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夏坤 《中国西部》2013,(9):46-48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以德治校"成了很多教育专家和领导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甚至也被有些校长作为学校基本理念,可是在我看来,很少有口号像"以德治校"这样荒诞而可笑的。"以德治校"搭配得当吗?以德治校,顾名思义是用道德来治理(或者说管理)学校。可是道德是用来"治"什么的工具吗?众所周知,管理的工具应该是法律、规章和制度,是各种明确的或者成文的条款,这在现代管理学中已经成  相似文献   

2.
关于领导力有很多误解,有人说领导力的核心是职位;有人说领导力的核心是品质;还有人说领导力就是魅力,就是影响力,就是带领团队去实现目标……这些都是错的,领导力的关键不在于你"是什么",不在于你"有什么",而在于你"做什么"。领导力不在于你"是什么"不管你是总经理或者CEO,还是学校校长、医院院长,或者局长、市长,这只说明你有所谓的"领导职位",并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一所学校要想可持续发展.就要实施人本管理。而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其根本就在于把人的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核心.尊重人、激发人的热情。满足广大师生的发展需要,从而调动她们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4.
错过购买是一个常见现象,研究者发现错过购买之后消费者倾向于继续不购买,这种倾向被称为“不行动惯性”,如何引导错过购买的消费者在将来采取购买行为,具有重要的营销意义.文章从社会,心理学解释水平的视角出发,以购买意愿测量不行动惯性,研究发现:随着错过购买时间距离的延伸,消费者不行动惯性提高;提高错过购买的目标价值、目标可得性可以降低不行动惯性;但是在错过购买时间距离较短情境下,提高目标可得性能更有效降低不行动惯性,而在错过购买时间距离较长情境下提高目标价值则更能减弱不行动惯性.最后讨论了研究结论的实践启示,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新学校行动计划"旨在建构理想学校模型,研究从优质学校到理想学校的行动战略,开展"制度与文化建设"的课题研究。本人联系现各学校的实际问题出发,从学校制度与文化的共融贯通、集约合成、重建与经营、反思和实践等方面切入,对学校实施文化管理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6.
在一所学校内部,正式组织主要是党、政、工、团及科研组织等。除了这些正式群体之外,其内部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同形式、交往深度不一的"小圈子"——非正式群体。然而,在学校民主管理中,学校领导往往注重统战、群团、工会、教代会等正式群体组织的建设,而忽略了非正式群体在民主管理、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不予重视,放在学校领导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学校运作从观念到实践开始发生转变,其转型的方向或规律,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学校角色的本色回归--从"升学率"到"特色化";二是学校规范的弹性管理--从封闭到开放;三是学校力量的多方建构--把学校作为一种资本.  相似文献   

8.
蔡东亚 《魅力中国》2010,(19):83-84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国有学校内部,学校资产是国家所有。而外部使用者是行政部门或国家任命或委派的学校经营者。我国国有学校的管理是实行严格的委托代理管理,委托者为了确切知道受托者在其任期内是否实现其目标,国有资产是否保值、增值,利税上缴是否足额及时,就必须委派一个和受托者没有任何经济利益关系的第三者…一会计对受托者进行全方位的反映和监督。而我国传统的做法是会计由受托方聘任,  相似文献   

9.
在他80岁生日那天,有人问他一生中最有意义的是什么,他说志在富民。他的学术是为人民服务的学术,他说:"我所知道的是真正的学术,是有用的知识,学术可以做装饰品,也可以做食粮的。"他"反对为研究而研究,为理论而理论,为定量而定量"。  相似文献   

10.
<正>深入学生,与学生谈心,在谈心中找到了学生要什么样的学校,什么样的学校才是适合学生的学校。、放办学的学校不少学校很有名气,但学校大门是紧闭的,封闭式办学,学生不喜欢。封闭办学,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很少知道学校的一些办学情况。有的学校连自己的教师都不知道自己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以及管理制度等信息。学校办得好不好,关键不在自我感觉如何,也不在某些部门的认可与否,而在群众的评价。学校要打大门,面对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接纳新的元素和可以利用的资源。这样的学校才有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1.
<正>天津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小学校长张俊民的办学理念是: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学校里有"大楼"未必有"大师",有"大师"才会有质量。他认为在学校的管理中,要以教师的发展为本,只有建设好教师队伍,才能提高教学水平,才能"照亮"学生,因此学校的管理者要下大力气,下大本钱创造条件,搭建起促进教师发展的平台,  相似文献   

12.
<正>下午两点半刚过,在学校的走廊外,午睡腥来的小男孩从寝室跑出来,冲上去抱住一位女教师,口中喃喃地重复着"校长""妈妈""周五"。女教师抚摸着孩子的背脊,转过身向着记者说:"他想说,周五妈妈要来接他。"这名被抱着的老师叫宋焱,是这所彭山县特殊教育学校的校长。在这所学校里生活  相似文献   

13.
曾中 《中国西部》2012,(27):48-53
劝退现象是否管中一窥? “求助!!!” 一天早上,打开QQ就看到群里的张先生的留言在大家错愕之际,才知道他正在为其儿子上学的事情烦恼。“还有半个月就开学了,还不知道送儿子到哪个学校上学”,张先生用了一串的“抓狂”符号来发泄其内心的郁闷。  相似文献   

14.
<正>外学"杜郎口模式"归来,学校领导班子一班人纷纷思考着一个问题:这个模式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吗?它能适用于自己的学校、自己的教师、自己的学生吗?该怎样在自己的学校推广这个享誉全国的先进管理模式?于是,以"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在学校中"为核心的校本理念,被再一次搬了出来研究、学习、再研究、再学习。经过深入细致的思考,"夯实细节、优化环节"成为湖北省枝江市安福寺中学统领全局的校本管理方略。  相似文献   

15.
饮食情话     
情话要说得好,那是相当地难。比如阿Q直眉瞪眼地说"吴妈,我想跟你困觉",结果招来了一顿大嘴巴。如果他深情地背诵泰戈尔:"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吴妈可能听不懂,嘟囔一句:"侬有啥事体?"但绝不至于用大嘴巴抽他。  相似文献   

16.
刘祯 《山东经济》2012,(5):52-56
管理学既是一门理论研究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必须强调应用与实践的学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去年首次明确提出实践导向,管理研究必须融入中国国情,要进行中国管理实践研究。因此,直面中国管理实践研究是当前中国管理研究的需要。对中国管理实践研究可以有以下四点认识:管理首先是一种实践;管理实践研究是一种卓有成效的管理学研究方法;中国管理实践研究应实现与中国管理实践的互动;直面中国管理实践研究,难度在于"直面",效果在于行动。  相似文献   

17.
我国教育经费投入知多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国情国力》2005,(6):15-18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兴亡,系于教育"。至理名言不绝于耳,但人们难得有暇顾及,因为教育的费用问题已经塞满了人们的脑海:政府为越来越大的教育拨款需求而犯愁;学校为如何筹集更多的资金而费神;家长为难计其数的教育费用而忧心。人们很想知道:教育投入了多少钱?本文通过对权威资料的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中国西部》2014,(20):6-7
<正>对"李希贵现象",赞赏者居多,质疑者有之。我个人认为,李希贵和他的十一学校给中国教育带来的最大价值是:没有自由就没有行动和创造,更不可能有改革的成功。读了关于李希贵和十一学校的教育改革的报道之后,我很是激动,甚至产生了到十一学校去教书的心理冲动。在十一学校里,校长是相对自由的,他不是高高在上的,不是领路人,而是站在队  相似文献   

19.
<正>校长感言:在学校管理中,最大的"善"在于放开师生手脚,给他们最大的民主与空间,让他们自由地呼吸,自由地思维。我常常和老师、家长谈心,敬听老师和家长的进言与献计,无  相似文献   

20.
一个好校长可以办好一所学校,一个好校长可以救活一个学校。校长的品德和言行直接影响着他的教师和学生。该文从人本思想与和谐关系的角度阐述了学校管理的新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