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证监会最近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办法》共分为6章58条,对拟到创业板上市企业的发行条件、发行程序、信息披露、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同时.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在答记者问中提到,《办法》颁布之后,创业板在发行监管方面还将适时颁布配套规则,主要包括:《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申请文件》、《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创业板公司招股说明书》;修改《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办法》、《发行审核委员会办法》。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贸导刊》2009,(8):25-25
证监会发布创业板IPO办法。3月3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办法》自5月1日起实施。《办法》共分为6章58条,对拟到创业板上市企业的发行条件、发行程序、信息披露、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相似文献   

3.
《商》2016,(8)
本文以新一轮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为背景,选取股票上市首日交易机制完善后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为样本,对我国创业板IPO抑价最新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国内外IPO抑价理论和我国创业板自身特征,尝试给出原因和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后的中国创业板市场为例,选取2014—2017年年底的数据对企业历史业绩和创新能力对IPO定价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在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后,企业的历史业绩和创新能力,尤其是历史总资产收益率和研发投入对定价具有显著影响,但相比之下,历史业绩仍起核心作用且创新能力占弱势地位,与成熟证券市场的定价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中国证监会5月14日正式发布修订后的《发行审核委员会办法》和《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以建立适应创业板特点的保荐制度和发审委制度。新办法将于6月14日起实施。根据新办法,对首次公开发行并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保荐机构的持续督导期为证券上市当年剩余时间及其后3个完整会计年度;创业板上市公司发行新股、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持续督导期为证券上市当年剩余时间及其后2个完整会计年度。  相似文献   

6.
梁俊颖 《北方经贸》2014,(5):188-188
由于我国创业板市场成立不足5年,还属于一个新生的市场。创业板市场的IPO一直是牵动整个股市神经的重要因素。目前关于创业板市场发行改革的研究很多,其中IPO抑价的影响因素是热点之一;创业板股票与主板、中小板股票的IPO抑价有共通点,也有些方面与主板、中小企业板块市场存在很大不同,有它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股票发行制度,尤其是海外创业板市场的上市、交易、信息披露及监管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创业板市场的指导原则,建议其股票发行实行注册制.  相似文献   

8.
IPO重启     
《中国市场》2009,(29):50-51
所谓IPO,是Initial Public Offering(首次公开募股)的简称,即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的发行方式。IPO后成股份有限公司。5月22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意见。在暂停了将近一年以后,IPO重启大幕再次拉开。  相似文献   

9.
我们通过对浙江省第一批报会企业的实地调研,深入分析创业板拟发行企业区别于传统行业企业的特点,结合创业板的特殊属性和历史使命,总结以往中小板监管中存在的历史局限和影响资本生态健康的不良现象,提出创业板监管需要革新监管理念,以营造良性资本生态系统为目标,把重点放在二级市场监管;同时,针对创业板发行企业的特点采取以人为本的差异化监管措施,并严格落实持续督导责任,推动企业规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白默  何建英 《现代商业》2011,(23):24-25
我国创业板市场于2009年9月30日正式启动至今,市场表现出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超募比例的"三高"现象。而进入2011年,资本市场频频出现的新股破发现象、一级市场的投资金额锐减,表明创业板发行机制不仅损害投资者利益、也影响了整个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创业板发行机制的研究来探寻创业板持续平稳发展之路,并通过研究国际上较为成功的创业板市场来对比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发行机制,从而提出可以为我国创业板市场所借鉴的经验制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目前创业板市场上存在的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超募资金现象,分析了企业上市发行价格的形成机理,首次提出了盈余管理是影响发行价格至关重要的因素,并进行了实证回归分析以及显著性检验,结论支持了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2.
李国华  于永生 《商业科技》2014,(20):141-142
本文针对目前创业板市场上存在的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超募资金现象,分析了企业上市发行价格的形成机理,首次提出了盈余管理是影响发行价格至关重要的因素,并进行了实证回归分析以及显著性检验,结论支持了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3.
蒲斌 《商场现代化》2010,(16):129-129
创业板市场作为中小企业利用证券市场进行股权融资的场所,能够为风险投资提供退出渠道,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结构体系的构建。本文从我国创业板市场的现状出发,分析了我国创业板新股发行存在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政策措施,希望能以便建立一个公平、有序、透明、高效的创业板市场。  相似文献   

14.
创业板超募的危害、原因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军静 《中国市场》2010,(39):74-75
本文首先分析了超募对社会资金资源、企业本身、投资者的危害,进而深入分析了创业板超募的原因,最后从优化新股发行体制、尽快推出直接退市制度、加强投资者教育和资金监管等角度提出了针对创业板超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机市场》2009,(10):66-66
9月24日,四川吉峰农机连锁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发申请通过了证监会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的审核,成为第六批成功过会的创业板企业。始创于1994年12月的吉峰农机连锁,正式运营于1998年。  相似文献   

16.
《商》2015,(15)
在我国确立了股票发行注册制之后,股票市场的许多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股票发行注册制本身的许多漏洞逐渐暴露出来,改革势在必行。本文旨在分析股票发行注册制对我国股市的影响下,对股市改革给出一些简单建议。  相似文献   

17.
将报业推向市场的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多年。作为报业市场经营环节之一,发行一直是报业改革的前沿地和试验区。发展到今天,虽然邮局发行体制以市场促效率的改革初见成效,以服务精准化为导向的民营发行机构正在分割发行市场,但是依附于报刊的自办发行网络(发行公司)已经占据了报刊发行的半壁江山。然而,当前报刊自办发行网络在取得辉煌业绩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新挑战,如自办发行的用工成本不断攀升,自办发行经营的整体投入不断增大等。  相似文献   

18.
声音     
《商界》2009,(2):14-15
“如果创业板还采用主板一样表面严格、实际漏洞百出的审批制,和有悖于公平保护所有投资者利益的新股发行制度,那么创业板推出之时,就是主板增强之日.十年磨一剑的创业板可能直接从摇篮进入坟墓。”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影响我国企业首次公开发行上市交易所选择行为的因素,包括发行上市条件、发行审核上市便利性、发行上市费用、募集资金能力及风险等.选择境内外不同的交易所各有利弊,企业应根据自己的规模、所处行业、拓展领域、证券交易所特点等因素综合考虑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交易所.一般而言,剔除审核时间、产品出口等不确定因素外,自身规模较小、募集资金较少的中小企业,从发行上市总费用、市盈率、市净率等角度考虑,应选择境内中小企业板发行上市,从实现最快流通的角度考虑,则可以注册离岸公司选择伦敦创业板、香港创业板或新加坡主板发行上市;自身规模较小、具有高增长潜质的企业从投资者偏好、市盈率等角度考虑,可选择美国纳斯达克资本市场发行上市;自身规模较大、募集资金较多的大型企业,从市场交易投资状况、市场容量、资金充沛的角度考虑,应选择境内A股市场、香港主板、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国内精选市场发行上市.  相似文献   

20.
2009年6月10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意见>,标志新一轮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正式启动.2009年7月年至2010年7月的一年中,平均新股发行价27.93元,平均发行市盈率52倍,募资总额4901.72亿元,几乎所有公司都出现资金超募现象.由此可见,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后带来"三高"现象,即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超募资金."三高"现象不仅损害了二级市场投资者利益,更违背了市场价值规律,破坏了股票的内在价格秩序.本文从新股发行制度本身的缺陷及配套的市场不到位、制度的缺失等多个方面分析了新股发行"三高"现象的原因,并针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