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微博作为一个新的社交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和欢迎,它已经开始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微博正在成为社会化媒体中用户活跃度高,即时性强的信息发布平台和传播平台。微博作为一种自媒体的传播特征和独特的影响来增强微博客的新闻传播力,而在“微动力”的推动下新媒体时代的政界、商界以及传统媒体也借势微博产生了更多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2.
言论     
《中国广告》2011,(11):158-158
如果你对“微博”二字仍感陌生,那我要遗憾地跟你说,你错过的实在太多。美国《时代》周刊曾评价“微博是地球的脉搏”。作为Twitter的本土化产物,微博以传播面广,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等特点在近年发生各种重大事件中担当了传统媒体无法取代的角色。这一新的媒体形式已成为目前中国人最流行的交流方式。——中国微博大会  相似文献   

3.
微博的兴起,被传媒界誉为传播渠道的新革命,微博作为公民媒体、自媒体的随机灵活,其碎片化传播的即兴便捷,成为人们互动交流的最佳选择。在微博传播  相似文献   

4.
姜颖 《商》2014,(1):233-233
作为新兴的传播手段,微博在媒体发展迅速的今天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态势。互联网的诞生让我们实施了快速的生活节奏,而微博的到来,进一步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形态,微博的传播速度是呈立方式的增长的,远远超过了传统媒体时代中的任何一种媒介产品的传播速度和广度。微博的出现,给企业管理者一个考虑新的传播形态给予企业营销发展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左谦茹 《商》2014,(16):121-121
随着传媒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进步,媒体市场的传播形态也在随之发生变化。微博以其具有即时、互动、快速等传播优势进入人们视野并博得大家喜爱。微博进军媒介市场引起整了个传统媒体包括电视媒体的重视,电视与微博交融也似乎成为了电视媒体不得不走的路。本文主要从微博与电视媒体与微博融合的现状分析,他们的发展趋势状况分析以及解决电视媒体与微博融合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三个方面去探讨电视与微博的融合传播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本·拉丹之死新闻大战中,微博又一次展示了强大的传播力量:一名微博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实况转播”了美军的突袭行动;最早披露拉丹被打死的消息同样来自微博;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本·拉丹死讯讲话期间,Twitter上每秒发布的相关消息超过4000条。毫无疑问,微博正在造就一个全民媒体时代(又一说,自媒体时代)。  相似文献   

7.
智能手机、网络电话、楼宇广告等新媒体设备的兴起,门户网站的搭建,微博、微信、微视等新型社交软件的流行,改变了传统“大事件”的传播方式。不再是只依赖于纸质媒体和电视、广播这些传统大众媒体,而是多种媒体共同传播,同时传播内容也有所变化。全媒体环境下,传统“大事件”的传播受到挑战。本文试通过分析多个典型大事件在全媒体环境下的传播过程,尝试总结全媒体下“大事件”的传播策略和特点。  相似文献   

8.
赵丹 《商》2014,(13):125-125
微博极大地促进了言论自由的发展,但却无法带来话语权的平等,这种言论自由甚至将导致话语权的进一步不平等。首先,微博上的言论自由虽然增加了传播中的信息量,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结构带来的传播技能和兴趣上的差距,不但无法消除知沟,反而会加剧而成“数字鸿沟”,使得每一个个体无法平等地获得信息,这为话语权表达的不平等埋下了隐患。于是,由于原本信息输入的不平等,致使微博中所谓“意见领袖”的形成,而微博相比于传统大众媒体更加优越的言论自由性,更强化了“领袖”意见的影响力和导向作用,最终导致对话语权平等的进一步扼杀。  相似文献   

9.
品牌动态     
《网际商务》2014,(2):96-96
央视-索福瑞联合新浪微博推出国内首个微博收视指数 1月19日,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CSM)与新浪微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推出微博收视指数,为电视媒体从社会化传播的维度开展节目评估,为营销传播提供标准化分析工具。CSM与新浪微博进行战略合作将基于双方的优势资源,围绕新浪微博讨论数据,推出微博收视指数等标准化产品,结合电视节目收视数据,为电视媒体业界全面、深入地分析电视节目的社交化传播效果及全媒体传播整合效果提供定量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姜莞荻  王延丽 《商》2014,(25):172-172
在社交化媒体环境中,网络新闻也凭借社交媒体信息传播的及时性、互动性、广泛性的优势迅速的发展起来。但是由于社交媒体尚不成熟,以社交媒体为传播载体的网络新闻传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就以微博中的网络新闻传播为例,从微博中的新闻传播内容、传播主体、传播方向、监管机制等方面分析一下其发展现状的及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移动互联网媒体为主要代表的新型移动媒体大量出现,信息的传播重心转移至移动智能终端.在“微博+手机+互联网”三者融合的背景下,移动互联网到底会对微博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魏宏魏 《广告大观》2011,(9):105-105
作为眼下最流行的社交媒体平台,微博正呈爆发式增长,让消费者相互影响的能力不断增强,品牌传播与市场营销正从单向推送的传统渠道转向以内容为主、创意取胜的微博自媒体传播。  相似文献   

13.
1月9日,央视一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CSM)与新浪微博达成战略合作,将共同推出微博收视指数,为电视媒体从社会化传播的维度开展节目评估、营销传播提供标准化分析工具。此次CSM与新浪微博的战略合作将基于双方的优势资源,围绕新浪微博讨论数据,推出微博收视指数等标准化产品,结合电视节目收视数据,为电视媒体业界全面、深入地分析电视节目的社交化传播效果及全媒体传播整合效果提供定量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4.
微博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传媒已进入了个人媒体阶段的全民发声时代,信息提供者和信息接收者基本一体化,一种全新的新闻传播方式即将融入人们的生活。人们将以全新的方式实时接收新闻、参与新闻;诸多能够起到宣传推广作用的媒体资源的集合形成了云媒体;人们将再一次面对新闻资讯的大爆发,新闻传播将真正进入实时报道和实时反馈的时代。本文将探讨在微博时代人们将如何参与其中、如何应对由此带来的问题、以及如何面对云媒体新闻传播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5.
富人也微博     
《新财富》2012,(5):218-219
尽管有不实传言和恶意攻击等负效应,但富人们似乎越来越钟爱微博这一“自媒体”平台,并且在其中一改平日高高在上的“冷面”角色,充分展示个性,与粉丝平等互动。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会展》2012,(5):32-33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微博以其信息传播的快速和内容的冲击力受到时下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群体的热捧。人们在写微博、读微博的过程中发现,原来一条不到140字的微博就可以实现人们传播、交流信息乃至进行情感沟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中国报业》2014,(5):47-47
2月19日,人民网研究院发布《2013中国报刊移动传播指数报告》,对2013年度我国报刊在微博、微信、聚合新闻客户端、媒体自有APP等各个移动传播平台的影响力进行评估,并推出“报纸移动传播百强榜”和“杂志移动传播百强榜”。  相似文献   

18.
从“微媒体”到“自媒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波 《商务周刊》2011,(1):75-76
2010年,微博整整火了一年,可哪怕到年底在无数人眼中,微博仍不过是博客的变种,有人干脆将微博理解为“迷你博客”。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估计到2011年末全世界几乎有一半人都在“微博”的时候,“微媒体”将成为最能概括微博前世今生的一个词。这可以从微博的两大力量之源谈起。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新闻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同样可以迅速获取自己感兴趣的新闻信息。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新闻传播领域发生了重大变革,一个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新闻传播时代随之而来,即“泛传播”时代。特别是随着手机智能终端日新月异,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自媒体突飞猛进,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变革造成新闻受众的大面积分流,大有压倒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  相似文献   

20.
俞坤  金永生 《消费导刊》2011,(13):111-112
名人微博的传播优势与用户规模的不断增长使得其商业价值逐渐凸显。为了更有效的充分发挥名人微博这一自媒体的价值,利用定性的研究方法对微博的盈利模式优势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名人微博传播特性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植入式广告的名人微博品牌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