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对赌协议的有效性问题在我国司法领域一直未有定论,"对赌第一案"作为首个由最高院做出终审判决的案例,其诉讼过程与判决结果受到投资界、企业界和法律界的密切关注。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院")做出关于股权投资"对赌第一案"的终审判决,该案经一审、二审、再审,历时近三年。最高院判决投资者与股东签署的对赌条款有效,而一审、二审法院均认定对赌条款无效。对赌协议的有效性问题在我国司法领  相似文献   

2.
对赌协议是投资并购中律师耳熟能详的一个术语,对于大多数评估师来说可能还比较陌生。但实际上这种对赌协议是与企业或企业股权的价值密切相关的一种协议,特别是在PE或VC对创业企业或高新技术企业投资并购中,对赌协议往往是估值的关键。对于对赌协议的了解并考虑其价值评估有助于评估师的评估执业。鉴于市场的需求,本文特别向广大评估师介绍对赌协议的概念与内容、国内有关案例、评估思路以及法律地位等。  相似文献   

3.
PE行业的对赌条款,是行业内饱受争议却一直存在的投资附加条款,对赌条款的存在是有一定合理性的,其最初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投资者受信息不对称影响而设立的价值调整合约,但由于对赌协议缺乏统一指导规范,而导致对赌条款的设立乱象丛生,使得管理层对于上市公司对赌协议十分敏感,在法律层面上也存在保护争议,本文通过对实际产生的对赌协议形式的研究,从监管层和法律层面解读合理的对赌形式,以探求未来对赌协议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鉴于市场的需求,对赌协议的评估引起很多评估师的兴趣。然而由于法律条款的复杂性,评估并非易事。即使我们拥有期权定价理论的利器,也只能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本文从最简单的情况切入,探讨应用期权定价理论对对赌协议进行价值评估的方式,以便为投资并购中对赌协议的设计或PE、VC的企业估值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咨询意见。  相似文献   

5.
《会计师》2017,(14)
随着我国投融资市场的快速发展、资本运作活动的日益频繁,企业融资、并购等活动日益增多。为应对投融资活动及资本运作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对赌协议作为调整投资方与融资方利益的一种机制被引入国内。然而,对赌协议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能让企业在短期内融入大量所需资金,且激励企业管理层努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存在因企业过度追求短期经济目标而偏离企业长期战略的可能性,对赌协议到期的退出条款(如股权回购)也增大融资企业的财务风险。同时,若未能实现对赌目标,可能导致企业原股东丧失企业控制权。本文整理了对赌协议的概念,分析了对赌协议对企业发展的利与弊,最后提出对赌协议在企业融资、并购运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赌协议在实践中尤其是上市公司领域内被广泛运用,但却纠纷四起,法院对其也是持质疑态度。对赌协议是投融资双方为合理分配资本市场投融资时的风险和收益、解决企业估值困境、双方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而引发的不完全契约关系等问题,理性设计的一种投融资途径,是商事实践理性的体现。通过合同法或者公司法路径分析对赌协议,改良对赌协议并提高其在中国的适应性。充分尊重商事自治和法律强制,借鉴Earnout条款和ThoughtWorks案,通过分期投资、股权的合理运用、更加重视合同的履行性完善对赌协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投资市场的飞速发展,股权投资并购逐渐取代股权投资成为了市场投资的主流方向.业绩对赌协议作为投资者与企业或大股东双方获取利益的保障也随之兴起,成为了公众热议话题之一.本文主要通过介绍业绩对赌相关信息,重点探究了业绩对赌对于股权投资并购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并积极发现现阶段我国在对赌协议的设定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对赌协议在我国风险投资领域已有较多表现,实践中因对赌失败所引发的执行困境时有发生。本文阐明了本土背景下的对赌协议产生基础在于企业的股权融资偏好行为,分析了对赌协议在不完全契约状态下表现出的射幸性特点,论证了基于企业估值调整所进行的条款安排并不违背法律所追求的公平和效率目标。在此基础上,文章认为,对赌协议的可执行问题最终需回归到对其效力的认定上。合法性、契约自由以及公司自治等原则是审视此类协议效力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9.
杨裔光 《会计师》2019,(10):27-2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资产重组并购案例屡见不鲜,对赌协议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003年的蒙牛事件是我国第一宗"对赌协议案例",在此次对赌协议事件中,蒙牛接受了三家外资机构的投资,并签订了以未来三年业绩增长为目标的对赌协议,且蒙牛在接下来的三年中其财务业绩大大超越了对赌协议中目标的增长率,双方都从这次对赌协议事件中获得了丰厚的收益。但对赌协议失败的情况也较多,尤其是民营企业,其融资失败的情况更是屡屡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中国创业生态不断变化,各种优惠政策激励着创业者与资本的结合;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更是受到政策的直接影响,募资门槛不断放开,投资空间逐渐释放,退出渠道更加通畅,而随着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相继获批进入PE市场,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已成为中国经济体最活跃的组成部分。本文从私募股权投资中的对赌协议入手,着重分析了对赌协议的风险和运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正>现有关于私募股权投资对赌条款的过往研究常集中于单一指标,且静态的对赌指标设定与企业动态发展不协同。本文创新地引入企业生命周期维度,以可持续增长为原则,结合现金流、财务矩阵的周期性划分,理顺了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确定财务指标对赌条件的逻辑,参考非财务指标,并增设了提升协议可执行性的终止条款。通过构建全面的层次化对赌指标体系,使得对赌条款与企业发展协同一致,投资方风险可缓释,融资方增长可持续。  相似文献   

12.
对赌协议的实质为投融资双方在达成合作意向中,就未来某种不确定条件能否成就的事项在协议中作出明确约定,为将来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提供基础性依据.其法律风险主要表现为制度保障不足、条款设置不科学不合理以及侵犯中小股东利益等.为应对上述风险,本文建议我国积极构建监管规则,加强规则引导,以及对赌双方在实践中设计科学合理的对赌条款并适时调整协议内容等政策.  相似文献   

13.
从2009年至2012年,投资人苏卅I工业园区海富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富投资”)与被投公司甘肃世恒有色资源再利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甘肃世恒”)因投资协议中的对赌条款之争先后诉至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兰州中院”)、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甘肃高院”)和最高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最高法”),历经一审、二审及再审程序。2012年11月,最高法作出再审判决,这场旷日持久的对赌条款效力之争终于尘埃落定。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伴随着国际风投大量投资于中国的成长型或拟上市企业,业绩对赌协议逐步进入国人的视野并成为国内股权投资并购案例中的热门话题。文章在简要介绍了其概念、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业绩对赌对于股权投资并购交易的积极作用及其业务实质和相关会计处理,就投资企业在设计业绩对赌协议及后续履约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对赌协议:内涵、风险收益及其决策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赌协议是私募股权投资中采用非常普遍的投资协议.在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也较多地出现了投资方与管理层之间涉及巨大金额的对赌协议的案例,如摩根士丹利、鼎晖、英联与蒙牛管理层的对赌、3i与小肥羊、凯雷与徐工机械、以及摩根士丹利等与永乐电器的对赌协议等.而自2008年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让包括太子奶、碧桂园、PPG等企业领教了对赌协议的威力.投行的一项分析显示,2008年可能有将近一半以上的"对赌协议"以管理层的失败为结局,更多的股权被迫转让等纠纷因此发生.研究对赌协议及其风险与相应对策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16.
宋瑾 《时代金融》2014,(8Z):28-29
对赌协议,是投资银行为避免与融资方信息不对称普遍采取的投资避险工具。在国外的投资案例中,对赌协议是重要的估值调整工具与避险工具。但在中国,对赌协议一直处于灰色地带,主要由于对赌协议与《公司法》与证监会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存在条文冲突。由于其法域管辖权、合法性可能存在的争议,对赌协议往往沦为"人情"赌,对赌的履约依靠投融资双方的契约精神与市场声誉后果的考量。我国的对赌协议存在阳光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对赌协议,是投资银行为避免与融资方信息不对称普遍采取的投资避险工具。在国外的投资案例中,对赌协议是重要的估值调整工具与避险工具。但在中国,对赌协议一直处于灰色地带,主要由于对赌协议与《公司法》与证监会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存在条文冲突。由于其法域管辖权、合法性可能存在的争议,对赌协议往往沦为"人情"赌,对赌的履约依靠投融资双方的契约精神与市场声誉后果的考量。我国的对赌协议存在阳光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蔚美乐  岳宝宏 《海南金融》2020,(3):62-67,79
对赌协议作为一种估值调整机制,在企业实施并购行为时扮演着重要角色。签订对赌协议,相当于为企业的并购行为买了一份保险,降低因并购估值不确定带来的风险。本文以东方国信并购屹通信息、Cotopaxi为例,在比较两次并购行为中对赌协议条款设计的基础上,分析东方国信并购Cotopaxi失败的原因,以期为中国上市公司合理设计对赌条款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6月6日,美林公司与汶川紫坪水泥厂签署合作协议.投资5000万美元持有后者46%股权。这成为汶川大地震后,PE机构投资灾区企业的第一单。  相似文献   

20.
对赌协议是投资方与融资方博弈的结果,其优势是方便企业融资,但也有极大的风险。甘肃出现对赌协议被法院判定无效,说明对赌协议目前在我国不受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