 ;对“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解读 ,就是对当代中国政治之本质的解读。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关键在发展。发展是硬道理 ,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我国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是人民群众对发展的要求是无限的 ,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对发展的需要也是无限的。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他们对发展会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 ;解决利益格局中的新问题、新矛盾和部分群众的…  相似文献   

3.
回望百年党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夺取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在于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于我们党牢固树立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信念,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在于广大中国共产党员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能够为了人民的利益和实现共产主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相似文献   

4.
战后中日关系之“人民外交”的生成:过程与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日本人民”的历史经验认识和意识形态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了发展“人民间”贸易、协助日侨回国等“人民外交”政策。“人民外交”之不同于“民间外交”,在于其政治性、中国官方行为性和争取与“日本人民”建立和平友好关系的目的性。通过人民外交,中国可以满足“日本人民”的利益要求;但“日本人民”不掌握日本国家资源,中国的利益要求就因为日本政府的阻挠而得不到有尊严的相应满足。“人民外交”隐含的这种偏于“日本人民”利益的不平等性,决定了它刺激中国国内发生政治紧张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5.
常理 《经济》2022,(3):40-41
2月20日晚,在空灵的童声合唱中,北京冬奥会火炬在鸟巢上空缓缓熄灭.中国向世界奉献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会,也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人民对和平、友好、一起向未来的期待,书写了奥林匹克运动新的传奇. 2月19日,在国际奥委会第139次全会上,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向中国人民颁发了奥林匹克奖杯,他说:"如果没有中国人民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何青洲 《经济师》2012,(5):51-53
当前,中国的司法改革面临不知往何处去的迷惘,作为当代中国司法传统的人民司法被重提。人民司法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特定的价值取向。人民司法的内蕴重在人民,人民的内涵和价值取向的转变决定着人民司法的内蕴。通过解读人民司法的内蕴,对司法改革的方向有些许把握。  相似文献   

7.
回顾历史,中国人民不会忘记,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上,世界各国人民给予中国人民以无私的支持与帮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一样,面临着维护世界和平、发展本国经济的共同任务。中国有责任、有义务支持被压迫民族和第三世界国家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  相似文献   

8.
从领导中国人民革命事业到团结带领13亿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国共产党从一个革命党转变成一个执政党。作为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地域和历史、文化大国执政的执政党,  相似文献   

9.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80年来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孜孜不倦的追求。在纪念建党8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总结了我党代表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历史经验,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强调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总书记的论断,为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  相似文献   

10.
李望一 《开放时代》2001,3(6):20-25
有一首歌唱出了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人的敬仰。其中脍炙人口的几句是: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然而,80年前,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还在黑暗中苦苦挣扎,许多仁人志士为探索使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的真理和道路而苦苦地摸索。谁能使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代表人民利益的中国共产党。 一、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带领中国人民站…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在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第三次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人民从此"富起来"了.其中,后两次巨变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的,老百姓形象地说:"毛泽东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邓小平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了."  相似文献   

12.
总结我们党70多年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这就是,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紧密结合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最新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的实际,紧密结合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紧密结合我们党员干部队伍发生的重大…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的桥中,同国际政治、军事事件紧密联系起来的要数芦沟桥了。芦沟桥见证了日本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的开始,同时也见证了中国人民实行全民族抗战的开始。“芦沟桥事变”快70年了,芦沟桥的枪炮声至今仍在中国人民的耳际回响;八年抗战固然胜利了,但中国人民所受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他说 :“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 ,高屋建瓴 ,总揽全局 ,内涵丰富 ,思想深刻 ,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新概括 ,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 ,是新形势下对全党提出的新要求 ,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代感。其中 ,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5.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在"坚持真理,坚守信念"的精神指引下,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一百年间,中国共产党秉持"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理念,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中国人民完成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在党成立时孕育,在领导革命与建设事业中发展,具有深刻的内涵,在新时代弘扬建党精神,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政治发展是任何一个政治社会的基本活动和基本现象之一,是社会发展在政治生活领域中的表现及结果,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本文分析了人民民主对社会主义的重要性,提出了在当今中国发展人民民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分配问题关系着人们的利益能否实现,决定着再生产发展,中国作为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满足人民利益需求、保证经济增长,就必须根据本国国情,坚定马克思理论指导,发展中国特色式分配制度。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以及新中国分配制度的演变和现存问题的概括,展示出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在我国的真实体现。  相似文献   

18.
刘建平 《开放时代》2007,3(6):76-93
抗日战争时期,日共领导人野坂参三从共产国际来到延安领导反战运动,中共具体认识了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而与中国人民共同战斗的"日本人民",这是"中日人民友好"思想的历史原点。野坂参三还为中共开创了正式的日本研究,所培养的专业干部也成为新中国对日工作和日本研究的骨干。因此,新中国的"人民外交"和中日友好事业是反对日本军国主义斗争的国际主义"人民历史"的延续。但战后美国单独占领和保守政治统治下的日本存在的是"日本国民"而不是"日本人民",基于意识形态性的"人民"日本观的对日外交政策难免受到挫折。  相似文献   

19.
分配问题关系着人们的利益能否实现,决定着再生产发展,中国作为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满足人民利益需求、保证经济增长,就必须根据本国国情,坚定马克思理论指导,发展中国特色式分配制度.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以及新中国分配制度的演变和现存问题的概括,展示出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在我国的真实体现.  相似文献   

20.
一、始终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干部队伍建设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是我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来源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党的建设实践中 ,党历来十分重视干部问题。干部是党组织中最有政治觉悟、组织纪律性最强、素质最高、最优秀的一部分 ,他们处在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岗位 ,是党的事业的骨干。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路线 ,都是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