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1月1日起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取消了跨期预提和摊销所使用的“预提费用”和“待摊费用”两个会计科目,这就意味着有关会计处理方法的变更。本文引用实例,就跨期收入、费用确认及其会计处理方法的变化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会计实务中,经常遇到跨期费用,以前的会计处理主要是通过预提费用、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这几个科目核算,但现行会计准则取消了预提费用和待摊费用科目。  相似文献   

3.
准则修订前设置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账户的目的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严格划分费用的受益期间,正确计算各个会计期间的成本和盈亏,换句话说就是"谁受益,谁负担费用"。新会计准则取消了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科目,在准则和准则指南中都没有说明跨期摊提费用怎么进行账务处理。本文对该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刘秋玲 《会计之友》2007,(25):31-32
准则修订前设置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账户的目的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严格划分费用的受益期间,正确计算各个会计期间的成本和盈亏,换句话说就是"谁受益,谁负担费用".新会计准则取消了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科目,在准则和准则指南中都没有说明跨期摊提费用怎么进行账务处理.本文对该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新会计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中不再列示"待摊费用"、"预提费用"报表项目,文章就此对短期跨期摊提费用的账务处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准则修订前设置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账户的目的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严格划分费用的受益期间,正确计算各个会计期间的成本和盈亏,换句话说就是“谁受益,谁负担费用”。新会计准则取消了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科目,在准则和准则指南中都没有说明跨期摊提费用怎么进行账务处理。本文对该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7.
《长三角》2010,4(3)
"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是体现权责发生制原则最主要的账户,而新会计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中不再出现"待摊费用""预提费用"报表项目.通过新旧准则对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有关规定进行比较,分析新准则取消这两个科目的深层次原因,提出新准则下待摊和预提费用的会计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8.
按帐户用途和结构分类时,“待摊费用”、“预提费用”应归为“跨期摊配”帐户。即凡在本期发生,应属于本期收益的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已经收付,均作本期费用处理,若是款项未付就要通过“预提费用”帐户;凡不属于本期收益的费用,即使款项已在本期收付也不作本期的费用处理,若是款项已付就要通过“待摊费用”帐户。由于这类费用计入成本的期限和配比弹性较大,少数企业利用“跨期摊配”帐户大作手脚,其主要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9.
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均属于跨期摊配使用的费用,一般应在一个会计年度或一个生产经营周期摊配使用完,如果确实需要跨年度或生产经营周期,则需要在年度会计决算报表中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10.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这对传统的会计分期假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计算机网络的采用可以使一笔交易在瞬间完成,网络公司存续的时间长度伸缩性很强,在存在时间很短的情况下要人为地进行分割恐怕很难,因此将网络公司的交易期作为会计期间,这样有几点好处。1、交易期与报告期统一,则交易事项的会计处理更为连续完整,不会产生跨期调账业务。在权责发生制原则下用应计、递延、待摊、预提等特殊程序来处理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待摊费用、预提费用,包括许多人为估计成分,跨期调账带有一定武断性。2、将交易期作为报告期能使…  相似文献   

11.
预提费用是企业按照规定从成本中预先均衡提出但尚未实际支付数额的各项费用帐户,属于跨期摊销类帐户,如分摊不合理,就会影响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因此,“预提费用”在会计核算中最易发生错误和作弊行为,成为企业盈亏“调节器”。  相似文献   

12.
一、长期借款利息费用的处理关于借款利息的处理,新旧会计准则的规定有很大差异。原会计准则将预提的短期借款利息记入"预提费用"科目,将预提的长期借款利息记入"长期借款"科目。现行会计准则取消了"预提费用"科目,设置了"应付利息"科目用于核算借款利息费用。然而《初级会计实务》(2007)教材中文字表述与实例处理存在矛盾,给应试者带来困惑,必须加以修订。  相似文献   

13.
预提费用是企业按照规定从成本中预先均衡提出但尚未实际支付数额的各项费用帐户,属于跨期摊销类帐户,如分摊不合理,就会影响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因此,“预提费用”在会计核算中最易发生错误和作弊行为,成为企业盈亏“调节器”。 一、利用预提费用帐户调节利润 当前,企业在预提费用核算中,一般发生的错弊有:一是多提或虚列预提费用,有意加大生产费用,挤占成本;二是少提预提费用,以此降低成本,虚增利润;三是随意扩大范围增加预提费用项目;四是重复列支实际发生的费用;五是预提费用与实际支出差异,年末不调整冲减成本,而是挂帐结转下年,加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相关内容在新会计准则下如何进行会计核算的分析,按新会计准则要求,规范并提出了具有预付、预提性质费用支出新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对企业盈亏的﹃调节器﹄如何审计薛志成预提费用是企业按照规定从成本中预先均衡提出但尚未实际支付数额的各项费用帐户,属于跨期摊销类帐户,如分摊不合理,就会影响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因此,“预提费用”在会计核算中最易发生错误和作弊行为,成为企业盈亏“调节器”。...  相似文献   

16.
新<企业会计准则>对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没有专门介绍,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采取下列方法处理:一是新准则下若不再预提或待摊,费用发生时可以直接计入当期相关成本、费用:二是如果数额较大,企业仍可采用待摊或预提的方法,将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账户借方余额列入其他应收款项,预提费用账户贷方余额列入其他应付款项;三是通过"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来过渡核算.  相似文献   

17.
正一、固定资产修理费会计处理规定(一)固定资产修理费会计处理在旧会计准则中的规定2001年《企业会计准则》(简称旧准则)规定,固定资产修理等维护性支出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按照受益期间,通过"预提费用"或"待摊  相似文献   

18.
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历来都是体现权责发生制原则最主要的账户。新准则应用指南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中删除了这两个科目,并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相应取消了这两个项目,但未对原制度规定的待摊、预提有关业务的账务处理及报表列示作任何说明,造成众多执行新准则企业的会计人员对此产生困惑。本文针对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会计处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一、长期借款利息费用的处理 关于借款利息的处理,新旧会计准则的规定有很大差异。原会计准则将预提的短期借款利息记入“预提费用”科目,将预提的长期借款利息记入“长期借款”科目。现行会计准则取消了“预提费用”科目,设置了“应付利息”科目用于核算借款利息费用。然而《初级会计实务》(2007)教材中文字表述与实例处理存在矛盾,给应试者带来困惑,必须加以修订。  相似文献   

20.
吴海萍 《财会月刊》2012,(13):46-48
新准则取消"待摊费用"与"预提费用"两个科目后对于"两费"怎么处理,存在广泛争议。本文将归纳总结具有争议的几种主流观点,从新准则制定所依据的基本会计原则和资产负债观的财务会计理论出发,评价这几种观点的优劣并提出笔者认为较为合理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