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大棚蔬菜种植模式的广泛推广,黄瓜已成为周年供应的主要蔬莱之一。但病害已成为影响黄瓜产量和品质的主要障碍,因此如何有效地对大棚黄瓜病害进行防治是广大莱农普遍关注的问题。下面就大棚黄瓜主要病害的识别与防治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金秋时节的新疆塔城市二公镇,一座座大棚望不到边际。在大棚里忙碌的马丽,正在指导工人如何给蔬菜施肥。马丽种蔬菜已经3年了,3年里马丽不仅每年可以从蔬菜种植收益四五万,还学会了如何嫁接。她说:“我们种植的蔬菜全部要销往哈萨克斯坦。”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我省把蔬菜作为一个重要产业来抓,按照区域化种植、集约化生产、多元化流通、产业化经营的指导思想,蔬菜产销有了突破性进展。1996年,全省蔬菜总产量达到5519.7万吨,人均占有632公斤,与1990年相比分别增长2.9倍和2.8倍。山东蔬菜除了满足自身需要外,每年约有60%调往全国各地。这几年我省蔬菜之所以发展较快,一是得益于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目前,蔬菜在种植业产值中已占到30%,在四大经济作物中跃居第一。二是得益于新的蔬菜大棚生产技术和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去年,全省大冬暖式大棚突破100万亩,使我省莱由秋菜为主…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以大棚蔬菜、中棚双孢菇种植为重点的设施蔬菜产业在凤翔县异军突起,成为特色农业中最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一、遂川蔬菜产业发展已初步形成三种模式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遂川集中连片的商品蔬菜种植总面积约为3000亩,其中被省农业厅列为无公害蔬菜基地面积2400亩,大棚蔬菜面积735亩。无公害蔬菜和大棚蔬菜年利润每亩分别可达5000元和18000元。初步形成了以泉江螺溪、卜村、于田中州综合蔬菜生产基地为核心区,碧洲宏山红茄、衙前甜玉米、泉江大盆土豆、珠田扁萝卜等特色蔬菜生产基地为专业区的蔬菜产业。  相似文献   

6.
《唐山经济》2005,(11):41-42
近年来,唐山市丰润区圪塔坨村以大棚西红柿种植为重点,大力发展棚室蔬菜,实现了规模化经营,成为全区西红柿的最大产销地。目前,棚室面积达2500亩,占全村总耕地面积的61.2%,从事西红柿棚室生产的农户417户,占全村户数的67.3%。仅此一项,全村年收入达2800万元,纯收入达1629万元,人均纯收入7011元。目前。西红柿规模化种植已经成为该村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发生着一个明显变化,那就是从单纯的种植粮食作物向特色农业发展,大量种植林果、蔬菜等经济型作物。以河南省孟津县为例,以前以种植小麦、水稻、玉米、谷子等农作物为主,只有少量的蔬菜瓜果,多为自己食用。近几年来,蔬菜瓜果大量种植,特别是大棚蔬菜,发展迅速,出现了专业村,数百亩、上千亩连片种植,规模越来越大,产量也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8.
安塞引进诸城──大棚蔬菜技术成功1992年,山东诸城市安塞挂职干部徐思聪、王守智认真研究了安塞县的自然资源和气候资料,他们以安塞的气候条件同诸城对比,确认安塞适宜种植大棚蔬菜。他们的论证得到有关方面的认可后,即从山东请来了有丰富经验的菜农王世洪,从技...  相似文献   

9.
《中国合作经济》2009,(9):39-39
孔繁建出身于农民家庭,大学主修园艺系蔬菜专业,毕业后就职于顺义区蔬菜生产技术服务中心,现在是北京绿兴特食用菌合作社社长。孔繁建从1989年开始从事食用菌的技术服务。当时,许多菌农缺乏对新技术和新品种的认识,种植的蘑菇只有香菇、平菇和木耳“老三样”,一年也就收一茬,一亩大棚收入7000多元。  相似文献   

10.
在辽宁,北镇有着独具特色的大型蔬菜生产基地。这里各种生鲜蔬菜种植面积达47万亩,年交易量达3亿公斤,交易额达5亿元。蔬菜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第一大来源,占到农民总收入的35%左右。在辽宁,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的李凯和他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北镇市大棚蔬菜技术协会声名远扬。李凯和他的协会,通过技术和劳动合作,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培养了2万多名棚菜种植能手,使北镇成为继山东寿光后,又一大棚蔬菜"技术辐射"基地。  相似文献   

11.
张燕 《魅力中国》2014,(4):328-328
寿光大棚蔬菜种植模式在新疆焉耆盆地生根开花,改变了各族农民传统的蔬菜种植和生产生活方式,地方电视传媒在推广寿光经验,传播科学技术经验、蔬菜销售渠道等方面功不可末。其农业农村新闻的时效性,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2.
蔬菜大棚的发展,打破了传统农业的局限性,对增加淡季蔬菜供应,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民勤县苏武乡中沟村种植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蔬菜大棚产生的劳务成本、生产资料成本、设施成本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并从产值与纯收入等角度对其经济效益做出评价,提出相应建议,为提高大棚蔬菜种植的经济效益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以大棚蔬菜、中棚双孢菇种植为重点的设施蔬菜产业在风翔县异军突起,成为特色农业中最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大棚栽培已成为蔬菜栽培的主要方式,近几年发展面积迅速扩大。蔬菜的发展,不但丰富了城乡消费者的菜蓝子,而且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但是随着面积的不断扩大,常年大量的使用农药,病虫危害日益加重,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加强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减轻农药污染是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蔬菜产业现状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甘肃省蔬菜产业现状(一)规模总量显著增长甘肃省蔬菜生产持续快速发展,成为全国蔬菜生产中增长最快的省份之一。建国50年来,甘肃蔬菜业的发展大体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一是1978年以前,以计划种植为重要标志。这一阶段,主要服从于粮食生产,蔬菜生产基本上  相似文献   

16.
最近,我们深入到峪口镇乔沟村,对该村从1996年产业结构调整时,敢为人先种植塑料大棚蔬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变强,久盛不衰,现已发展为40个大棚规模产业化进行细致调研,对我市扶贫开发提供新思路、新经验、具有较强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杨肖蕾 《中国经贸》2013,(24):35-35
伴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对蔬菜,特别是无公害蔬菜的需求越来越高。但无公害蔬菜在培育种植方面并没有做到真正的“无公害”,农药、化肥的使用依然泛滥,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潜在的威胁。本文基于以上问题对提高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水平及增收经济效益的途径予以讨论,提出区域化种植、专业化生产、市场化经营、强化政府领导、紧密结合4项措施,为蔬菜种植真正达到无公害,提高农民收入,并提高无公害蔬菜的经济效益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乐都县有着种植蔬菜的传统习惯,改革开放以来,蔬菜生产由量变到质变,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棚膜技术的推广运用,使蔬菜生产迅速发展,成为全县种植业的支柱产业。2000年底,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9万亩(包括复种面积),形成“一品一村”特色村90多个,蔬菜产量达到2.33亿公斤,创造产值9339万元。“九五”后期,全县共投资380万元。建成深沟蔬菜生产科技示范园、白崖子村和店子村两个百亩蔬菜生产示范基地,修建50亩高标准日光节能温室,以及智能温棚一座。泊水两岸从东到西,已形成蔬菜产业带,并开始向沟岔和有条件的山区辐射。  相似文献   

19.
来到江西省遂川县泉江镇螺溪村,一幢幢新居错落有致,一条条入户路四通八达,一畦畦蔬菜生机盎然。该村多年致力发展蔬菜、仔猪产业,走“猪-沼-菜”发展路子,全村蔬菜种植面积520亩,年产值300多万元;饲养良种母猪600多头,年产仔猪11000余头,年产值280万元,仅此两项户均年收入3万余元。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大新庄镇西崔坨村的农民张晓山,2003年之前,种植了2亩大棚蔬菜,辛辛苦苦一年下来,收入还不足1万元。几年时间过去,截至目前,他的大棚蔬菜已发展到20多亩,年纯收入达20多万元。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张晓山笑着告诉记者,这得益于"1+2"人才组合给予他的帮助和支持。"他们帮助我建立了联体大棚,铺设了微喷灌;不仅省工省力,节电节水,种出的蔬菜还质量高、价格好。真真感谢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