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5 毫秒
1.
1999年1月1日,欧洲单一货币欧元的宣告诞生,成为世界货币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2009年新年的第一天,欧元在迎来10岁“生日”的同时,欧元区大家庭也迎来了第16个成员斯洛伐克。一方面,尽管欧元自问世以来一直备受争议,但是经过10年的发展,欧元已经成为国际主要货币之一;另一方面,尽管欧元已覆盖了16个国家的近33亿公民,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际货币体系的突出特点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全球性参考货币及以欧元为代表的区域性货币。2011年11月,在法同戛纳召开的20国峰会达成一项共识,旨在共同致力于让国际货币体系更加良好地反映新兴经济体在国际市场中不断提升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建立亚洲单一货币的理论基础有疑问。欧洲单一货币疲软的原因是欧洲经济增长乏力,欧洲央行的政策协调困难等。欧元走势不佳可作为亚洲单一货币的前车之鉴。亚洲单一货币在目前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不可行的,亚洲只能实行一定程度的货币合作,而不应勉强实行单一货币。  相似文献   

4.
最优货币区理论:欧洲的实践与亚洲的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实践,验证了最优化币区理论。亚洲货币合作同样可行,亚洲货币合作可实行建立共同钉住美元的亚洲汇率机制,最终过渡到实现亚洲单一货币。  相似文献   

5.
欧盟货币一体化探讨李守身多年来欧盟一直致力于向经济与货币联盟的方向迈进,但步履蹒跚,未尽人意。1979年3月欧洲货币体系建立后,经过1983年的全面调整,使德国马克成为该体系的基准货币。这时普遍关注的问题开始转移到保证欧洲货币体系的稳定上来。1993...  相似文献   

6.
无论从空间维度,还是时间维度,通过对货币功能演变及内涵变化的分析可以看出,尽管单一全球货币的实施还为时尚早,但事实上,货币一直在经历着走向统一的过程,并逐渐显露出统一化趋势,大同时代必将到来。  相似文献   

7.
张莉 《福建金融》2007,(3):55-56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重心从全球国际间的货币安排转为区域货币合作,欧洲、美洲和非洲货币合作与政策协调机制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完善。本文对欧洲、美洲和非洲货币合作模式进行比较,总结出可供亚洲区域货币合作借鉴的经验,并对我国在东亚货币合作进程中的策略选择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货币界定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修正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货币的理论定义和经验定义出发,简要介绍了各国货币层次划分的特点及各国货币政策的实践,分析了导致货币供应量目标失效的几种可能原因,指出金融创新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是导致当前一些国家纷纷转向选择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主要因素,笔者通过分析发现,只要解决了货币的界定以及修正货币供应量的计量方法之后,货币供应量仍会继续成为货币中介目标的首选。  相似文献   

9.
区域经济一体化、集团化的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而欧洲货币的一体化更是世界区域经济发展进程的里程碑标志。支持货币一体化的理论基础就是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蒙代尔于1961年提出的“最优货币区”理论。最优货币区理论及其发展自欧洲区域货币一体化开始,西方经济学界提出了“最优货币区”理论。在此,经济学对“最优货币区”解释为由不同国家或地区组成的货币联盟,区域内实行单一的共同货币,或者虽有几种货币但相互之间具有可兑换性,其汇率在对内进行经常交易和资本交易时互相盯住,对外则统一浮动,以求…  相似文献   

10.
《中国金融》1998,(5):37-38
欧洲货币经济一体化(一)———欧洲货币联盟的历史进程及其成因编者按:即将于1999年1月1日建立的欧洲货币联盟(EuropeanMonetaryUnion,EMU)是欧洲货币经济一体化的最高目标。欧洲货币联盟建立之后将引入单一货币———欧元。欧洲货币...  相似文献   

11.
欧洲单一货币在1999年1月1日正式启动.欧元区经济运行正常平稳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这给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提供了极为现实的启示。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亚洲国家提出建立亚洲单一货币——亚元,这一提议在亚洲各国政府和学术界反响较大。在亚洲最庞大的市场和最具潜力的经济体是中国,且周边的华人经济也表现出虎虎生气,如台湾、香港,以及亚洲其他地区的华人经济,亚洲区域合作与一体化当以中国为核心,辐射四周。作为最具备有  相似文献   

12.
今天,欧元已经成为涵盖欧洲16个国家的超国家货币。作为全球第二大储备货币,欧元成了许多金融资产的发行和计价货币。单一货币诞生的第一个十年的表现,确吱标志着它已经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全球货币。  相似文献   

13.
任统 《中国金融》2004,(15):33-36
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稳步回落,处于央行调控目标内 初步统计,2004年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23.84万亿元,同比增长16.2%,比上月末低1.3个百分点,广义货币M2已连续4个月回落。狭义货币M1余额为8.86万亿元,增长16.2%,比上月末低2.4个百分点。货币供应量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是当月企业活期存款同比少增1196亿元。  相似文献   

14.
2007年反假货币、货币管理工作任务重,标准高,要求严。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货币金银工作会议有关精神,总结2006年全省反假货币、货币管理、现金分析等工作,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任务,认清形势,转变观念,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实现工作目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货币信贷高增长,大多因为货币供应量和货币需求量过大,在其中一方或者双方共同作用下,货币与信贷增长明显超过经济发展实际的状况。我国在经济模式的转轨过程中,有多种因素造成货币信贷的高增长:  相似文献   

16.
一、国债管理与货币管理目标 金融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提高对市场信号的反应来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认为,在一个开放金融体系中,要实现这个目标,其关键在于:(1)实现利率市场化;(2)中央银行独立执行货币政策;(3)增强金融体系的竞争力度。但是,鉴于金融部门运行机制的转变,有可能导致国债目标和货币政策目标之间产生一定的矛盾冲突,尽管这两者的目标绝大多数都是共同的,它们之间具有互补性,而货币政策目标较之国债管理目标具有更大的广泛性。那些把国债管理和货币管理政策置于不同地位的战略,也会在短期内产生一定程度的差别。  相似文献   

17.
刘伟 《南方金融》2005,(4):25-28
日前多元企业终极产权制度约束下的委托代理问题,导致我国银行业的利率定价缺乏有效的市场机制,因此我国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依旧采取仍采取货币供给量,实证数据显示货币供给量中间目标是有效的。但目前的国际收支顺差的超速增长和经济金融结构变迁等因素对货币控制形成了很大的冲击,本文首先分析了货币控制面临的挑战,然后对基础货币和货币总量控制的有效性和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货币控制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重要变量——货币乘数着眼,研究我国应对世界金融危机期间货币乘数及其构成因子的变动情况,以货币乘数和基础货币共同作用下的货币供给量的变化来反映货币政策机制的传导效果。根据从2006年3月到2009年10月的数据,发现中国货币乘数总水平有所缩小,但相对美国货币乘数的巨幅收缩则仍然显得比较平稳,使我国得以运用相对较少的基础货币增幅换取了较大的货币供给增幅。同时,尽管在这段特殊时期我国货币乘数的变化较大,但预测公式仍然保持了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假定的模型出发,揭示出货币的演变是市场交易效率和货币信用互动发展的结果,这一过程主要经历三个阶段,并收敛于共同市场化币。但是,如果按照EMU范式来创立共同市场货币,则共同市场货币的信用可置信度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共同市场货币能否成功地替代主权信用货币关键取决于成员国能否解决好共同市场货币的信用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Divisia货币数量指数及其货币资产结构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编制的Divisia货币数量指数充分考虑了货币总量中各类资产的货币性职能,可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辅助工具。基于这一指数的货币资产结构分析表明,流动性较差资产过快增长是我国货币总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政府为经济工作计划而在货币政策调控方面进行了努力,货币资产结构自1997年以来渐趋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