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圆 《魅力中国》2013,(34):311-312
2011年10月3日--10月7日,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栏目推出了一档国庆特别节目--《国庆走基层》。本文将通过对这一系列共五期节目的分析,探索如何进行电视新闻节目的策划与制作。具体从这五期节目的选题立意与表现形式两个方面分析其独到之处,选题立意包括:报道题材选择的原因、作用;表现形式包括:节目内容编排(题目、顺序、节目的内容)、采访人物的选择、镜头的运用、主持人的表现、细节表现等方面。对四期节目分别进行具体分析之后,再从整体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刘婷 《魅力中国》2014,(3):390-390
作为出版企业的重要支柱,选题策划必须贯彻企业战略,具有战略思维,以支持企业建立和保持竞争,本文针对《步步高决胜高考》的选题策划从战略的角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法宝。实施品牌战略,需要立足高质量的产品。本刊组织策划“产品质量与企业市场竞争力”这一选题,旨在通过采访、报道市场中知名企业个案,探讨企业成功发展之路。倡导一个健康有序的竞争环境,追求产品的高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4.
廖治娟  吴传军 《魅力中国》2013,(32):318-318
江北报社是一张机关党报,去年底以来,把落实中央、市委、区委转变作风的规定要求作为“改进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推动报道转型的机遇,坚持”从实际出发、以策划引领、用制度保障”的理念,结合实际探索“N个走进”系列原创新闻报道,深化“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推动报道从“围绕领导转”向“面向基层走”转型、从“被动听安排”向“自主搞策划”转型、从“官样文章多”向“鲜活新闻多”转型,使走基层路子越来越宽、转作风方向越来越来明、改文风内容越来越活,不仅锻炼了采编队伍、提高了办报质量、增强了可读性,还更好地服务了大局、服务了基层、服务了群众。  相似文献   

5.
赵淋 《魅力中国》2011,(5):71-71,73
一年一度的两会在每年的三月如约而至。针对同样一个采访事件,不同介质,不同类型的媒体对两会的报道有共性,但是他们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如何能在相同的事件中发现符合自身特点的新闻成了两会报道是否成功的标志。在本文中,作者着重对《中国青年报》旗下的中青在线网站近两年对两会的报道风格进行分析,以此探讨在面对相同的采访对象和采访事件时,不同的媒体要抓住自己的核心风格才能取得报道成功。  相似文献   

6.
《开放潮》2001,(4)
一、我们需要怎样的兼职记者? 《开放潮》以创一流刊物为目标,走社会化办刊的道路.为热爱新闻出版事业的记者编辑提供广阔的创业平台。其兼职记者的基本要求是:专业记者.熟悉经济问题.长期从事经济报道,擅长于分析性文章或经济人物的采访写作。 二、兼职记者怎样开展工作? 凡本刊聘请之兼职记者.随时可向编辑部提出选题、采访方案及费用预算.经审定认可后.由本刊提供辅助采访条件(台证件、采访工具及一定的差旅费用),兼职记者即可在规定时间内自由采写,提交合格稿件。 三、兼职记者待遇如何? 本刊兼职记者并不领取固定工资…  相似文献   

7.
让幸福在四季欢笑,让幸福在亲情中流淌。2012年中秋,中央电视台推出了系列《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你幸福吗?》面对记者的提问,答案真是精彩纷呈,面对幸福各人有着不同的感受。我是草根,普通百姓,身在基层,我幸福吗?我们幸福吗?我灵机一动,何不做一次基层“记者”,采访一下我们家的“基层”。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一些新闻单位在新闻报道实践中,都不同程度地增强了策划意识,通过这一手段,加强了报道的深度和广度,特别是对重点报道、独家新闻的宣传,产生了非同寻常的意义。新闻策划,已日益成为业内人士提高办报质量,吸引更多读者,增强新闻宣传社会影响的有效途径。所谓新闻策划,通俗地说就是在一定的思想原贝之下,对一些重要题材和重要选题,从指导思想、报道内容、报道形式等等,进行统筹考虑,精心谋划,变被动的反映为积极的组织、运作。实践证明,搞好新闻策划,就会改变编辑部“等米下锅’,就来稿编来稿,新闻报道呆板、单一,…  相似文献   

9.
胡光 《理论观察》2011,(3):172-173
春节期间,一个新的话题悄然成为受众热议的焦点,这就是出现在各媒体重要时段、栏目及显著位置上的“新春走基层”报道。基层普通百姓、一线干部职工、边疆各族人民,一时间纷纷成为新闻的主角,一大批鲜活生动的新闻报道极富吸引力、感染力和亲和力。中宣部2011年1月组织的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开展的全国性基层采访活动收到了显著的、令人满意的效果。“走基层”虽然主要是中央新闻媒体的活动,但对于地方媒体同样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法宝。实施品牌战略,需要立足高质量的产品。本刊组织策划产品质量与企业市场竞争力这一选题,旨在通过采访、报道市场中知名企业个案,探讨企业成功发展之路。倡导一个健康有序的竞争环境,追求产品的高质量保证。作为加工设备制造商,DMG产品的高质量为人所熟知;  相似文献   

11.
彭权  赵清敏 《理论观察》2005,(2):131-132
电视专题策划要在事实的基础上作好选题策划、材料策划和细节策划,并发挥优势,调动创造性思维。电视新闻性人物专题《月亮湾里的养蛙人》就是一个成功策划的案例。  相似文献   

12.
资讯     
《西部大开发》2011,(12):10-17
读者大家评刊我是贵杂志的一位忠实读者,一年以来,十二本期刊捧在手里,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最大的财富。现特对杂志内容三大块有如下评价:封面报道每期内容重点突出,策划精准,采访到位。从《三问榆林》、《钱学森与西部大开发》、《华  相似文献   

13.
论新闻策划     
新闻策划是现代传媒常用的为做好新闻报道工作而采取的策划手段,其目的是力求使传媒的新闻报道显得更有广度和深度,以满足受众多方面的新闻信息需求。也就是指记者对将要采访的题材重大的新闻事实所作的事先谋划或筹划。对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新闻事件如何进行报道,进行分析、构思,经过反复酝酿、调整,从多个报道方案中优选出最佳报道方案来加以实施,以达到一定的报道目标、实现预期的传播效果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戚增媚 《黑河学刊》2014,(12):32-33
新生大学出版社在当下选题策划工作中面临着发展方向不明确、影响力不足以及策划队伍亟待建设等几个共性问题,为此笔者提出了基于本校学科进而确立选题方向,通过成立出版分中心占领选题市场资源,通过项目合作打造策划团队以及结合新媒体时代特点展开策划的策划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由市委宣传部策划推出的大型系列报道<新世纪·郑州十年>在省会引起较大反响,报道全面回顾总结了过去十年郑州取得的成就,起到了统一思想、鼓舞斗志、明确目标的作用,为郑州新十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笔者以此大型专题为例,从选题,视角,表现三个方面分析党报专题策划的成功典型.  相似文献   

16.
互动     
《中国报道》2008,(7):6-6
《中国报道》第6期以70%的篇幅报道了“汶川大地震”,既有全景,又有局部,是很有分量的深度报道,既有灾难的悲情,又有生命的信念,令读者虽感酸楚却不觉堵塞。文中昂扬着“生命至上”、“以人为本”、“公民成长”、“国家动员”的主调,这是历来中外有关灾情报道所未及的。从内容策划到文图精选,从视角变化到信息含量,从出版责任到溢于版面的编辑真情实感,都令读者不能不称赞,不愧为《中国报道》。  相似文献   

17.
<正>你幸福吗?2012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走基层·百姓心声》调查节目,记者走入基层对几千名不同行业的人进行采访,抛出的问题都是"你幸福吗?"从那时起,"幸福"成为红遍全国的热门词汇。"你幸福吗?"这个简单的问句背后蕴含着一个普通中国人对于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自然环境等方方面面的感受和体会,引发当代中国人对幸福的深入思考。我们的幸福去哪儿了?孟子曾讲过"君子有三乐",其中"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人生的三大乐事之一。可见,做教师应当是  相似文献   

18.
周长风 《理论观察》2010,(6):179-180
随着新闻媒体的多样化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化,新闻策划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缺少新闻策划的新闻采访,不仅难以产生高质量的报道,而且也会缺乏报道连续性,不能形成独特的报道风格和特色。相反,如果新闻策划方案过多或过细,也会适得其反,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对于住房的关注一直是本刊报道的重点,为此,本刊曾特别策划报道过专题《房价:一道热眼的风景》,在《产经报道》中也曾作过多次报道,此次,在《宏观分析》栏目中做进一步报道,目的就是要引起全社会更为广泛的关注;在目前条件下,我国应建立怎样的住房社会保险体系,以实现“居者有其屋”。在这方面欧美国家已建立起较完善的住房社会保障体系,研究和分析西方国家的住房保障体系,借鉴它们的成功经验,对建立和完善我国城镇住房社会保障制度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面对激烈的报业竞争局面 ,地方党报必须实施精品战略。实施精品战略 ,地方党报应从选题策划、深度报道、提升典型以及培育高素质的新闻队伍方面实现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