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购买力平价理论对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人民币升值的外在压力中,有一种理由认为人民币汇率已大幅偏离了购买力平价。但是偏离购买力平价的汇率需要调整这一命题的真伪取决于购买力平价理论对一国的适用性,这种适用性的常用检验方法有两种:实际汇率的平稳性检验和名义汇率与国内外价格水平的协整检验,虽然分析结论认为前者的严谨性优于后者,但这两种方法均不支持购买力平价对于人民币汇率的适用性。原因除了购买力平价自身的局限外,更重要的在于中国的汇率-价格传导机制不够通畅。既然购买力平价在中国并不完全成立,那么人民币汇率对购买力平价的偏离就不能构成人民币升值的理由。  相似文献   

2.
张卫平 《经济学》2007,6(4):1277-1296
单位根检验下实际汇率通常的非平稳性与购买力平价相矛盾,然而考虑到国际套利交易成本,实际汇率可能遵循某种非线性均值回复行为。本文对近年来国际上对实际汇率的非线性均值回复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选取带有约束的ESTAR模型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非线性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对其均值回复速度进行了估计,并给出了购买力平价下的均衡汇率。结果支持了人民币与美元的购买力平价关系。  相似文献   

3.
单位根检验下实际汇率通常的非平稳性与购买力平价相矛盾,然而考虑到国际套利交易成本,实际汇率可能遵循某种非线性均值回复行为。本文对近年来国际上对实际汇率的非线性均值回复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选取带有约束的ESTAR模型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非线性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对其均值回复速度进行了估计,并给出了购买力平价下的均衡汇率。结果支持了人民币与美元的购买力平价关系。  相似文献   

4.
单珊 《时代经贸》2010,(8):56-57
购买力平价理论是最具解释力的汇率决定理论,也是其他汇率决定理论的基础,经常被各国用作制定汇率政策的主要依据。本文使用计量经济模型建构专用软件PcGive,对1997年1月2007年1月时段的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和中美两国消费者价格指数数据进行单位根和Johartsen协整的再检验,结果表明:购买力平价理论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但不足以成为我国制定人民币汇率政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吴信如 《财经研究》2007,33(8):4-16
文章基于Johansen协整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估计,研究了人民币汇率与购买力平价的长期互动关系。结论显示,人民币汇率取决于购买力平价,也反过来影响购买力平价,汇率变动对价格来说具有显著的渠道效应。因此,购买力平价可以作为确定人民币均衡汇率的一种参照,但在确定人民币汇率调整路径时,应该考虑汇率对国际相对价格、尤其是本国价格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6.
张衔 《财经研究》2001,27(6):48-52
本文探讨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际经济学文献,特别是有关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的期文献中流行的汇率分析工具一定实际汇率的含义,本文证明,由于实际汇率存在着由名义汇率造成的扭曲,因而不仅不是一个比相对购买力平价更有效的汇率分析工具,而且会导致决策风险,事实上,实际汇率的作用仅在于检验某一名义汇率是否相对购买力平价汇率,对汇率进行调整的依据只能是对购买力平价,本文同时证明,在东南亚金融危期间我国人民币的确没有对外贬值的必要。  相似文献   

7.
张萌 《当代经济》2010,(17):116-118
为了验证购买力平价理论对人民币汇率决定的解释能力,本文采用协整检验、Granger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等实证研究方法,对于1994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和国内外价格水平差异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购买力平价理论对人民币汇率决定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但是人民币汇率和国内外价格水平差异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这一点与理论结果不符。  相似文献   

8.
购买力早价理论是最具解释力的汇率决定理论,也是其他汇率决定理论的基础,经常被各国用作制定汇率政策的主要依据.本文使用计量经济模型建构专用软件PcGive,对1997年1月至2007年1月时段的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和中美两国消费者价格指数数据进行单位根和Johansen协整的再检验,结果表明:购买力平价理论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但不足以成为我国制定人民币汇率政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实证分析——基于1994-2001年数据的判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购买力平价理论为基础,以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的1994年为基期,计算分析了人民币汇率的实际走势。研究表明,人民币有效汇率、人民币对美元的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自1994年以来总体上呈升值态势,但实际汇率升值幅度远大于名义汇率;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变动方向相反,实际汇率呈贬值趋势,体现出国内外价格水平对汇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汇率决定理论认为,一国货币汇率的衡水平是由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和货币相对供求等决定的。大多数实证研究表明,这些均衡汇率理论只是强调单一因素,同现实相距甚远。本文构建了多因素国际竞争力平价模型,认为均衡实际汇率随着国际竞争力的相对变化而变化,国际竞争力相对提高,该国货币升值,反之则反之。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多因素中构造国际竞争力这个指标,实证研究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国际竞争力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然后再基于这个协整关系式计算人民币的均衡实际有效汇率,并据以判断人民币汇率偏离均衡水平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