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6 毫秒
1.
“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资源数量丰,种类多,价值突出,可在世界自然遗产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生物圈保护区建设、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建设等很多高级别项目中进行利用和保护,但这种复杂的利用与保护网络也会带来多头管理、利益分割、重利用而轻保护等问题。本文在对“三江并流”旅游资源价值及其利用与保护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从空间优化、管理经营整合、规划整合、生态特区建设等方面入手,以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为主线,科学统筹地质公园、生物圈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大香格里拉建设等资源利用与保护工作的整合策略。  相似文献   

2.
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网站公布的1979—2017年监测数据和历年世界遗产大会对濒危世界自然遗产评估决议,分析了濒危世界自然遗产的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特征,总结出濒危世界自然遗产“濒危”原因和“脱危”措施以及中国云南三江并流遗产地的主要威胁因素。最后,分析了云南三江并流遗产地主要威胁因素的产生原因,并通过与濒危世界自然遗产“濒危”原因的对比,提出适合云南三江并流遗产地的管理和保护措施,为遗产价值的可持续保护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3.
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中的怒江峡谷脱贫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怒江峡谷是我国最为贫困的地区之一,也是生态地质环境极为脆弱的地区。当地居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近期为谋求生存与发展引发的无序开发已对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高黎贡山片区构成了严重威胁。受多种条件限制,怒江峡谷通过发展传统产业脱贫的空间不大。结合该区实际,本文提出了“遗产旅游+适度利用水能资源+生态移民”的发展模式,以缓解人地关系矛盾,构建遗产地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4.
从“绿色贫困”视角出发,分析“三江并流”及相邻地区的重要生态价值和区域性贫困现状.认为自然环境的恶劣和生态脆弱性是当地陷入贫困的主要根源,地方财力有限、经济发展政策与制度性约束以及地理区位限制也是影响当地资源开发和脱贫的重要因素.因此,可以通过增设“三江并流”及相邻地区为全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制定统一的生态保护与区域开发规划,加大国家对生态工程资助力度,探索绿色资源开发模式,实现当地生态保护与区域发展的双赢,最终走出“绿色贫困”.  相似文献   

5.
地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中心腹地的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以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立体性气候特征,孕育了极为丰富的生物资源.其中,最为靓丽的一朵奇葩就是集三江灵气于一身的维西兰花.  相似文献   

6.
杨琴  田银华  童乙伦 《经济地理》2020,40(2):233-240
基于世界自然遗产地与所属地社会、经济、生态大系统环境的互动演化关系,文章将社区参与促进自然遗产地开发保护的作用,纳入市场供需均衡的内生约束里,考察在供需均衡的内生约束下,遗产地生态位提升的优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社区参与通过确权、保权、设权和增权的四方面作用,改变了遗产地的需求、资源、技术及制度等活化因子变量;提高了世界遗产地生态位及旅游发展质量。最后,结合崀山的案例分析,为世界遗产地的旅游保护开发提供一条社区参与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7.
“三江并流”及相邻地区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为一体的区域,长期为国家生态安全、水安全和经济安全做着重大贡献,但这种生态发展潜力很大的区域却长期处于政策边缘,无缘国家战略层面的规划.本文建议结合该区域主体功能区的定位,坚持生态保护与建设发展战略,设立国家级“三江并流”生态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该区域具有相对独立的区位空间、脆弱的生态环境、密不可分的经济协作、丰富的矿产资源、相同的历史渊源、大体相当的发展阶段,是最有条件成为这样的试验区,可以在全国起到示范性.  相似文献   

8.
怒江流域中段经济发展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怒江流域中段是世界自然遗产地三江并流的核心区之一,也是云南省最贫困的地区。文章用灰色系统分析、预测方法对该区域的经济发展进行预测。并讨论了发展经济与保护世界自然遗产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1933年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出版了一部长篇小说<失去的地平线>,书中描写了香格里拉是一个神奇美丽的世外桃源,人间仙境,是个永恒、和平、宁静、幸福、圣洁的地方.半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在苦苦寻找香格里拉的原型,直到1997年9月迪庆被认定为"香格里拉"才尘埃落定.2003年7月2日, "三江并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从"三江并流"卫星遥感图上可以醒目地看到,维西处于"三江并流"的腹心地带.无论是"香格里拉",还是"三江并流",维西都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冯芸 《经济研究导刊》2008,(18):160-163
怒江水能资源的开发之所以在怒江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是由该地区资源富集与贫困长期交织的特殊性决定的。怒江蕴藏着世界级的矿产、水能和旅游资源,既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具有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风情。而在怒江这样一个自然资源富集,同时又是经济贫困与脆弱生态的复合地区,在开发旅游、矿业等其他产业缺乏支撑在短期内不可能发展起来的情况下,开发怒江水能资源不仅是国家能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选择,也是加快怒江社会经济发展、改变当地经济与生态恶性循环的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11.
旅游项目策划是区域旅游规划的重要内容。任何事物都具有时空结构特征,即时间结构为长时间的四季结构和短时间的早中晚结构;空间结构为垂直空间和水平空间。首先回顾了当前旅游项目策划的几种思维方式的特点,接着,从狭义的角度初步尝试建构起山地景区的时空思维方法,最后以重庆金佛山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为例,进行这种思维方式的检验。由于是一种思维方式探索,因此较少考虑资金、技术等因素对项目实施可能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当前使用ArcGIS作为道路自动选线工具的研究较多,但该方法在小区域内无法取得较为精准的选线结果。基于Rhino+Grasshopper平台,对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遗传算法及道路选线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构建了参数化风景环境道路自动选线模型。使用参数化设计生成的路径符合风景区低影响开发和低成本建设的原则,且路径曲线最大限度满足风景区道路极限平曲线现行规范值。构建的参数化模型可以解决所有同类型问题且便于调整和优化,为风景环境道路选线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旅游业发展势头迅猛,但同时大量增长的游客给旅游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压力,造成景区超载、旅游污染现象日益严重.文章从系统的角度出发,以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为基础,构建了森林型风景区的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及计算模型.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武陵源风景区为例,对其资源空间承载力、生态环境承载力、经济环境承载力、居民心理承载力和旅游者心理承载力进行了定量计算与分析,为景区合理规划、有效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自然型景区同样具有文化属性。对其开发的途径包括文化元素的提炼、文化元素的整合和丰富、文化系统的整合和景区文化开发等环节。自然型景区文化的管理要满足充分实现旅游景区对旅游者文化传递的要求、实现自然资源旅游区内各个文化元素系统的整合、建立旅游景区形象系统,注重景区文化系统开发的可持续性发展。对于自然景区的文化系统的契入,应从规划时开始,并在运营过程中实现文化系统的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15.
南岳景区生命周期的分析与调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蔡梅良 《经济地理》2006,26(3):541-544
根据Butler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了南岳景区生命周期的特征。并利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了景区现阶段为恢复阶段的结论,同时也对其客源市场进行了分析预测,并提出了延长南岳景区生命周期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简要回顾中国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发展及体系特色,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总结。通过对公共政策的了解,结合国际上保护地管理规划经验,提出风景名胜区规划应该成为公共政策。认为在现有风景名胜区规划框架之下,单一目标和项目清单式的规划成果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提出在目前新的调整时期,风景名胜区规划体系亟须进化与改革,有必要重构风景名胜区的规划理论和体系,使规划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和科学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偏远型景区的旅游业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殊性。文章以三江源达那河谷景区为例,建立了偏远型景区旅游业发展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各影响因素的影响力权重,并通过游客问卷调查对层次分析的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游客访问便捷度"差是偏远型景区旅游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研究认为"景区建设导向"的旅游开发模式忽略了对"游客访问便捷度"的提高,而"市场建设导向"模式致力于"访问便捷"这一市场条件的建设,更符合偏远型景区旅游业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风景区作为国土生态资源空间和独特的保护地类 型,其土地利用规划是中国空间规划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针 对古镇型风景区中自然与人文资源并重、游赏与生活功能交 织、风景区与城镇用地兼具等现实问题与矛盾,基于多规合 一,提出通过确定景源利用导向进行景源评价“合一”、整 合风景区用地分类进行用地属性“合一”和建立多措施协同 机制进行区域管理“合一”,构建以木渎景区为代表的古镇 型风景区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为古镇型风景区保护和发展 提供“一张蓝图”。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民族旅游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以广西龙胜大寨景区为例,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景区旅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计算各个指标在整个系统中所占的权重和加权分数,确定大寨景区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所在。分析显示:景区在市场和资源两个方面的竞争力很强,而在景区管理和接待方面处于劣势,文章在最后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普者黑循环经济型旅游业景观生态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循环经济理念、方法引入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体系的构建,在利用旅游资源,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注重对资源有效利用,实现废物排放的减量化和资源的循环使用.是当前旅游业发展的新方向。本研究以云南省丘北县普者黑风景区为对象,通过分析其旅游业发展现状,研究了景区的旅游景观生态空间格局,并依据其主要景观要素布局及功能规划的研究结果,从景观生态的角度提出了普者黑构建循环经济型旅游业发展体系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