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描写了在现代工业文明社会中,保罗与三位女人之间的情爱纠葛。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保罗的精神之恋与肉欲的压抑,以及作者在这部自传体小说中最后所选择的灵魂的解脱,这也是劳伦斯一直在内心深处所追求的精神与肉体的统一,因为这才是现代文明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2.
彭曦 《理论观察》2014,(4):128-129
《追风筝的人》是阿富汗裔美国作家卡勒德·胡赛尼小说处女作,问世后大获成功,创下出版奇迹。卡勒德·胡赛尼在这部作品中倾注了自己浓厚的民族意识和文化寻根意识,本文即是从"文化寻根"的角度对这部作品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李小平 《黑河学刊》2014,(12):28-29
《前夜》这部作品,是屠格涅夫应俄罗斯时代发展趋势而写的一篇小说。在农奴制制度即将废除前夕,俄国社会需要一大批新人进行突破,《前夜》中的叶琳娜就是这一位应时代而生的新女性形象。以下,本文将对屠格涅夫及其《前夜》这部作品进行分析,特别是对其中新女性叶琳娜进行研究,以期获得对这部作品更加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梅慧圆  徐畅 《魅力中国》2011,(8):267-267
《妻妾成群》是苏童的的成名作之一,其中讲述了一个年轻女性在封建制度下的不幸婚姻及其悲惨命运,用独特的眼光对女性的心理进行了描述,剖析了人性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然而,《妻妾成群》这部作品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其思想性上,更体现在其带着先锋色彩的艺术创新上,本文重点探讨的就是这部作品的叙述风格和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5.
蒋琦 《魅力中国》2014,(8):87-87
《费加罗的婚礼》是莫扎特歌剧作品中的一部重要作品,并为大家所熟知。这部以爱情为主题的意大利喜歌剧,用轻松幽默的感性方式,向人们展示着歌剧的魅力,并在作品中暗含的反对封建统治的思想也是这部作品在当时被人们喜爱的重要原因。 本文以歌剧主人公费加罗的形象为切入点,对费加罗的戏剧形象和音乐表现手法这两大部分进行分析,突出了费加罗乐观、机智、沉着、稳重、热爱生活等的性格特征,同时也在音乐表现手法上,强调了重唱和咏叹调在费加罗音乐形象塑造时的重要作用。并探讨了戏剧和音乐作为歌剧艺术的重要组成因素,对歌剧人物创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巍 《魅力中国》2014,(19):145-145
谈起司汤达必然会谈到他的代表作品《红与黑》,这部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形象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革命前夕法国人民的生活现状。也为作者带来了至高无上的荣誉,作者生前虽然平淡无奇,但是正是因为这部作品使作者死后能够在文学史立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部作品通深刻形象的人物刻画,揭露了资本主义统治下封建贵族的垂死挣扎。同时也批判了反动教会在宣传过程中对人民的欺骗行为以及道德败坏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7.
姜礼 《魅力中国》2014,(12):83-83
作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莫言实现了中国文学界无数年的愿望,在中国作家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在这个背景下,对莫言的作品进行研究是必要的。作为“寻根文学”和先锋作家的代表,莫言在许多作品中都有自己独特的思考。魔幻现实主义是其十分重要的一个手法,在多部作品中都有运用。《红高粱》是其最早的成名作,以这部作品来探究魔幻现实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8.
田野 《魅力中国》2014,(2):109-109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代表之作,它凝结了作者刘勰的文学批评思想,这部空前绝后的文学理论巨著,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在中外文艺理论界还有出现一部可以与之媲美的文学作品,它全面的总结了文学原理、问题、创作、批评等问题,其观点论述全面精辟,是文艺批评的权威之作。本文主要阐述了对《文心雕龙》的作品赏析,并且,详细的分析了这部作品中所体现出的佛学思想、儒学思想和创作论。  相似文献   

9.
刘丹丹 《魅力中国》2009,(36):184-185
《裸者与死者》是诺曼·梅勒长篇小说的力作,中国大陆学者对它的评论多集中在作品对战争的批判上面,而从后殖民的角度对作品中日本形象的研究至今还属空白。本文就试图另辟蹊径,从后殖民角度重新解读这部战争小说。  相似文献   

10.
李京霖 《魅力中国》2011,(14):289-289,287
《秘密花园》是美国著名女作家弗朗西斯伯内特的代表作,在我国,该书已有张润芳、包惠南、李文俊、张建平、许虹等著名学者的多种中文译本出现。然而,目前与该作品及其译本相关的理论研究却相当匮乏,且主要是分析对原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女性主义,很少有研究关注这部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的译本。因此,本文以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和翻译学家奈迭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为依据,分别选取了意义和风格两个方面,对李文俊先生所译的《秘密花园》的中译本进行个案研究,目的在于探索这一理论对于评价和指导儿童文学翻译实践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从张贤亮的生平遭遇谈起,然后简单归纳了他创作的总体艺术风格和特点。他各个时期的写作侧重有所不同,描绘了各色各样的人物及多样的情结,如"恋母"情结,还有很多关于性爱和饥饿的描写,他的作品中流露出他的伤痕记忆。本文主要研究他早期的端篇小说《灵与肉》来探视他文中的"孤独"情结,以及他自身的孤独情感。  相似文献   

12.
美国作家肖邦·凯特最著名的作品《觉醒》问世。就像她的其它作品一样,这部小说的主题也是有关女性个人自由与伦理道德的。但和其它作品不同的是这部小说的内容以及所传达的信息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强烈批评。由于19世纪末的美国正处于新旧交替,传统观念与新思想的矛盾冲突中。小说所引起的反响正是对这一特殊时代的真实写照。这也给肖邦的心中埋下了阴影——她此后仅创作了三个短篇故事就去世了。该论文将就作者的个人经历,小说写作背景,对作品中象征手法的使用进行系统地分析。  相似文献   

13.
对英美文学都有重要影响的亨利·詹姆斯以心理写实而著名。本文通过分析亨利-詹姆斯在《华盛顿广场》这篇作品中对女主人公凯瑟琳的心理写实,探索亨利·詹姆斯在这部作品中如何成功地使用心理写实来塑造女主人公凯瑟琳的。  相似文献   

14.
在中华文化中,红色象征着吉祥喜庆、热隋洋溢,也寓意成功与进取。长久以来,中国人内心都承载着浓厚的红色情结,一段文字、一张照片或是一部电影,总能让人们心中这一特殊的情结在不经意间被唤起。那些有着浓郁的感情基调和较强节奏感的“红歌”,更是打破时代与年龄的界限,经久传唱。而眼前这张由钢琴家李云迪经过两年策划与准备,于不久前完成的中国作品专辑《红色钢琴》,或许又将开启听者心头一段与红色有关的记忆。  相似文献   

15.
乡土是文学的重要题材,而不同作家的乡土情结又独具特色。英国作家哈代的乡土情结展现了其写作风格和作品的艺术魅力,我国当代作家莫言在乡土文学创作方面也成绩斐然。基于两位作家不同的年代、成长经历和文化语境差异,对其乡土小说中体现出的民间文学色彩进行对比研究,了解不同的乡俗土情,探寻二者对人性思考的迥异,并对此进行溯源,恢复读者的民间记忆,揭示乡土形态潜藏的文化意义,唤起读者对于两位作家的当代文化建构意义思考,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生态观念。  相似文献   

16.
张琦 《黑河学刊》2015,(2):20-21
《静静的顿河》是肖洛霍夫的著名的哥萨克悲剧史诗。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以哥萨克族人悲剧故事为主线,将葛利高里这一典型人物创造出来。但是,作品中的哥萨克女性形象的塑造,也是肖洛霍夫小说创作的成功之处。以下,本文将对《静静的顿河》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希望能对这部小说有更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结合西方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理论观点,对陶渊明的生平及其作品进行研究后发现,历代学者所提"忠"或"不忠"的观点都没能准确地回答陶渊明与晋宣的关系这个问题,而用"恋晋情结"一词更能切当地概括陶渊明与晋室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丁锐 《魅力中国》2014,(3):94-94
如果说民间立场是《生死疲劳》作品这座雄伟宫殿的地基,那么自由自在审美风格可以看作为这座宫殿的透入阳光的窗户,透过这扇窗我们能看见这部作品内部人物的一举一动,能够看到它深刻的内涵。那么这部优秀的作品是如何反映自由自在的审美风格呢?本文主要从---表现形式方面进行论述。即莫言选用的章回体叙述结构及作家叙述采用的独特轮回视角。  相似文献   

19.
美国作家肖邦·凯特最著名的作品《觉醒》问世。就像她的其它作品一样,这部小说的主题也是有关女性个人自由与伦理道德的。但和其它作品不同的是这部小说的内容以及所传达的信息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强烈批评。由于19世纪末的美国正处于新旧交替,传统观念与新思想的矛盾冲突中。小说所引起的反响正是对这一特殊时代的真实写照。这也给肖邦的心中埋下了阴影--她此后仅创作了三个短篇故事就去世了。该论文将就作者的个人经历,小说写作背景,对作品中象征手法的使用进行系统地分析。  相似文献   

20.
芙蓉姐姐以自信自恋登场,断定是持续不了多久的,这不,“菊花姐姐”出马了。而证券市场上清华同方的失利又何尝不是因为与芙蓉姐姐一样的自恋与傲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