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黎文 《特区展望》2000,(6):26-26
中国竹产业经过 20多年的迅猛发展已形成了一个由资源培育、加工利用到出口创汇的新兴产业。  1999年 10月 18日至 20日, 199中国竹文化节在湖南省益阳市举行。来自 25个国家和地区的 1700多名政府官员、竹产业专家和客商云集益阳,总结经验,交流信息,共商 21世纪的竹产业发展大计。专家们指出,竹产业正在迎来大发展的良好时机,“以竹代木”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其市场广阔、商机无限。  随着我国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启动,随着去年 8月对长江上游三峡库区以上和黄河上中游小浪底水库以上的 13个省 (区 )实行天然林全面禁伐措…  相似文献   

2.
衣春妮 《魅力中国》2013,(32):71-71
云南民族的竹文化瑰丽多姿,和我国南方其它地区的竹文化存在本质上的不同。云南的竹林面积非常的大,竹子的种类也在全国处于首位,具有竹林类型多样化、竹文化多样性等特.最。在经济的发展中,部分地区对于竹文化不够重视,进行了毁灭式的开发。这不仅不利于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不利于对竹文化的保护。为了实现竹文化的发展和保护的相协调,对云南民族竹文化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宁海具有适宜毛竹生长的气候和山地资源,发展竹产业优势独特,基础良好。近年来,宁海大力推进“兴竹富农”战略,加大政策扶持,推进竹林流转,培育加工企业,竹产业发展态势良好。2007年全县实现竹产业总值3亿元,其中原竹产值0.55亿元,鲜笋产值0.6亿元,加工产值1.8亿元。  相似文献   

4.
纳溪竹产业发展应走“共建共享共赢”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竹产业发展前景综述,结合调研材料,分析了泸州市纳溪区竹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认为,纳溪竹产业要做大做强,应走"共建共享共赢"之路,通过与加工企业共建、与酒类企业共建、与旅游文化业共建,形成政府、企业、竹农共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徐登坝 《中国经贸》2014,(16):46-46
竹产业作为浙江林业当中的重要产业,对林农的增收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其发展规模也逐步扩大。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浙江省竹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浙江省竹产业发展所需要采取的扶持措施。  相似文献   

6.
“如果有人问我,新闻品牌到底能做多大?一个庞大的竹产业帝国会在新闻人手中崛起。”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梁平县竹山镇白夹竹笋期生长规律的初步研究,了解白夹竹笋期出笋与成竹的变化规律、退笋与退笋率的变化规律,以期对重庆发展白夹竹产业.提高白夹竹的产量和质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安吉县三叶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三叶青公司")为例,通过典型案例调查和农户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数据,采用PSR模型构建了竹产业转型的理论分析框架,并结合调查数据对公司竹产业转型路径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从转型压力来看,林业劳动者短缺、传统竹产业效益下降、林农转型意识薄弱是安吉竹产业转型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转型的主要压力来源;从转型状态来看,林下经济和资源保护是竹产业转型的两大状态,对应着林业产业发展和林区生态环境保护,二者可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从转型行为响应来看,打造林产品品牌、开展森林旅游和森林康养等举措对于竹产业转型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最后,文章提出了促进安吉竹产业及传统林业产业转型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当代陕西》2009,(6):F0004-F0004
杨顺来,祖籍山西万荣,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南海特邀画家、陕西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兼职教授、陕西国际文化经济交流中心理事、世界汉诗协会书画委员会副主任。作品以写意山水、花鸟为主,兼工笔,尤擅画竹,自创写竹艺术“九叶分”,自成一体,具有东坡之意,板桥之神,个人之风,被誉为“长安竹王”。  相似文献   

10.
一、“两茶一竹”提出的背景 1.油茶历来是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传统产业,全县共有70万多亩,占林业用地25%。该产业占地广,辐射面大,让全县33万农民群众都能从中受益。2001年该县曾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油茶之乡”称号。但由于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低,茶油产业渐渐失去了应有的效益,农民难以从中得到良好的增收。  相似文献   

11.
最近,宁波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奉化经济开发区内设立总面积为1925亩的宁波竹产业工业园。这对于转化宁波竹资源优势,推进宁波竹产业高起端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大力发展特色农林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田东县于2007年从云南购进80万株名为“细叶龙竹”的营养袋实生苗,经过试种,获得成功。对此,田东县委、政府因势利导,提出用6年时间,打造30万亩“山上竹海”的产业发展战略,当地群众开始从陡坡上“退蔗还林”,改种细叶龙竹。笔者专程到田东实地察看了细叶龙竹苗圃及集中连片种植竹子的长势,走访农户和加工企业,发现该县推广种竹行动迅速,发展之快,出乎所料。田东县正在孕育着一个竹子种植、加工一体化的产业,其创造的经验,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3.
文章结合浙闽赣竹产业发展现状,以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为借鉴,构建浙闽赣竹产业合作区,分析了其可行性,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康林善  妙学春 《科技和产业》2020,20(11):187-191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等,对金昌市体育文化旅游产业融合进行研究。金昌市“以花为媒”另辟蹊径,构建“体育+”和“+体育”的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双向融合发展机制,形成“文化+旅游”审美教育、“体育+旅游”休闲娱乐、“文化+体育”社交生活、“体育+文化+旅游”情感升华等融合模式。存在资源富集,但产业发展滞后;生态环境脆弱,项目建设难度较大等相关问题。建议:建立联动发展机制,促进体育文化旅游产业融合;以文化认同体验为核心,打造独特的品牌IP;创新投融资模式,提高体育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5.
陈加军 《魅力中国》2013,(20):70-71
“大竹”,顶好一个县名,偌大一个县城,如今却没有一处观竹赏竹和领略竹文化的好去处,实在是名不副实。由此,我们认为,将白塔景区打造成大竹县城的观竹圣地非常必要。一、依据我们大竹县不仅竹子大竹子多。而且还是天下竹子的发源地,是竹祖圣地,有关传说就是证明:民间传说,大竹白塔是孙悟空大闹天空时,与托塔天王李靖在打斗中将其手中的白色宝塔打碎,碎片降落在我县县城北边的山头,凝聚成大竹笋而衍生形成。其第一束根串到中山,形成了现在的川东大竹海,根系受乌木湖滋润串向全省、全国以及东南亚……。  相似文献   

16.
高校校园里的Bus站台是校园形象展示的窗口,而竹子也是具有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建筑材料。为了探究如何让相两者结合,使竹材的优良特性,BUS站台的功能作用达到最大程度的发挥。通过对竹结构BUS站台的设计,获得了高校校园里竹结构BUS站台的设计与建造方法。得到了在高校校园竹结构BUS站台的设计时,若能需综合考虑5个W、2个H以及其他关键因素,可使得竹结构BUS站台在高校校园里得到价值体现与应用推广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浙江经济》2013,(23):50-51
“竹柳新桥”畲族集聚区统筹发展:观念是先导,交通对接是基础,市场产业共建互补是核心,培育龙头企业是落脚点,畲族文化开发经营是灵魂.  相似文献   

18.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春来遍地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唐代诗人王维笔下的美丽画卷,如今成了勉县定军山镇观光农业的新景。  相似文献   

19.
滨海新区的崛起,为天津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它在文化发展方面的意义也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探讨。如何找到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发展新的“增长点”,如何在地方性的文化和全球化的潮流之问找到新的“契合点”,正是今天发展滨海新区文化的关键。对于滨海新区来说,建立一个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区”是当务之急,也是将自身建设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新的“增长点”的关键。所谓“集聚区”,指的是一种或多种文化创意产业规模性地集聚于一个区域之中。这种集聚会起到“放大”和“深化”的双重效应。对于产业的发展,由于集聚带来的“放大”效应,是指当一种具有文化创意特色的产业在一个区域形成集聚之后,它就会带动城市本身的发展和城市文化特色的放大,并且产生巨大的规模效益。而“深化”则是指产业集聚带来了规模效益之后,会在产业的升级、产品的更新和发展趋向的引导方面有新的开掘。  相似文献   

20.
杭州与宁波的比较优势存在差别,发展环境各有优势,杭州实施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增长模式,宁波实施港口资源型产业为主导的增长模式。在政策选择上,杭州实施五大战略与“学在杭州、住在杭州,游在杭州、创业在杭州”的发展思路,宁波围绕“建设大港口,发展大产业、构筑大都市、繁荣大文化”的总体战略思路;在土地利用上,杭州围绕上述发展思路和构筑大都市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