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新思维     
缺水城市水价应高额累进全国政协委员、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两会"期间表示,面对严峻的水资源形势,我国已经确定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缺水城市水价要高额累进加价。要建立健全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既要充分体现我国水资源紧缺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市生活用水价格改革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震 《经济与管理》2009,23(10):41-45
中国现阶段面对水资源短缺、浪费、污染严重的严峻形势,城市生活用水需求大幅增长,供水成本增加,对水价调整改革的呼声不断。单一水价与阶梯式水价两种计量方式有优劣,在中国,整体上应沿用单一水价的计量方式,在经济发达地区进行阶梯式水价的试点施行。另外,还应推行对弱势群体用水的政策性补贴,形成更加完善的供水体系,加强用水设施的技术规范等。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供水价格改革的不断深入,阶梯式计量水价为水价结构的改革指明了方向。本文通过分析水商品定价的目标,对阶梯式计量水价的方式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对阶梯式水价的改进做了思考,以期能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深化水价改革:进程、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我国水价及其管理改革的总体判断 (一)水价形成机制改革情况。 我国水价形成和管理制度,大体经历了公益性无偿供水、政策性低价供水、按供水成本核算计收水费、商品供水价格管理等阶段。水价形成机制的改革已经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截至目前,已经实施的改革主要有:  相似文献   

5.
经济快餐     
我国将提高水价促进节约用水 国家计委在近日下发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将逐步提高城市用水和水利工程供工业、自来水厂用水价格,同时对各类用水实行定额管理,超额加价,对浪费水资源的行为实行惩罚性收费。通知说,这次水价改革要充分体现供水的商品价值,使水价达到合理水平。同时要将水价改革与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造供水设施、推行科学节水制度结合实施,综合考虑水利工程供水、城市供排水和污水处理的需要,兼顾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通知要求建立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将水价提高到合理水平。水利工程防洪、供水、发电等…  相似文献   

6.
武汉市水价上调的政策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表明,水价政策是加强水资源管理、促进节约用水、缓解水资源稀缺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国许多城市纷纷上调水价,水价改革已成为当前经济生活中的一大热点。水价上调必然会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多方面的影响,因此,研究水价上调是否很好地实现了水价改革的政策目标,分析水价上调的政策效应对于今后的水价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稳步推进水价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水价改革迈出了较大的步伐,已经取得可喜的成绩。一是水的商品属性得到确认,资源水和水利工程供水,从无偿使用变为有偿使用。二是逐步确立并完善了水价的制定原则。三是区分不同的供水和用水,实行不同的价格形成办法和管理办法。四是逐步提高水价,使偏低的状况得到改善,对节约用水起到了效果。五是确定了水价的管理权限,初步确立了分级管理的制度。六是将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纳入国家商品价格管理体系,将水费管理由事业性收费管理变为经营性收费管理。七是开征了污水处理费。八是改革水费计收方式,推行累进制水价、季节性浮动水价、两部制水价、终端水价等计价制度。九是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水价改革、完善水价管理的法律、法规,保证了水价改革和管理工作沿着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健康前进。这都为今后改革的深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步伐加快,使得我国公用事业上的资金出现短缺.在旧有的体制——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投入,已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这将成为我国经济起飞的瓶颈.本文从城市公用事业发展中的水价改革为切入点,对当前我国公用事业发展过程中城市水价改革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求多重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城市的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樊丽波 《经济师》2014,(9):87-88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资源短缺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深化阶梯水价改革,合理制定水价政策,优化配置水资源,推动建设节水型社会,是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文章从太原市的用水现状和实行阶梯式水价改革的必要性以及取得的初步成效,分析论述了阶梯水价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从分析我国现行灌溉水价形成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剖析了形成我国不合理灌溉水价的原因,提出灌溉水价形成的原则,探讨了理顺我国灌溉水价形成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水利产业市场化中的价格形成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短缺的矛盾,要求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其关键是建立一个能真实反映并有效调节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水价格体系,这就要求改革传统的水价体制,实现水利产业的市场化运作。本文探讨了水资源价格确定的有关问题,并对水价体制改革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水价改革的必要性,并分析了水价改革的阶段和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行阶梯水价在我国有一定推广优势的观点。推行水价制度是节约水资源的一种有效手段,希望可以能给广大学者提供一点借鉴。  相似文献   

13.
城市水价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实现水资源节约、企业成本回收和保障社会公平。运用2004_2011年中国36个大中城市相关数据实证分析现行递增型阶梯水价政策的实施效果,发现阶梯水价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水资源节约,但对实现成本补偿目标的作用非常有限,且恶化了不同收入家庭之间的相对公平。现有阶梯水价政策只能部分实现城市供水价格改革目标,有必要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水价机制改革。  相似文献   

14.
通过发展服务业、构建服务经济体系来实现城市转型,是国际城市发展的共同规律。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与服务业的发展尚未形成互动关系,现代服务业推动城市转型发展的动力机制没有形成,影响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城市功能的优化。面向"十二五"及未来一个较长的时期,国内城市应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之下,立足于城市空间价值的提升,以制度的创新、多重倒逼机制的实施,来加快服务经济体系的建立,综合提升自身的能级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积极探索出一条服务业推动城市转型的"中国路径"。  相似文献   

15.
如何深化农村各项改革事业的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是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重点任务。供给侧改革强调通过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匹配来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提升社会服务"三农"发展的力度和效果。文章立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着眼于当前我国"三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希望通过不断地研究和实践来优化我国"三农"发展的新模式、新思路,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6.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价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全成本水价理论为基础,从水价形成机制、水价体系、水价管理体制等三方面论述我国现行水价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相应提出建立科学合理的节水型水价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价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全成本水价理论为基础,从水价形成机制、水价体系、水价管理体制等三方面论述我国现行水价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相应提出建立科学合理的节水型水价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水是生命之源,更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无可替代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合理的水价能起到较好的调节水资源供给的经济杠杆作用。本文对石家庄市水资源和居民用水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石家庄市城镇居民阶梯水价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石家庄实施阶梯水价保障机制:必须加大水价的调整力度,实现"三条红线"刚性化管理,把好三个"严格关"。  相似文献   

19.
陈杰 《经济师》2003,(7):33-34
文章通过对城市供水资源稀缺性的分析 ,指出城市供水的全部机会成本是制定城市供水价格的基础 ,建立了分类、分季、分量、分质水价体系 ,提出了水价改革的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20.
视点     
建设部表示:水价仍有上升空间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6月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水价的构成没有像国际流行的那样包括全过程的成本,而仅仅包含了水的工程成本和水的处理成本。所以说,中国的各个城市水价普遍偏低,中国的水价还有上升的空间。据仇保兴介绍,水价的构成应该包括水资源的价格、水工程的成本、水处理的成本、水管理的成本以及污水处理的成本,在国外,水价和电价之比一般是30∶1。目前,政府在考虑水价的调整时也充分考虑了老百姓的承受能力。如世界银行曾经对发展中国家给出了一个承受水价的最高限定,就是使用水的家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