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企业家》2013,(23):92-92
2013年,自从用上微信之后,陈东升深受震撼,“微信会改变中国”。 不用连篇累牍地开会,也不用煲电话粥,现在想实时了解公司动态,只用打开手机,看微信就行了。“以前对嘉德拍卖、宅急送这两家公司不是太了解,现在只要看看微信群里在说什么,公司的情况就很清楚了。”在他一手创办的3家企业里,一直以来他的重心是在泰康人寿。现在,移动互联网把他和这3家公司的距离都拉近了,“微信是企业发挥组织功能的利器”。  相似文献   

2.
《中国企业家》2011,(12):30-31
360上市,周鸿衬;强调,中国模式首次得到美国资本认可,“美国人经常听不懂中国的故事,所以我们中国人出去一定要说美国的大哥,比如说我是中国的亚马逊,中国的谷歌,他就能理解……”这一发言再次令人反思中美两国互联网环境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他们没有光纤,他们没有电线……他们却要免费使用我的线路——这简直是痴心妄想。”最近,美国电报电话公司主席爱德华·惠特克公开抱怨GOOGLE、雅虎等互联网公司一直在“搭便车”。据报,美国最大的几家电信公司在正酝酿推行一个向互联网公司收取新的费用的计划。假如这个计划真的实行,那么,10多年来互联网公司赖以生存的商业模式将面临最大挑战。因为整个互联网商业,就建立在“免费”的基础上。这可能是新经济娇子们最大的噩梦。——这可能吗?为什么不可能呢?不光是美国,在中国互联网诞生10年的时刻,“宽带先生”田溯宁就曾提醒过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在进入互联网的第二个10年之后,网络企业可能要在收费上道德上面对电信及其它利益相关者更为严苛地挑战。田是中国互联网事业的先行者,后来又参与了国有大电信商的运营管理,可以说“知己知彼”。他的提醒,是对极端依赖电信基础设施的中国网络公司的当头棒喝,可惜大家还沉浸在前10年双方的蜜月期当中,看不到或者不愿意看到行业性危机之所在。  相似文献   

4.
《东方企业家》2010,(3):38-41
“不要嫌晚,只要你信仰互联网,任何时候进场都不算晚。”在《沸腾十五年——中国互联网1995—2009》一书中,作者林军曾经如此写道。但他一定没有预料到,他错过了中国互联网发展历程中的另一个“沸腾”的巨变转折点。只不过,这一次“未嫌晚”进入互联网的,是“国家队”。  相似文献   

5.
邹玲  史小兵 《中国企业家》2013,(20):72-75,15
一张电影前背后有多少秘密?2012年,当中国电影票房超过170亿元,一举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这一产业的参与者之广、分食者之多、融合创新之强、已经大大超出观影者的想像。 电影营销公司剧角映画创始人梁巍一副典型IT人的打扮,办公室里挂着巨大的液晶显示屏和两台苹果电脑,他自称“互联网公司”,坚决否认自己是“干电影的”,表示要跟那些“古板又保守的五六十岁中年人”划清界限。  相似文献   

6.
《巴蜀质量跟踪》2002,(10):26-27
张朝阳毕业于清华,并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后创办了互联网公司.成为搜狐网站的CEO。2001年5月,他被《财富》杂志评为“将在未来十年协助塑造商业”世界新面貌“的全球25位企业新星”之一。最近,性格内向的张朝阳披露了他鲜为人知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7.
看清陈士骏     
岳巍 《东方企业家》2011,(11):58-61
10月31日,北京仍旧雾疆蔽日。人们走在街上想要看清远处的东西仿佛都要花一番力气,但是要看清陈士骏似乎无需这么吃力。这个因为参与创办YouTube而跻身互联网世界荣耀榜的年轻人,正端坐在中国国家会议中心里。有传言称,陈士骏正在酝酿和李开复联手投资国内互联网公司,并可能参与一些具体公司运营,甚至有可能会在中国果半年时间。当被问及“投资中国的公司,是否进行过研究,是否知道其安全性”时。陈士骏向着坐在他对面的人们直言不讳道,“我其实不知道中国的公司安不安全”。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互联网,有一个人跟陈天桥、马云、丁磊、张朝阳、李彦宏五个人同时过招。他长相斯文行止儒雅,却被叫做“全民公敌”,他掌管着中国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  相似文献   

9.
李翔 《中国企业家》2011,(23):71-73,70
他凭借微博,让新浪这家老牌互联网公司重新变“醋”,接下来,是如何进入“最赚钱”的行列?  相似文献   

10.
随着小米、盛大果壳、极路由等互联网科技公司陆续发布新的智能路由器产品,2014年被网友戏称为“智能路由器元年”,更多的互联网公司将在短时间内加入智能路由器大战。  相似文献   

11.
程苓峰 《中国企业家》2009,345(16):36-37
作为中国第一家上市的电子商务公司,互联网的“轻公司”代表,携程正在离经叛道。它走上了一条“重型化”道路。  相似文献   

12.
腾讯发展到现在16年,中国互联网18年左右,全球的互联网也是20年出头的,是非常年轻的行业。今天的互联网可以说在中国成长得生机勃勃,中国的发展情况已经越来越迅猛,从全球来看。十大互联网公司有四家来自中国,包括最新上市的阿里巴巴、京东,上市的时候就跻身其中。  相似文献   

13.
“前几天听到了一个‘坏’消息,360要做团购了;后来才知道是好消息——360不是自己做团购,而是帮助团购创业者一起做团购。”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总经理胡延平这么说。确实,360最近在忙活这件事。用周鸿神的话来说,坚持了5年做好事.用户才渐渐认可360。3亿多的用户是360的“护身法宝”,它是留着“自个儿欣赏”还是“免费开放”?  相似文献   

14.
程苓峰 《中国企业家》2009,342(13):30-31
有句话你已经听过很多遍了。“只有当潮水退去时,才知道谁在裸泳”。扫一眼各大互联网公司在经济萧条漩涡当中发布的2009年第一季度财报,我们能从冷冰冰的数字里轻松地看到:新浪在裸泳。中国互联网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有7个“亿元俱乐部”成员,就是季度收入上一亿美元的公司,从第一到第七依次是:腾讯/盛大/百度/阿里巴巴(都是2004年之后上市的新秀)、搜狐/网易/新浪(2000年上市的老三大门户)。但2009年第一季度,  相似文献   

15.
未来五年中,中国雅虎口碑将在中国2600多个县级城市铺设自己的办事机构,员工规模将达到2-3万人——这似乎已经不是人们印象里的互联网公司,更像是传统服务行业的扩张模式。但这正是马云所说的中国雅虎一直以来缺少的“真正商业化、商务化的扎实的东西。”  相似文献   

16.
袁茵 《企业家信息》2012,(3):107-108
深圳,长虹科技大厦。透过玻璃窗,朱在国凝望远方。这是一块神奇的区域。12年前,几个年轻人租下了隔壁飞亚达大厦的几个写字间,后来他们成就中国互联网最炙手可热的巨型公司—腾讯。这几年无线互联网渐热,又将产生一批新的平台级公司。朱在国希望,融创天下会是其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17.
成熟了的中国企业家们拒绝平庸,他们有能力、有水平、也有信心自立门户,与世界上最强大的互联网公司一竞高下!3月30日,我一直在看奇虎IPO的股价变化。到收市时,股价34.5美元,总市值达到39.6亿美元,周鸿袆个人身价达到7.31亿美元。  相似文献   

18.
往期回顾     
《中国新时代》2010,(8):132-133
中国B2C:丢失十年,厚积薄发(2010年7月号) 从2000年到2010年.十年来,中国先后有30多家互联网公司在海外上市,上演过无数一夜暴富的神话,但是,这里面却唯独没有电子商务的热闹,尤其没有B2C的热闹。十年来.中国网民数量从1000万暴增到4亿多,增长40倍之巨。  相似文献   

19.
深圳,长虹科技大厦。透过玻璃窗,朱在国凝-望远方。这是一块神奇的区域。12年前,几.个年轻人租下了隔壁飞亚达大厦的几个写.字间,后来他们成就中国互联网最炙手可热的巨型公司一腾讯。这几年无线互联网渐热,又将产生一批新的平台级公司。朱在国希望,融创天下会是其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20.
林涛 《中国企业家》2009,(19):48-57
自1999年2月QQ上线到现在,十年间,马化腾把一个最轻、最不主流的IM做成了中国互联网王国里无处不在的“水公司”,腾讯的王道是什么?是“抄袭”吗?仅是跟随战略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