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矿业城市转型模式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矿业城市是依托不可再生资源开发而发展起来的城市,矿业产业是矿业城市的主导或支柱产业。由于矿业产业自身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矿业城市转型是不可避免的。也是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矿业城市的产业转型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本通过对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欧盟、苏联等国矿业城市产业转型的比较研究,提出了我国矿业城市产生转型可资借鉴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王春燕  成谋 《发展》2000,(7):43-44
矿业城市是在开发当地矿产资源的基础上形成的.它的发展进程是:工矿点一工矿城镇一矿业城市一综合性城市。矿产资源是一种不可更新资源,在开发和利用过程中.逐渐衰竭,进而影响城市的发展,所以矿业城市中期发展阶段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整个城市的兴衰。西北地区城市中26%为矿业城市.如何使这些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其区域增长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矿业城市是依托矿产资源的开发逐渐兴起的。这类城市在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很大贡献。在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矿业城市必须迎接新挑战,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国矿业与矿业城市现状的基本分析矿业城市依矿而兴,矿产资源的状况,对这类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从总体上看,首先,我国的矿产资源种类虽然不少,但一般储量并不十分丰富,对国民经  相似文献   

4.
陈增帅 《发展》2006,(6):27-28
我国共有矿业城镇426座,其中,178座是县级及其以上建制的城市,212座是非建制市的矿业县城,有36座县属矿业镇。它们为中国提供了93%以上的煤炭、90%以上的石油、80%以上的铁矿石和70%以上的天然气。吸纳人口3.1亿,矿工870万,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目前已有54个矿业城镇面临“矿竭城衰”的威胁,甘肃白银市就是其中之一。因此,调整产业结构、促使经济转型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就成为政府和企业共同面临的首要问题。我们在对甘肃省白银市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甘肃其他矿业城市经济转型的实践,提出了甘肃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5.
张广亮 《中国经贸》2014,(12):51-51
与其他城市相比,矿业城市的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是因为矿业城市的主要经济产业是矿业,而矿藏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并且在采矿的过程中会极大的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这些都不利于矿业城市循环经济的发展。为此,矿业城市应当充分认识到自身经济发展的特点,在主导产业的基础上积极构建循环经济系统技术支撑体系,为矿业城市经济转型提供重要技术支持。现本文就主要探讨了矿业城市主导产业循环经济系统技术支撑体系的思路、构成以及实现途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刘永军 《魅力中国》2011,(3):100-101
城市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像,而市又是与城的发展密切联系的,商人作为市的主体,对城镇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明清时期是晋商活动的高峰期,晋商由南到北的商业活动,沟通了山西南北的经济往来,推动了山西商品经济的发展,并带动了沿线一系列功能各异的新型城镇的产生和发展,这些新型城镇包括交通型城镇.手工业、矿业型城镇,金融服务业型城镇,行政消费型城镇等,结合当地的地理、物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雏形,深刻影响了二十世纪前期山西社会及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7.
建设现代工业园区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化,城市化是新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如何运用有效手段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城市化步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课题,在这个过程中,工业园区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它依托城镇,集聚企业,是城镇密切联系企业的桥梁和纽带,由于工业园区的作用,使企业和城镇的互动发展更加紧密,工业园区既提升了工业化,又推动了城镇化。  相似文献   

8.
一、工业化城镇化建设中出现的社会问题 工业化城镇化是以土地为基本发展要素的建没活动,由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城镇扩张建设、城中村和市政道路改造建设构成。在这些建设用地活动中,涉及到征地与城乡居民住房拆迁,由于补偿问题,常有相关区域农民和城镇居民因失地、失房、失业带来潜在与突发性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制约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据调查,当前征地与旧城改造中存在这几种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9.
矿业城市产业转型研究—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A问题的提出矿业城市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城市,它是依托资源开发成长起来的。在我国目前建制市中,矿业城市约占五分之一左右,如石油城市大庆、钢铁城市鞍山、煤炭城市大同等。建国以来这些城市为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正因为矿业城市是伴随着大规模的资源开发而形成,其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0.
矿业资源性城市陷入生存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政府行为视角,探析国家宏观政策及其管理体制对矿业资源型城市成长、发展的影响,将更有利于政府明晰自身责任,正确发挥其主导作用,以促进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