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曾沪湘 《魅力中国》2010,(32):365-365,361
终身体育是学校体育的一个发展方向,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要以终身体育为指导,体育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意识、习惯和能力推动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接轨责无旁贷。作者从体育教师的角度出发分析、探讨终身体育的概念、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关系,促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宣传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居民的体育素养和健康生活意识。  相似文献   

2.
健康意识的培养和养成是健康体育的首要任务,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应紧紧围绕不断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学习健康体育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健身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来进行改革实践。学校体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体育教师要引导学生转变和更新观念,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提高体育教学与育人能力,促进学生形成健康体育和终身体育观。  相似文献   

3.
“终身体育”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处前处长保尔·朗格朗提出的一种教育观念。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提出: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技能与习惯养成等方面的能力。要真正做到这些,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学校体育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学校体育要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增加学生体育意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5.
学校体育工作者必须在体育教学中与健康教育相结合实施,对普通高校达到“健康第一”的教育目的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培养大学生独立锻炼的能力和习惯,以及形成终身体育观和树立全民健身意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终身体育教育作为现代学校教育所追求的长远目标,对学校教育改革产生了深刻影响。终身体育教育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实施不仅促进了全民健身计划更快、更好地全面展开,而且有利于提高人民的身体素质,使体育意识向全民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学校体育是国家体育事业的基础和重点,它在全民健身活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首先是对学生进行终身的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其次是对当地的全民健身活动起着示范推广与宣传的作用,起着支持和指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学校体育工作者必须在体育教学中与健康教育相结合实施,时普通高校达到“健康第一”的教育目的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培养大学生独立锻炼的能叻和习惯,以及形成终身体育观和树立全民健身意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魏东风 《魅力中国》2010,(36):48-48
终身体育是贯穿人的一生的生活内容,学生从学校毕业走向社会后几十年,仍能自觉地从事体育锻炼,首先应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学校体育中学生处在12—15岁年龄段,是从学龄儿童进入青春发育期的关键时期,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全面锻炼身体,促进身心健康,掌握体育的知识、技术、技能,养成锻炼的习惯,培养体育意识的重要时期。如果少年时期身体发育得不好,如脊柱侧弯、驼背、呼吸机能差等等,到了成年以后往往无法弥补,而成为终身的缺陷。所以,学校体育在终身体育的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终身体育的重要一环,是人们奠定终身体育基础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0.
黄伟强 《魅力中国》2010,(17):235-235
学校体育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和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体育理论课有其他学科专业课不具备的良好条件,所以利用好这个平台,不但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更好的对学生进素质和德育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加强理论课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理论指导体育实践的能力和习惯。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不仅仅是体育理论课的任务,还要贯穿于日常教学和体育实践课中,做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理论要为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11.
浅析学校体育是社区体育发展的助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人民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人们更注重生活品质的问题,个人的体质与健康水平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关注较高的焦点。社区体育是推动《全民建身计划纲要》的有效方法,而学校体育恰恰为社区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帮助。学校体育所培养的人才资源,完备的设施场地资源,及先进的体育理念与健身意识都为社区体育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12.
于景发 《理论观察》2013,(9):136-137
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学校体育的进一步发展会促进社会体育的不断完善,为社会体育提供人力资源和场地设施资源。应重点加强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在体育内容上的相互渗透,促进学校体育人才与社会体育的相互融合,加快体育场馆与社会体育的良性互动发展,推动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的互动发展,最终达到全民健身和终身体育的目的,为全民健身计划的深入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李少博 《魅力中国》2014,(15):240-240
随着教育的发展,教育机制的改革,世界各国对学校体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终身体育是现代体育的一种新思潮,这就需要学生在校期间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情感和兴趣,掌握体育锻炼的正确方法,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当然,要使终身体育成为现实,使体育学习的兴趣和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理念能够较为完善的结合,从而推动体育教学从多角度全方位的发展,关键还在于学生时期是否能培养其体育兴趣和对体育学习的欲望。  相似文献   

14.
欧汉训 《魅力中国》2009,(23):153-153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为根本宗旨的今天,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21世纪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趋  相似文献   

15.
董军 《辽宁经济》2009,(7):62-62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为根本宗旨的今天.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21世纪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因此,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更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是我们体育教师共同探讨的一个问题。如何使学生重视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笔者进行过许多有益的尝试.提供给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大连市11县(市)区21所普通初中生进行全民健身意识、体育投入等方面的调查分析,从中发现诸多问题。为使中学体育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尽快接轨,把中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提出引起有关领导重视、加大宣传力度、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董双婷 《魅力中国》2013,(11):275-275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为根本宗旨的今天,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21世纪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所以,学校体育和教师必然要主动地适应社会变化的这种要求。因此,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更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是我们体育教师共同探讨的一个问题。如何在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笔者进行过许多有益的尝试,提供给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8.
试论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 ,肩负着承前启后的历史使命。实现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接轨 ,必须将学校体育从封闭状态中解放出来 ,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兴趣、爱好和能力 ,改进和充实终身体育内容  相似文献   

19.
李凤栓 《魅力中国》2014,(8):244-244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与社会体育紧密相连。高校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关键环节。体育锻炼的习惯不是一天形成的,它是日月积累的,作为高校的体育锻炼教学,它对于我们的体育锻炼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于我们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有着关键的作用。如何发挥学校体育教学的关键作用,才能更好地使学校体育切实有效地为终身体育服务等方面进行讨论从而深入研究学校体育改革的定向问题,处理好与终身体育发展关系。推动终身体育的发展和实现。  相似文献   

20.
高校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能否树立正确的体育思想,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重视学生体育意识、体育兴趣和体育能力的培养,建立一条通向终身体育的有效途径,是体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