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淘艺 《消费导刊》2013,(4):130-131
当今社会中客观存在现象之一——补习班,以孩子童年真实生活为引子,道出社会现象;家长因为一个不存在的“起跑线’’或者某些心理上的未成熟的“竞争”因素,把在特定阶段本该属于童年的快乐、好奇、感知、探索,以强硬的限制态度,花样繁多的补习班、特长班的课后方式加以剥夺,活生生地使其变成考试机器,炫耀工具的客观事实。忽略了让孩子从一开始就拥抱广袤自然,接触社会周遭的重要意义,它是远比课本上一亩三分地的知识更为广阔和全面的天然教科书。而他们限制的不仅仅是孩子的活动范围,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以定式,圈起了孩子思维的自由延伸、固定化、框格化。  相似文献   

2.
做一个事业成功的人,或许在政坛上叱咤风云,为官一生,造福于民;或许在商海里披波斩浪,运筹帷幄,屡创佳绩;或许在学术圈潜心钻研,硕果累累:自成一家。对许多人来说,这可能只是一个梦想,一种永恒的企盼,因为要达到这胜利的彼岸,实在是太难,太难。可却有一个人,以学者之身,从政从商,集官学商三位一体,并均有突出成就。他就是——  相似文献   

3.
环境论     
一方水土长一方植物,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环境作为生命的支持系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般说,大环境决定小环境,小环境也影响大环境:环境制约着动植物,动植物也影响着环境。环境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生态问题,环境问题的关键在于保持生态的平衡。企业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也是这个道理。就动植物来说,环境就是生命力;就企业来说,环境就是生产力。 架子工·亿万富翁·大环境在一次全国民营企业会议上,围绕着改革开放前是干什么的这个话题,一些亿万级的老板们开始忆苦思甜。有的说原来是放羊的,有的说原来是架子工,最后,大家形成…  相似文献   

4.
参展经验谈     
我从2004年10月开始了第一次参展,我们公司是个小公司,但是老板比较愿意在展会上投资,因为面对面与客人交流,机会要多了很多。我们基本上一年参加两个展会,一个国内展(上海),一个国外展(德国法兰克福),其实美国也有的,但是我们的签证一直被拒绝,所以被拦在了门外。美国这个市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市场,我想对大多数行业的人来说...  相似文献   

5.
朱平 《致富天地》2009,(8):13-13
我是农家书屋的管理员,在一次整理图书时,一本名叫《不要让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的书深深吸引了我。 书中的主要内容是告诉父母怎样让孩子从小就学会自立,在教育孩子刻苦学习的过程中,也要让他们有玩乐的时间,寓教于乐,但要把握好尺度。  相似文献   

6.
决胜渠道力     
对企业来说,渠道力是任何一个成功产品必可少的因素之一,也是决定企业能否领军的关键,因为渠道是商业模式落地的关键。在众多企业看来,这是渠道为王的时代——企业发展和壮大的重担.都得让“渠道”一肩挑;渠道建设好,一好百好,渠道建设差,一输百输!  相似文献   

7.
每一个成功的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经营之道,每一个优秀的企业都有自己管理上的奥妙。那些耀眼的名牌企业之所以耀眼,是因为他们有着卓尔不群的思维和标新立异的做事方式——这是他们成功的诀窍。迪士尼卓有远见的意识让人吃惊,它从孩子小时候开始就培养他们的品牌忠诚度;物美在提升零售业绩时,不断总结自己的痛点,继而完成好“家庭作业”;中百的做法更绝,当大家在大城市里明争暗斗时,它却悄悄地开辟了农村市场……无论竞争多么激烈,只要用心去找,每一个连锁企业都有自己突围的途径。 还是让些那名企的老板们现身说法吧。[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正>专业师资办特色教育3个月让孩子识字2000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位家长的心愿,为了让孩子从小就赢在起跑线上,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起早期的智力开发了。早期智力的开发是孩子成材的关键,一个人后一阶段的智力源于前一个阶段的培养,年龄越大智力越固定,早期跟不上,其损失是任何时期都无法补救的。从小在狼窝里长大的"狼孩",  相似文献   

9.
管益杰  王詠 《中国广告》2003,(11):17-21
如果问什么是奢侈品.很多人都会说.那得看对谁而言。因为奢侈品的定义是直接和自己包里的钱、存款的数目相联系的。对于一个贫苦的孩子.一个漂亮的书包可能就是奢侈;对于月收入千余元、算计着收支过日子的普通工薪族.买一件上千元的衣服是奢侈;而对于富豪们来说.这简直不值一提。  相似文献   

10.
新年新约定     
一般来说,杂志和读者之间有一种不成文的约定,对杂志来说:如果你想了解某一方面的内容,看我的文章好了;对读者来说,我对你的内容一直比较有兴趣,所以我乐意花钱、抽时间来看你的文章。 因为这种约定,杂志有了衣食父母,有了知心伴侣。用媒体的专业术语来说,这种约定就是媒体的定位。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关于《电子商务》定位的调查,就提上了议事日程,在广泛征求读者和专家们的意见之后,我们发现,一年前我们和读者的约定已经有点旧了,需要刷新一下了,用江苏的一位读者沈仲晖的话说,《电子商务》应该“多一些管理的内容,多一…  相似文献   

11.
有些人虽然离去了,但我们仍然时常记起他们。因为纵然他们生命短暂似流星,但其精神却灿若恒星,永远照耀着我们前行的路。1985年春节前夕,一个走家串户镇玻璃的个体工商户身患癌症的消息牵动了大连市成千上万人的心:市委书记带着六位医药专家和权威赶来了,制定了周密的医救方案;一些企业、机关的负责人赶来了,拿出支票、现金,包下了所有的医药费用;几位残疾人坐着轮椅赶来了:“楼,上不去,我们爬也要爬上去看看他!”……尽管医院采取了一切谢绝探视的措施,然而,短短几天,仍有1300多人挤进了医院!他,就是阵福强——一个年仅…  相似文献   

12.
资讯     
<正> ——双汇北京加盟店经销商对此表示愤怒。双汇肉类连锁开进北京不到一年,加盟店已经开始受到缺货的威胁,有的加盟商开张前三天还有货,到第四天就缺货了,一天最多卖一小时就没货可卖。与此相反,双汇自营店却从来不缺货,甚至让员工自己掏钱买卖不完的剩肉吃。为了不亏,有的加盟商已经开始悄悄卖別人的肉,因为他自己投入的租库费、人员工资、车辆损耗不会因为缺货而减少。  相似文献   

13.
卢悦  丁若  秦小东  刘辰 《中国市场》2011,(38):46-50
继承,并且令家族产业继续繁荣,是他的使命;突破,不断地寻找自我实现的价值,是他的天性。 对于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人来说,“富二代”未必是个好名称。这些被认为口含金匙出生的孩子,在很长时间、甚至整个生命中都只是一个有成就的父亲的孩子。为了证明自己,有人选择自立门户,而他,却没有这样的机会:父亲离世的现实令他不得不在这样年轻的时候就继承父业,他必须让这个事业更好地发展,并且制造属于自己的繁荣。  相似文献   

14.
韩永 《中国市场》2008,(20):19-20
请领导题字有一个特点——隔级题写。比如县里很少请市里领导题,因为这两级经常接触,体现不出权威性;但级别也不会相差太多,否则就"够不着了";获得者对这种题字捧为至宝,有的专门镶成巨匾,有的将其放进史料馆。山西省粮食局在该省永济县五老峰专门修建了一处"粮神殿",将官员们的题词刻在石碑或牌位上,与神像一起供奉;字后有人,人后有权——这就是地方官员趋之若鹜地请领导题字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15.
邢以群 《浙商》2005,(10):106-107
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老总们总会发现企业的劲头不足了,究其原因是企业的“供气阀”——人才,出现了问题。企业的竞争有时就是人才的竞争,这句可能已经被说“滥”了,但确实反映出人才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企业人才的缺乏就好比人缺钙一样,得了软骨病当然就没劲头了。有的老总就会说,人才不足我们可以去引进。这固然是一条解决之道,但当我们引进人才时却发现,原本企业中最需要的人才却在这个时候跳槽了。怎样让企业获得需要的人才,这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你关心孩子的健康吗?兰红宇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镜头:饭桌上,一家人围坐一周,“小皇帝”爱吃什么菜,爸爸妈妈就使劲给他挟什么菜,孩子爱吃就多吃呗;不爱吃的一口都不吃,也没人让他吃。结果,“小皇帝”们不是胖得不象样子,就是瘦得不成体统。商场柜台前,...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评判人的财产是很难的——有的人上市,有的人不上市。我觉得有个人的话说得很好,这些富豪榜最多不过给一些经济人物,尤其是企业家们拍了一张集体照,细节比较模糊,也不一定是精确的。但是央视经济人物远远超出了财富的概念,不单单用财富来衡量一个人。今年的主题很符合我们国家的主旋律:责任感,创新,影响力。”11月30日,浙江电视台,刚刚录完CCTV年度经济人物访谈的沈南鹏,面对记者侃侃而谈。  相似文献   

18.
美文 《工商之友》2003,(2):45-45
从小养成自制力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如果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明天成为意志坚强的人,在任何时刻都能控制住自己,我们就不应放弃从孩子的幼年起就开始培养他的自制力的机会。如果错过了幼年这一最佳时期,我们就需要费很大的劲才能使孩子拥有这一素质。  相似文献   

19.
沈坤 《商界》2006,(10):146-151
少了一个蹄钉,损了一匹战马; 损了一匹战马,伤了一名信使; 伤了一名信使,输了一场战争; 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帝国。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错误的开始也许很小。但是总会在各种驱动因子的作用下演变为一场灾难。山本公司的失败就是这个古老寓言的现代版本。[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宜昌 《光彩》1994,(12)
这里,是一方净土宜昌孩子的教育,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个体户子文的入学问题,本刊世曾经讨论过。但是毕义忠朋友的来信却提醒我们:说归说,做归做,一些“疑难病症”依旧我行我素。孩子是未来,是希望,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孩上学的孩子不上学,为人父母者岂能熟视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