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贫困问题至今仍然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同样面临贫困问题的重重压力。剖析中国贫困的成因,其中,西部的落后应该说是最要害的。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目前还有5000万贫困人口,其中大部分居住在西部。因此,解决中国贫困问题的一条关键思路是如何尽快抓好西部的开发与脱贫工作,在加快东部发展的同时,使东西部发展协调起来。中央适时作出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实是英明之举。  相似文献   

2.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已摆到党和国家的突出位置上。西部地区与十多个国家接壤 ,拥有 12 74 7公里的陆地边境线 ,具有发展边境贸易的显著优势。大力发展边境贸易 ,对于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促进边疆的繁荣稳定 ,增强民族团结 ,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双边友好关系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西部地区边境贸易发展的意义和作用(一 )有利于增强边境各民族的市场观念、竞争意识和开放意识 ,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边境贸易的发展 ,边贸市场的扩大 ,国内外往来人员的增加 ,市场进一步的拓展 ,改变了边境地区居…  相似文献   

3.
4.
今年6月17日,江泽民总书记在西北五省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上,就加快开发中西部地区发展指出:“现在我们正处在世纪之交,应该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明确指出,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特别是抓紧研究西部地区大发展。”这对于西部又是一次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当前,研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新视野、新策略及新措施是当务之急。作者就21世纪西部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谈一点看法和建议。一、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大发展直接影响到整个西部地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西部…  相似文献   

5.
西部山区农村贫困成因的经济分析——以甘肃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一直以来都是困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我国的贫困主要集中于西部山区,西部山区农村的反贫困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最大问题之一。以甘肃省为例,运用经济学的有关原理和方法,分析山区农村贫困的成因,提出西部山区农村的反贫困要从恢复生态环境,突出地方特色,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和发展小城镇几个方面来着手进行。  相似文献   

6.
论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谦 《商业研究》2003,(13):166-169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推进,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开发次序矛盾日益突出,如何正确认识这两种资源的关系,并协调这两种资源的开发战略,以期跨越西部资本短缺这一瓶颈在新时期的西部显得尤为重要。西部人力资源开发对于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就业等方面意义重大,西部有必要在新的时期调整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明确人力资源开发的先导地位,围绕人力资本发展活动的五个中心,借助人口、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发展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进一步发挥人力资源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以达到社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一、西部大开发是中国市场经济走向深入发展的必然选择市场经济的“比较优势”本质。市场经济的基础原理之一,就是贸易能使各方都得到好处,其中最关键的概念是“比较优势”。市场经济除了制度方面的安排以外,其运行机制的核心是“比较优势”的认可和互动,并且反过来影响制度安排。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总是在确立和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中不断前进的。我国的区域开发也不例外。我国市场化改革中东西部发挥“比较优势”的差异。20年前东部沿海开发,是立足在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和经济基础之上,对内它是特区。一方面,特殊政策给了它特殊权力…  相似文献   

8.
一是湘西地区具有与中国西部地区相似的自然、社会、经济特征,有望进入中国西部大开发范围。湘西地区与中国西部地区紧邻,属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且与云贵高原具有相似的地理特征,在自然地区上,湘西地区与云、贵、川、渝同属西南自然地区,在对自然条件的改造、利用和保护等方面与云、贵、川、渝地区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广西为例,分析西部农村地区人力资本投资与反贫困效果的长期动态关系,发现教育投资的反贫困效果最为显著,且对其它人力资本投资要素有明显的正效应;基本健康水平得到满足后,健康投资的反贫困效果逐渐降低;迁移投资短期内的反贫困效果为负,但长期效果为正;短期内健康投资比迁移投资对教育的效应大,但长期内迁移投资对教育更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反贫困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婧 《市场周刊》2004,(9):133-135
结合我国目前城镇贫困居民和贫困地区农民的现状,根据人力资本理论探计了贫困产生的三方面原因;禀赋差异、失去健康、失业或就业水平低等。针对原因,提出了包括普及初等教育、加大对适龄劳动力的职业技术培训、鼓励劳动力合理流动和提供基础性的医疗卫生服务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买洪涛 《商业时代》2012,(22):19-20
近年来,随着农村的反贫困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城市贫困愈发成为人们关注的新焦点,城市贫困问题的有效治理已迫在眉睫。对此,必须对中国的城市贫困问题和反贫困工作进行重新认识和思考。文章指出,应以社会统筹的新视角,创新城市反贫困思路,制定社会化反贫困战略,实施社会反贫困政策,推进城市反贫困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邓锐 《商》2013,(12):38-38
贫困的根源之一,就是人力资本的不足。在西部地区,尤其是处于西南地区的贵州省,经济不发达,人力资本存量不足。在农村,由于教育、医疗卫生、技能培训等方面的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导致农民经济收入增长缓慢。因此,要实现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目标,就必须加大对贵州农村地区的扶贫力度,从根源出发,切实提高贵州地区人口素质、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4.
15.
建国五址多年,西部地区制造业的发展和深化推动了西部地区从前工业化社会万入了工业化社会,对西部地区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已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主要基础,但是,进入“九五”时期,当竞争力成为决定地区工业发展关键之时,西部企业竞争力弱,结构老化等弱点充分暴露,以至于东西部发展差距在“九五”时期又有较大幅度的拉开,1999年西部工业增长率为7.43%,比全国平均增长率低3%,所以,研究西部地区制造业及战略性调整问题,对提高西部地区经济竞争力,实现西部大开发的终极目标,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邱兴平 《商业时代》2005,(30):17-18
我国反贫困工作的现状分析在1978年,全国存在的农村贫困人口达到2.5亿,贫困发生率高达30.7%。而据世界银行的估计,“1978年中国的绝对贫困人口为27亿,约占当时中国人口的1/3。”又据夏英的研究,“在公社化时期,处于食品营养不足状态下的农民几乎占到一半左右。这其中,还有1/3的农民处于食品严重不足的状态。如果遇到收成不好的年份,这一比例将会接近60%。”所有这些。均能够相当程度地说明在当时情况下,中国贫困问题的发生程度之严重,存在之广泛,持续之长久。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城镇居民贫困现象已逐渐演化为一个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严峻问题。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在城市反贫困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重要。应以完善地方政府扶贫手段、加大推进社会发展力度和增强贫困群体自负意识等途径,使城市贫困群体尽早摆脱贫困。  相似文献   

18.
分析西部电信服务业发展现状,剖析目前西部电信业发展所拥有的竞争优势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西部地区客户需求、市场细分及电信业的合作机制等方面,提出电信服务业进军西部市场的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19.
紫石 《商业时代》2006,(3):28-28
近日,由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主办的“2006年中国脑库年会”在北京举行。此次年会的主题为“城市贫困与反贫困:发展隐患和历史责任”。针对当前我国城市贫困与城市社会结构变迁、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城市体制与机制变革,年会围绕“城市贫困人群、社会保障、法律与权益保  相似文献   

20.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西部的民航运输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契机,由于西部地区特殊的地理状况,民航运输在西部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其潜力尚未充分发挥,分析西部民航业的现状及制约因素,并就其进一步的发展提出了可供选择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