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灾难性事件的不可预测性、破坏性以及广泛的社会性,人性的善恶美丑、世间是非曲折都能被反映并彰显出来。而这对于灾难新闻报道对于新闻媒体以及媒体工作人员,需要具有很高的新闻职业素质和高尚的社会责任感。
  灾难的突发性以及不可预测性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巨大的伤害,同时也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灾难所带来的破坏不可能仅仅考一个人的能力去挽救,这种困窘的局面的解决需要社会的广泛援助。而这时一篇好的灾难报道往往能唤起社会对灾情的广泛关注,运用它其中包容的人文关怀思想,通过富有感染力的新闻图片、文字、标题,展现出灾区人民的精神状态及物质需求。富有人文关怀思想的灾难报道,往往能不露声色的将想要表达的情感融于其中,这种情感也绝不是单纯的煽情,而是一种对人性关怀的真情流露。既准确的传达了灾情信息又为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组织救灾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人文关怀思想引入新闻报道是从20世纪末开始逐渐发展起来的,尤其自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的报道以来,人文关怀思想在新闻报道中日益彰显其重要性,但在灾难报道的体现人文关怀实践中还存在着许多偏差。随着信息传播的高速化,广大受众越来越能便易地获得灾难的实时动态,这对新闻媒体无疑又是一个挑战。在这种情境下,在灾难报道中进一步的发展和深化人文关怀理念,提高媒体人使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树立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3.
柴畅 《魅力中国》2013,(23):326-326
近年来,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越来越受到重视,媒体观念由传播者本位回归到受众本位。弱势群体作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以弱势群体为主题的报道在不断增多,报道深度日益加强,形成舆论力量推动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但在实际操作中,弱势群体报道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一些报纸上经常会出现“民工”、“闲杂人员”、“三无人员”等对弱势群体存在歧视的字眼,还有新闻图片使用不当、暴露弱势群体隐私等现象。  相似文献   

4.
熊艳 《魅力中国》2013,(8):54-54
灾难报道一直是新闻人共同面对的难题,它包裹着这样一些永恒的诘问:是在记录还是在闯入?有没有造成受害者的二次伤害?对比日本3.11太地震的报道.日本电视台的冷静和稳重得到了全球舆论的一致嘉许,NHK的报道被称之为“绅士般的报道风格”,尽管核泄露事故一波三折,让日本充满了不安,但“NHK的报道让人收敛了焦躁的情绪,去学习思考和判断。”可见,灾难报道的分寸尤为关键。本文将针对当前灾难报道存在的问题,阐述如何把握灾难报道的分寸这一问题。对提升灾难报道水平、发挥灾难报道的积极作用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灾难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精神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贝贝 《魅力中国》2009,(4):69-69,73
灾难的破坏性是众所周知的,然而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任何国家、任何时代、无论科学技术再怎样发达,也不可能完全杜绝灾难的发生,它是人类不愿面对又不得不面对的痛苦现实。  相似文献   

6.
新闻报道环节如何实现新闻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靖鸣  王辉 《改革与战略》2004,(11):71-74
研究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对于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指导新闻报道实践、推动社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仅从新闻传播的报道来谈谈在新闻报道过程中怎样真正实现新闻的人文关怀精神。  相似文献   

7.
当代西方哲学教育的最大问题是对受教育者人文关怀的缺失。在西方哲学的教育过程中,无论是教学理念、教学目标还是在教学模式上都在张扬对知识的灌输,忽略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这导致了西方哲学教育的结果完全背离了初衷,在效果上不尽人意。因此,应该树立人文关怀的理念,在此基础上寻求切实有效的西方哲学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8.
王松岩 《黑河学刊》2013,(10):134-135
当代西方哲学教育的最大问题是对受教育者人文关怀的缺失。在西方哲学的教育过程中,无论是教学理念、教学目标还是在教学模式上都在张扬对知识的灌输,忽略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这导致了西方哲学教育的结果完全背离了初衷,在效果上不尽人意。因此,应该树立人文关怀的理念,在此基础上寻求切实有效的西方哲学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是新世纪社会和谐发展的强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情况、新的挑战。如何在人文关怀的视域下,创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一个现实课题。文章主要从思政教育的领域、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探讨了思政教育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灾害事件无论在任何国家、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发生。面对灾害,新闻媒体的责任就是要及时、正确地把有关灾情报道给受众,把政府的关怀带给受众,要始终坚持以人为主体的原则。文章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关于灾害事件报道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新闻报道中体现出的人文关怀,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人道主义立场,理解人情、尊重人性. 也就是说,在新闻采访、写作、制作等一系列环节中,都要把人奉为主体,有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就应当大力为之,否则,即便是"价值"再大,也应放弃. 这个"人"主要指报道主体,也包括受众.当前新闻报道中,有些表现缺乏人文关怀,学界与业界有责任拿出解决缺乏人文关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白阳 《理论观察》2011,(2):72-73
现如今经济的繁荣也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作为现代营销手段之一的广告,也已从简单的产品性能优势的介绍、产品服务的承诺,变成了关注人的发展,培育消费理念的层面,在广告的创意与表现中体现对人无微不至的关怀。这一悄然转变已创下可观的市场,并深远地影响着企业良性的发展,也因此成为了广告创意的共识。  相似文献   

13.
赵建学 《发展》2009,(9):120-121
“人文关怀”,不仅仅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方式、方法,而且对于我们今天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着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4.
陈炜 《新西部(上)》2007,(7X):241-241,70
人文关怀是竞技体育成功的关键,是竞技体育社会价值观实现的有效途径,竞技体育呼唤人文关怀。竞技体育人文关怀实现的途径主要有:营造“人文回归”的体育环境;实现人文、科学精神的有机整合;强化人文关怀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5.
人文关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受重视 ,而在新闻报道尤其是采访中 ,如何体现人文关怀 ,是新闻工作者必须重视的问题 ,也是“三贴近”原则的具体体现。从体验式采访角度切入 ,探讨这种独特的采访形式在体现人文关怀方面的独到性 ,对更好地实现采访目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林 《改革与战略》2007,(5):138-14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现着深刻的人文精神,人文关怀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支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贯穿人文关怀,一要把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二要把教师的人文情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点,三要把"对话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四要把唤醒学生主体意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7.
人文关怀是竞技体育成功的关键,是竞技体育社会价值观实现的有效途径,竞技体育呼唤人文关怀.竞技体育人文关怀实现的途径主要有营造"人文回归"的体育环境;实现人文、科学精神的有机整合;强化人文关怀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如何满足广大读者对社会信息的需求,加强公共图书馆的人文关怀,更好地为读者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是摆在广大图书馆人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实施人文关怀,图书馆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建设;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加强公共图书馆的软硬件建设。  相似文献   

19.
吴恒仲 《黑河学刊》2011,(9):176-178
目前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忽视学生主体性、个体差异性、现实指导性等人文关怀缺失的现象,依据高校新的历史使命、构建和谐就业环境以及创新就业理念的客观需要,从教育理念、生涯规划、心理疏导等方面,努力探索以人为本的就业服务体系,凸显高校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20.
在新课改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科优势,从学生自身需要出发,关注学生的个性、情感和道德,使之充满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