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马凌  许建雷 《物流技术》2012,(21):360-364
基于Stackelberg主从博弈研究了闭环供应链环境下的双渠道决策问题。结果表明:当顾客对网络直销渠道的接受程度处于较高水平或者服务弹性处于较低水平时,制造商应引入网络直销渠道并自己主动制定网络直销渠道的零售价格;反之,则应完全通过传统零售渠道来销售产品。而在顾客对网络直销渠道的接受程度处于较低水平而服务弹性处于中等水平时,制造商应引入网络直销渠道并跟随零售商的零售价格来制定网络直销渠道的零售价格。同时,制造商应努力提高顾客对网络直销渠道的接受程度,以主动提升在服务弹性较小时的最大利润。同时零售商的回收努力程度与产品批发价格负相关,制造商如果希望零售商提高回收努力程度以提升企业形象,应控制降低产品批发价格。  相似文献   

2.
基于Stackelberg主从博弈研究了闭环供应链环境下的双渠道决策问题.结果表明:当顾客对网络直销渠道的接受程度处于较高水平或者服务弹性处于较低水平时,制造商应引入网络直销渠道并自己主动制定网络直销渠道的零售价格;反之,则应完全通过传统零售渠道来销售产品.而在顾客对网络直销渠道的接受程度处于较低水平而服务弹性处于中等水平时,制造商应引入网络直销渠道并跟随零售商的零售价格来制定网络直销渠道的零售价格.同时,制造商应努力提高顾客对网络直销渠道的接受程度,以主动提升在服务弹性较小时的最大利润.同时零售商的回收努力程度与产品批发价格负相关,制造商如果希望零售商提高回收努力程度以提升企业形象,应控制降低产品批发价格.  相似文献   

3.
在碳税约束下,分析了零售商以零售价格和制造商以批发价格为决策变量的利润函数。通过Stackelberg博弈分析得出:双方在集中决策下的供应链整体利润最大,并且可以通过制造商和零售商讨价还价的范围来实现各自利润的提高。然而批发价格是与制造商的减排率密切相关的。随着减排率的提高,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将会有提高的可能,并且只有当减排率达到一定程度后,对于制造商来说才会更加有利。  相似文献   

4.
文章研究了在不确定需求环境下具有缺陷产品的损失规避零售商的订货策略问题.基于展望理论,建立了损失规避零售商订购含缺陷产品时的期望效用模型,给出了损失规避零售商最优订货量的计算公式.通过理论分析,探讨了损失规避程度对零售商订购含缺陷产品的最优策略的影响,并结合数值算例,研究了产品缺陷率与损失规避程度对零售商最优订货量以及期望效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基于单一制造商和单一零售商构成的供应链系统,在非线性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应用博弈理论对供应链系统的定价策略进行了分析,分别得出信息共享时的博弈均衡解和信息不共享时的博弈均衡解;进一步分析了信息共享程度的大小与批发价、零售价以及双方利润之间的关系,得出信息共享程度越高,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越大,信息共享实现了帕累托改进。最后,通过实例对结论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6.
刘陈丽  谢庆红  季逸清 《价值工程》2019,38(22):132-135
针对存在退货、决策者非完全理性人的情况,引入退货率、退货成本、参考销售价格和参考批发价格,建立了含有参考效应的线上零售商订货决策模型。理论分析表明:订货量随退货率和退货成本的增加而减少,随参考销售价格增加而减少,随参考批发价格增加而增加;且参考效应下的订货量总是偏离完全理性时的最优订货量。最后,算例分析表明低收益产品的订货量对各因素最敏感。  相似文献   

7.
王阳阳 《价值工程》2020,39(1):146-148
本文针对一条由单个制造商和单个零售商构成的二级供应链,在假设制造商和零售商均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条件下,建立了以制造商为主导的两阶段博弈模型:第一阶段为制造商决定批发价格和其所承担的企业社会责任水平;第二阶段为零售商决定销售价格和其所承担的企业社会责任水平。并进一步探讨了消费者企业社会责任偏好系数变化对各决策参数带来的影响,所得结论对供应链管理中企业决策具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赵道致  吕金鑫 《物流技术》2012,(23):362-365
用博弈论的方法,对供应链上游制造商的减排水平和下游零售商的产品订货量随供应链整体低碳化策略实施的前后变化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实施供应链整体低碳化策略后,上游制造商的减排水平、下游零售商的产品订货量、供应链总利润都有所增加。最后,定量给出最优出厂价格区间,当出厂价格处于这一区间时,实施供应链整体低碳化策略后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都增加,即满足供应链企业参与整体低碳化策略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用博弈论的方法,对供应链上游制造商的减排水平和下游零售商的产品订货量随供应链整体低碳化策略实施的前后变化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实施供应链整体低碳化策略后,上游制造商的减排水平、下游零售商的产品订货量、供应链总利润都有所增加.最后,定量给出最优出厂价格区间,当出厂价格处于这一区间时,实施供应链整体低碳化策略后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都增加,即满足供应链企业参与整体低碳化策略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魏光兴  寇雪瑞 《物流科技》2014,(7):87-89,115
研究了由一个风险中性的供应商和一个风险厌恶的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系统的部分回购契约。将部分回购契约建模讨论,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当零售商为风险厌恶时,供应链系统仍能达到协调,且回购比例是零售商的风险厌恶程度的增函数,批发价格是零售商的风险厌恶程度的减函数。  相似文献   

11.
生产商回购合同与需求不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产商回购合同已经被广泛看成一种渠道间成员共担风险的一种方式。在生产商回购合同中,生产商决定最优的批发价格ω和回购价格s。在给定ω,s的条件下,零售商决定向生产商最优的订货量Q,本文通过对生产商回购合同的分析,从而得出零售商的最优订货量以及生产商所采取的最优策略。同时给出了生产商使用回购合同的的条件以及分析了市场需求不确定对生产商和零售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Upstream Pricingand Advertising Signal Downstream Deman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considers price and advertising decisions by a monopolist manufacturer who is privately informed about the strength of consumer demand. Consumers respond to advertising and to the retail price chosen by an uninformed retailer on the basis of his beliefs about demand. This signaling game has a unique intuitive equilibrium outcome in which a high-demand manufacturer chooses his full-information pair of wholesale price and advertising. When demand is low, the wholesale price is distorted downward from its full information level, whereas demand-enhancing advertising may be distorted in either direction. Dissipative advertising is not distorted because it is never used.  相似文献   

13.
王燕  邬跃  魏国辰 《物流技术》2008,27(2):89-91
讨论了由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销售商组成的简单供应链,在销售商还款不确定的前提下,基于供应商和销售商订货过程是Stackelberg博弈,给出了他们的最优定价和订货策略,并说明了通过合理定价,供应商可以有效地防范信用风险;然后分析了销售商违约对供销双方及供应链的影响,并通过算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4.
研究由单个制造商和单个零售商组成二级供应链,基于市场需求是线性的,且受价格与销售努力的影响。首先,研究在对称信息下,集中模式和分散模式两种情况下的供应链,求出制造商和零售商使得利润达到最优时的最优批发价及销售价;其次,研究了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制造商的机制设计问题,得到了制造商激励批发价的表达式以及零售商的最优零售价的公式;最后利用实例仿真对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激励机制对整个供应链的收益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陈星 《价值工程》2011,30(19):14-15
本文从零售商的角度,首先分析了零售商自身利润最大化的分散式决策,然后分别研究了供应链系统利润最大化、供应商和零售商联盟下的渠道利润最大化的集中式决策模型。进而提出了与展示量和零售价格相关的批发价加补贴合同,得到协调零售商的分散式决策,达到与系统利润最大化决策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All-Units Discounts in Retail Contract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ll-units discounts in retail contracts refer to discounts that lower a retailer's wholesale price on every unit purchased when the retailer's purchases equal or exceed some quantity threshold. These discounts pose a challenge to economic theory because it is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why a manufacturer ever would charge less for a larger order if its intentions were benign. In this paper, we show that all-units discounts may profitably arise absent any exclusionary motive. All-units discounts eliminate double marginalization in a complete information setting, and they extract more profit than would a menu of two-part tariffs in the standard incomplete information setting with two types of buyers. All-units discounts may improve or may reduce welfare (relative to menus of two-part tariffs) depending on demand parameters .  相似文献   

17.
We analyze a stylized distribution channel (bilateral monopoly) model where an upstream manufacturer sells output to a downstream retailer. In a two‐stage linear demand game setting, we show that a two‐part contract, consisting of a wholesale price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component, can be utilized by the manufacturer to fully coordinate and control its retailer. Thus, a CSR contract can be used in place of the traditional two‐part tariff scheme (wholesale price and fixed franchise fee) to optimally coordinate the marketing channel. Our model provides a novel theoretical profit‐maximizing rationale for the strategic use of CSR. Copyright © 201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8.
朱炫东 《物流技术》2011,(13):164-166,180
基于Stackelberg博弈,以单一零售商与供应商为研究对象,构造了一个信息共享模型,分析了零售商与供应商是否共享信息的三种情况,结果显示零售商收集市场需求信息需花费的成本与供应商给予的价格折扣同时满足一定条件时,双方获益最大。此时,信息共享有利于增加整条供应链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中国流通产业的零供矛盾日益凸显,针对强势零售商的压价问题构建博弈模型并分析其对供应链协调的影响。在由单制造商和单零售商构成的二级供应链中,考虑零售商在主导产品零售价格的同时,通过增加广告投入或提高服务水平等市场投资措施刺激产品需求,探讨当零售商运用其较强的议价能力对制造商提出的批发价进行强制压价时,双方如何通过合作博弈寻找最佳策略。发现在一定的条件下,强势零售商的压价行为不仅可以提升品牌商誉,更能帮助实现供应链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