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土地流转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村土地流转涉及非农建设用地的土地流转、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农业建设中土地规模经营涉及的土地流转以及农村居民点建设中的农民宅基地流转。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了种种侵害农民土地权益的情况。该文在对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以及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确立农民的集体土地终极所有权,实行城乡统筹、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村土地流转的效率:现实与理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土地流转目前颇受关注,本文分析了土地流转产生的剩余、土地对农民的重要性、土地流转的剩余的分配对土地流转的影响。文章认为,土地流转没有改变目前农业生产的方式和生产要素的质量,从而也没有给农业生产带来质的突破。  相似文献   

3.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些地区农民不再以土地作为生存和发展的唯一来源。随着外出打工、经商农民的增加,土地流转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土地流转一方面提高了土地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的水平,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较好地解决了土地抛荒和粗放经营问题。另一方面,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侵犯承包户利益、掠夺式土地经营等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4.
农村土地流转的效率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土地流转目前颇受关注 ,本文分析了土地流转产生的剩余、土地对农民的重要性、土地流转的剩余的分配对土地流转的影响。文章认为 ,土地流转没有改变目前农业生产的方式和生产要素的质量 ,从而也没有给农业生产带来质的突破  相似文献   

5.
简讯     
《中国老区建设》2013,(1):38-39
海安县白甸镇土地流转转出新天地 截至目前,江苏省海安县白甸镇已流转土地1.4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3.8%,成为南通市土地流转第一镇,并逐步形成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白甸镇的土地流转形成了新的种植结构,提高了环境质量和农业科技水平,土地流转转出了一片新土地,2011年,白甸镇农民人均收入达11623元。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当前的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急需创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则再次强调了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问题:“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相似文献   

7.
去年,汉滨区依托土地资源,用活土地政策,带领全区农民在土地上做文章,一年流转土地5.3万亩,掀起了企业和大户竞相发展设施农业、规模农业的热潮。  相似文献   

8.
土地流转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唐山市经济较发达。但土地流转规模小、水平低。为此,加快土地流转应:充分利用产业优势;提高农民素质;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  相似文献   

9.
土地流转是区域经济发展和富民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富川在坚持稳定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把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作为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切人点和有效途径,采取多种形式将分散到户的土地集中起来连片开发,实现全县土地资源向优势特色产业和优势农业企业集中,极大地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有效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  相似文献   

10.
信彩琴 《发展》2014,(8):47-47
正近年来,泾川县努力探索土地流转机制,积极创新土地流转方式,形成了以蔬菜、林果和畜牧养殖为主体的特色高效农业,土地流转在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一、发展现状(一)土地经营需求发生变化,流转规模持续扩大。随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不断加快,农村劳务输出人数不断增多,农民群众对土地的依附程度逐  相似文献   

11.
土地流转已经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推进土地流转步伐,增加农民的财产权收益。经过30年的发展,土地流转形成了各种模式,广西金穗农业集团作为龙头企业,其金稳土地流转模式具有重要的代表意义。文章通过对其模式研究分析,认为其二次承包经营型、龙头企业+大户基地型对推进土地流转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并提出了通过加快土地流转市场平台建设、土地确认、以地养老等推动土地流转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图片新闻     
《中国老区建设》2008,(11):42-43
近年来,通州市刘桥镇积极破解土地瓶颈制约,合法流转土地,强化规模经营,力促农民增收致富。目前,该镇已合理流转土地面积8000余亩,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10多个;创办农业龙头企业、高效农业示范园20多家。图为刘桥农家女在新引进的企业愉快上班。  相似文献   

13.
林静国 《宁波通讯》2005,(10):46-47
针对农业产业化推进难,传统经营模式变革难,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难的问题,我县审时度势,积极探索,坚持“条件、自愿、依法,有偿,规范”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民按照市场机制进行土地使用权有序流转,加快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企业化、产业特色化,探索了一条发展现代农业之路。目前,全县流转土地面积达到24.6万亩,  相似文献   

14.
薛臻 《乡镇经济》2002,(12):14-15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和稳定的最基本生产资料,建国以来,从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极大地激活和释放了农村生产力。然而,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行土地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阻碍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近几年,苏州广大农村对土地使用权流转问题,进行了大胆的实践,涌现了许多好的土地制度创新的方式,土地流转正成为当前农村改革的一个热点。一、当前土地流转的状况1.面广量大。苏州很早就进行了土地使用权流转方面的探索,在全国刚开始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初,部分…  相似文献   

15.
岳凯旋 《魅力中国》2014,(8):278-278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在新时期充当着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角色。我国农业发展正向着规模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土地流转制度也是一种促进机制。然而,土地流转实践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农民权利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同时也缺乏一定得激励机制,导致农民流转土地的积极性并不高,使得土地流转制度的作用不能很好的发挥。本文试着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些改进措施的探索,希望能对土地流转制度的完善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6.
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农村土地的价值有了更清晰、更全面的认识。如果说“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政策承诺让农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那么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权益等权利。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则更似一针强心剂,让农民和农业投资者对土地有了更多的财富想像。  相似文献   

17.
土地是作为中国农业农村最基础的产出要素,它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就业需求,还可以提高农民收入以及增强社会保障等多种用途。基于山东省422份调研数据,通过Heckman模型阐明了农民分化、代际差异对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表明,农民分化对土地流转意愿具有正向的影响;与老一代农民相比新生代农民更愿意进行土地流转。根据研究结果,针对不同分化程度、不同代际差异的农民提出了精准性建议,以提高农民的土地流转的意愿。  相似文献   

18.
庆刚  马跃  方俊 《江苏经济》2003,(9):58-59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然而近年农业增产不增效的现状,又使农民种的土地成了难以割舍的“鸡肋”。在沭阳县扎下镇,许多农民本着“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单位或个人,土地流转渐成风气。农民不仅可以从租地大户那里获得一定的土地转包收益,而且还可以出外安心打工、放心挣钱。既得“鱼翅”,又得“熊掌”,土地流转俨然成了扎下农民增收致富的“跷跷板”。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农业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积极、有序地推进土地流转是有效地促进“三农”裂变,适应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是关系到亿万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如何化解这一矛盾、推进土地有序流动,活跃土地这一重要的生产要素,世界上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各地均在积极探索之中。近日,我们深入到土地流转工作做得较好的巢湖市和县白桥镇,就农村土地流转情况和流转后经营的状况进行了调研。[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农村土地改革、土地流转、农民财产增收等都问题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地处粤东的梅州实施土地流转与农业产业化具有良好条件。尽管其存在土地抛荒、土地观念比较传统、土地所有权含糊不清、土地缺乏规范市场和农民社会保障不足等问题,但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利用土地流转和发展精致农业,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找到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好的发展动力、更规范的土地管理模式,找到了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的切合点,为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发挥了更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