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乙烯、丙烯和苯这三种主要石化原料目前的市场供需生产趋势表明201 3年全球石化产业仍将呈现区域性特点.总体而言,欧洲石化业将保持弱势,亚洲石化业仍将受到需求的驱动,而美国石化业将受到原料优势的刺激.IHS化学公司对此进行了具体分析. IHS预计,2012~2017年全球GDP平均增速为3.6%,但是低公共开支、家庭收入增长限制以及高失业率仍将困扰全球经济的复苏,预计2013年底前全球经济仍难以恢复长期增长.  相似文献   

2.
国际能源咨询机构IHS化学公司最近发布的研究报告称,未来4年世界乙丙橡胶需求将以接近5%的年均速率增长,到2016年,乙丙橡胶需求将由目前的120万吨上升至150万吨。  相似文献   

3.
2013年IHS世界石化大会3月19~21日在美国休斯敦举行.围绕今年的会议主题一不断变化中的全球化学工业,原料对化学品生产经济性的影响以及全球化学品需求格局的变化,1 200名与会代表展开了热烈研讨.与会者认为,受全球宏观经济状况预期改善影响,2013年全球化学工业将恢复增长,亚洲将继续担当化学工业增长的引擎,亚太地区(日本除外)的化学品产量2013年将增长8%. 会议认为,中国等市场石化产品需求激增在不断改变着化工行业发展的周期性.2012年全球基础化学品需求仅增长了2.7%,但中国占到全球基础化学品需求增长部分的60%.中国和印度作为亚洲地区两个最大的经济体,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其化学工业在2013年将有上佳表现.  相似文献   

4.
美国《油气杂志》3月27日发布最薪乙烯报告称.截至2006年1月1日.全球乙烯年生产能力达1.17亿吨.较上年增加440万吨,增幅近4%。最新统计显示,2005年是2003年全球乙烯生产能力走入低谷后的第二个增长年.但开工率较2004年的93%略有下降.预计开工率下降的趋势今年仍将继续。从地区发展来看.2005年亚太地区乙烯生产能力增长150万吨。甚全球增速2首。其次是中东。增加100万吨,由于具有原料价格优势.预计未来乙烯能力增长还将主要集中在中东和亚太地区,北美和西欧乙烯生产相对平稳.天然气价格持续走高将抑制北美乙烯生产能力的增长。 《油气杂志》预计,2006年全球乙烯生产能力将增加390万吨,伊朗将有3套装置投产,总能力达340多万吨;卡塔尔、韩国、新加坡.以色列和捷克也将有装置投产。2007年伊朗还将有一套100万吨的装置投产.再加上比利时.沙特和德国的新增能力,预计全球2007年将新增乙烯生产能力近160万吨。2008年将是全球乙烯能力增长最快的一年.预计将有14套装置投产,新增生产能力1300多万吨.其中包括我国福建、兰州和独山子的乙烯项目.另外沙特.伊朗和卡塔尔都将有多套装置投产,科威特和委内瑞拉也有装置投产。随着这些装置的陆续投产.乙烯生产能力的增长将超过需求增长.因此.预计未来几年.乙烯装置的开工率不会超过2004年的93%。[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2012年,世界石化工业复苏乏力,乙烯装置平均开工率回落至85.7%;新增乙烯产能180万吨/年,处于较低水平.世界乙烯产量为12787万吨,仅增加77万吨,增幅为0.6%.以乙烷为原料的乙烯裂解装置比例继续上升.美国仍是最大的乙烯生产国,产能继续小幅增长.乙烯及下游产品价格大幅回落,而原油价格回落幅度较小,导致石化行业利润大幅下降,石化市场仍处于周期低谷.中国新增乙烯产能140万吨/年,总产能达到1670万吨/年;乙烯产量为1523万吨,同比小幅下降;中国乙烯当量消费量为3216万吨,增长2.7%.合成树脂产量保持快速增长,进口量增速下降,全年需求增幅低于正常水平.合成橡胶供应和需求增速减缓,进口量下降.合成纤维供应和需求仍保持较快增长.展望2013年,世界石化工业仍将处于周期低谷,需求增速低于生产增速,且供应增长主要来自中东和亚洲;美国以乙烷为原料的乙烯产能继续增长;中国的乙烯、合成树脂和合成橡胶新增能力较多,但消费增速仍保持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6.
丁基及卤化丁基橡胶产业形势正在逆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晓铭 《化工管理》2010,(5):51-52
全球产能释放未来竞争加剧 目前,全球仅美国、德国、俄罗斯、意大利等少数几个国家拥有丁基橡胶(IIR)及卤化丁基橡胶(HIIR)的生产技术,其中美国埃克森美孚化学公司和德国朗盛公司的生产技术和研发能力处于领先地位。2009年全球共有8个国家的10多套装置生产丁基及卤化丁基橡胶,总产能为109万吨/年,其中北美地区43万吨/年,  相似文献   

7.
我国甲醇产能过剩一直如影随形.截至2012年底,我国甲醇总产能达到5149.1万吨,产量为3129万吨,表观消费量为3622万吨,装置产能一半处于闲置状态.甲醇亟须新产品支撑需求,但下游产品开发却面临着技术饥渴.山东辰信新能源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合作开发的万吨甲醇制聚甲氧基二甲醚(DMM3-8)工业化装置成功投产并连续运行,预示着DMM3-8技术路线打通,DMM3-8将成为支撑甲醇需求的新动力,DMM3-8或将拉长加粗甲醇产业链.  相似文献   

8.
日本旭化成公司宣布将在新加坡建设合成橡胶装置,该装置将于2011年中期前投产,以满足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不断增长的轮胎需求。投资为200亿日元(1.85亿美元)的装置预计将使该公司合成橡胶总能力提高约40%,达到33万吨/年。这是该公司在日本海外的第一套合成橡胶生产装置,该装置将生产高性能橡胶产品,应用于节能型和其他高性能轮胎,产品供应给亚洲、美国和欧洲的主要轮胎制造商。该装置将于2010年下半年--2011年中期投产,生产能力为5万吨/年。  相似文献   

9.
全球聚丙烯产能目前已达3838万吨/年。去年10月美国墨西哥湾地区由于飓风袭击造成大量乙烯裂解装置停产,聚丙烯价格飙升创下了新纪录。此后虽然聚丙烯价格有所回落,但因为需求强劲以及供应受限仍使得生产商不断推高价格。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今年全球聚丙烯需求强劲,今后几个月还将保持快速增长,未来12个月需求增速将维持在5%~6%水平。  相似文献   

10.
2012年全球聚碳酸酯产能469.5万吨/年,需求量450万吨,亚洲已经成为世界聚碳酸酯市场的主导和重要的产销基地。未来,全球聚碳酸酯的产能依然处于上升通道,2016年将超过540万吨/年,需求达到515万吨。亚洲是主要扩能地区,市场需求份额也将增至65%。建筑、汽车及光学媒体市场仍将是聚碳酸酯消费快速增长的应用领域。2012年我国聚碳酸酯产能已达44.1万吨/年,消费量为116.6万吨,供需缺口较大。未来仍有国内外新建扩建聚碳酸酯装置在我国陆续建成投产,预计到2015年底,我国聚碳酸酯产能将达到111.4万吨/年以上,年需求量为180万吨,自给率可达到50%~60%,将改变我国聚碳酸酯长期以来依赖进口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
下游行业需求快速增长使得全球苯酚市场特续升温,2004年产能已达870.3万吨/年。由于新扩建装置将纷纷上马,预计到2007年,全世界苯酚的总生产能力将超过1000万吨/年。2004年中国苯酚自给率仅达到59.5%,产品对外依赖性较大。提高单套装置规模、建设上下游一体化茬置、进行绿色环保生产是我国苯酚行业发展不变的主题。  相似文献   

12.
2013年全球化学工业预计将好于去年,但仍然低于正常水平的长期增长率.这是因为欧洲和日本的经济衰退以及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将继续拖累全球化工市场需求.美国化学委员会(ACC)预测,不包括药品,2013年全球化学工业产值将增长3.4%,高于2012年的1.1%. 全球化学工业的生产也反映在全球化工市场上.ACC首席经济学家凯文·斯威夫特说:"价值5万亿美元的全球化工贸易增速总体上处于停滞状态,其中,欧洲化工市场减速,中国化工市场增速放缓."  相似文献   

13.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对全球14个地理区域的页岩气资源的初步评估结果显示,全球页岩气技术可采资源量达到187万亿立方米。其中,中国的页岩气技术可采资源量为36万亿立方米,排名世界第一(约占20%),其后依次是美国(约占13%)、阿根廷、墨西哥和南非。若将此评估结果计算在内,全球天然气资源量可提高40%以上,达到640万亿立方米。由于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推动天然气需求快速增长,低气价助推天然气需求增长,技术发展提高页岩气生产的经济性,加之政府的激励政策和措施,未来全球页岩气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但是,未来10年全球页岩气市场开发也面临诸多限制因素:低气价限制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页岩气开发成本依然过高,中游基础设施缺乏,HSE和潜在的法律限制,现有页岩气技术在其他国家是否可行仍然存在疑问。鉴于中国能源需求快速增长,建议国家从能源安全的战略高度出发,综合协调各方力量,对国内页岩气资源展开全面深入的评估。  相似文献   

14.
2005年,世界乙烯生产能力继续小幅增长。已达11733万吨,增幅为3.9%,全球有4套新建装置投产,分别为扬子石化-巴斯夫的60万吨/年项目、广东惠州大亚湾的80万吨/年项目、巴西石油公司及其合资公司的52万吨/年项目以及朱拜勒联合石化公司的100万吨/年项目。分地区看,南美和中东、非洲地区的生产能力增长最大,分别为12.6%和10.2%。预计2006年全球乙烯的生产能力将新增389万吨,截至2010年共有2500万吨左右的新增能力,届时全球乙烯产能的增长将超过需求量的增长,装置的开工率将有所下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全球LPG供应正在快速增长,预计2006-2012年全球LPG增量将超过4600万吨,而世界LPG需求的增长略低于供应的增长.亚洲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LPG消费地区,未来远东地区的LPG需求主要取决于中国市场的发展.中东地区在石化行业不断发展的驱动下也正在成为世界LPG的需求中心.2008年以及其后数年,世界LPG供应过剩的情况将更加明显.这种缘于高油价的供应过剩将对中国LPG市场产生较大的影响,中国的LPG需求和进口将受到抑制,国产LPG的地位将上升.国产LPG与进口LPG之间将呈现新的竞争格局.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世界苯乙烯生产能力稳步增长,2012年已超过3255万吨/年。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苯乙烯生产和需求增长迅猛。2012年中国苯乙烯产能超过650万吨/年,产量约490万吨,表观消费量约850万吨,产品自给率约58%。预计2012~2017年,随着亚洲和中东新装置的投产,我国苯乙烯企业将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我国苯乙烯行业应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程度和装置生产规模,从而增强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韩钢 《中国石化》2004,(7):59-61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世界聚酯市场需求的增长,带动了乙二醇生产能力的扩大。1993年世界乙二醇生产能力为960万吨,2003年达到1561.9万吨,10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8%。2001年2月道化学(Dow)收购联碳公司(UCC)之后,成为全球最大的乙二醇生产商,共有9套生产装置,分布在美国、加  相似文献   

18.
王宜庆 《中国石化》2013,(11):26-27
目前我国合成橡胶产能利用率只有70%左右,产能过剩严重,合成橡胶企业将面临激烈竞争。 我国2010年合成橡胶总产量达到241万吨,201 1年装置总能力达到339万吨.2012年,我国合成橡胶装置总能力、年产量、消费量虽然同步增长,但装置能力利用率从2010年的85%下降到71%,合成橡胶装置能力的扩张速度远远大于需求的增速,将导致国内合成橡胶企业竞争惨烈. 胶企数量一年翻倍 近几年来,我国汽车工业飞速发展,为国内合成橡胶工业打开了广阔的上升空间.自2005~2012年,全国合成橡胶装置能力由163万吨/年增长到400万吨/年,表观消费量由195.3万吨/年增长到404万吨/年,年均增长12%以上.国内生产的合成橡胶市场占有率约70%.合成橡胶品种发展为7大基本胶种.  相似文献   

19.
2012年,全球丙烯腈产能为646.4万吨/年,消费量为506.7万吨,生产和消费主要集中在亚洲、北美及西欧,其中亚洲的产能和消费量分别占全球的53.4%和62.6%。受环保、技术和投资等因素的影响,未来5年,全球丙烯腈产能增长缓慢,需求增速将远高于产能增速。2012年我国丙烯腈产能127.7万吨/年,表观消费量达175.5万吨,主要用于生产腈纶、ABS树脂等。中国丙烯腈市场新建和扩建项目较多,产能增长将维持较高水平,预计到2017年,  相似文献   

20.
2012年全球环氧丙烷生产能力约954万吨,预测未来几年需求年平均增速为5%,亚太区将是环氧丙烷产能和需求增长最快的地区。2012年,中国环氧丙炕产能达188万吨,同比增长8%,表观消费量200.5万吨,同比增长22%。预计未来5年,中国环氧丙烷产能扩张将超过200万吨。虽然新增产能较多,但市场对高性能以及绿色环保的聚醚产品需求量也大幅提升,因此对原料环氧丙烷依旧存在需求缺口,2015年中国环氧丙烷的需求量将达到284万吨。全球范围长期来看,环氧丙烷市场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