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宗教文化是一种资源,它是人类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开发利用现有的宗教文化资源有着重要作用。伊斯兰教文化的宗教意识和礼仪几乎渗透伊斯兰世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据联合国及一些国际组织报告,2000年世界穆斯林近达15亿人口,全世界有50多个国家以伊斯兰教为国教,穆斯林为本国居民的大多数并称其穆斯林国家,它们  相似文献   

2.
该文以维吾尔族的六种宗教节日为例,阐发了伊斯兰教节日的共同特点,揭示了维吾尔族节日的民族和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3.
热合曼家的“割礼”庆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割礼”是伊斯兰教的一种习俗,就是将男孩阴茎的包皮割除,维吾尔族将其看作人生三大喜事之一,在维语里叫做“逊耐克托依”。据说,这是每个维吾尔族男子在孩提时候都要经历的。  相似文献   

4.
陈倩倩 《魅力中国》2011,(2):286-286
马来西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绝大部分马来西亚人信仰伊斯兰教,约占全国人口的一半左右,信仰几乎成为人们生活和生命的主要内容。伊斯兰教作为国教存在,同马来西亚社会文化环境有着直接关系,同时伊斯兰教反过来又影响了整个马来西亚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对音乐发展的影响。很多穆斯林人却对音乐怀有成见,甚至一些法理家和宗教领袖都人认为应该禁止音乐,甚至很少有穆斯林音乐家去试着研究音乐在伊斯兰教中的地位,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刘哲岩 《魅力中国》2013,(28):35-36
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兰教在埃及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广泛的精神认同,但是与其他宗教不同的廷伊斯兰载不仅具有广适的精神认同,同时还对世俗生活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一些伊斯兰教精英分子开始有意识的将伊斯兰教进行政冶伪撩善,特伊新兰教的教义、传统、责任进行重新解释.基于伊斯兰教义提出政治诉求。政治伊斯兰势力应时而生。作为一种政治化了的宗教,其对社会世俗化的影响值得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6.
哈孜·艾买提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维吾尔族油画家、美术教育家,他的绘画从苏联艺术、伊斯兰艺术、佛教艺术、传统艺术等中汲取营养,在民族崛起、时代进步、历史民俗和古代文学等中挖掘素材,以跨文化视角表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新疆故事和文化景观,有着深刻的文化思考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强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领了新疆美术向好的发展导向,对宗教影响下的新疆民族文化的进步、传播与反思有积极历史意义和重要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7.
维吾尔族接受伊斯兰教之后,在饮食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同时也出现了饮食食品和饮食方式上的禁忌,在饮食中介定了许多合法与非法事物。这些界定既与伊斯兰教信仰有关,也与风俗习惯有关,同时也与一个民族饮食文化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伊斯兰文化是伊斯兰文明和穆斯林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伊斯兰教的教义为基础,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又通过对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和创新,逐渐形成了伊斯兰民族自己的特色。作为古代四大文化体系之一,伊斯兰文化拥有丰富的底蕴,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此,该文仅就伊斯兰的宗教文化、科技成就和生活习俗三个方面作一些浅谈。  相似文献   

9.
王欢 《新西部(上)》2007,(6X):206-206,200
伊斯兰文化是伊斯兰文明和穆斯林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伊斯兰教的教义为基础,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又通过对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和创新,逐渐形成了伊斯兰民族自己的特色。作为古代四大文化体系之一,伊斯兰文化拥有丰富的底蕴,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此,该文仅就伊斯兰的宗教文化、科技成就和生活习俗三个方面作一些浅谈。  相似文献   

10.
瓦克夫(waqf)制度为伊斯兰教慈善事业提供制度保障,瓦克夫财产为开展慈善救助活动及社会福利提供经济资源。在维吾尔族历史上,喀喇汗王朝以后,伊斯兰教的瓦克夫制度逐渐在维吾尔社会中形成与完善,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的土地改革。理解伊斯兰教瓦克夫制的产生、种类、原则性规定、捐献财产的动机、善功与灵魂观的关系等,对维吾尔传统慈善文化的理解与研究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1.
维吾尔族民间互助是人们通过投资来实现其目的的社会网络,基于伊斯兰教义形成了独特的宗教社会资本。在维吾尔族的世俗生活中,人情是民间互助的核心,维吾尔族民间互助不仅仅是一个互惠和交换过程,而且是一个社会资本的流通过程。维吾尔族民间互助补充了社会保障的不足、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我们应当对其社会资本有效地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2.
作者主要从伊斯兰传统政治理念出发,论述了伊斯兰国际体系观的内容及其现实困境,力求相对客观地理解伊斯兰与国际体系的关系。首先,伊斯兰的宗教共同体(乌玛)观念将超民族、超地域、超国家的"乌玛"作为政治共同体的理想原型,导致当代各种伊斯兰思潮均以重建"乌玛"为政治理想,并使伊斯兰世界的民族国家建构深受宗教认同与民族认同矛盾的困扰,而民族国家体系的形成和伊斯兰世界分裂的现实使重建乌玛注定成为无法实现的乌托邦。其次,传统伊斯兰文化的真主主权观念,被当代伊斯兰主义发展成为反对国家主权的"伊斯兰国家"理论,并诉诸实行伊斯兰教法、重建政教合一伊斯兰国家的政治实践,导致伊斯兰国家宗教与世俗的矛盾冲突并破坏国家政治稳定,同时也加剧了伊斯兰国家与现行国际体系的矛盾。最后,崇尚和平、平等、中正构成了伊斯兰教的核心价值观,但伊斯兰的传统"圣战"观对后世影响至深,它在民族解放运动时期的运用具有其正当性,但宗教极端主义对圣战的扭曲和滥用,既加剧了伊斯兰国家和地区的内部冲突,也加剧了伊斯兰世界与西方的对抗,并为西方妖魔化伊斯兰教攫供了口实。伊斯兰与现行国际体系关系的调整是影响国际体系转型的重要因素,伊斯兰世界和国际社会应共同努力,最终实现伊斯兰与国际体系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3.
东南亚风情     
巴基斯坦之礼仪 巴基斯坦有97%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他们的生活习俗和饮食起居都深受伊斯兰教的影响。 在巴基斯坦是按宗教信仰把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称为多数民族,把占人口3%的印度教徒、基督教徒、拜火教徒等称为少数民族。巴国的音乐活动也是围绕着宗教服务的。各地有不少大大小小的专业音乐队伍,名叫“嘎  相似文献   

14.
宁波伊斯兰文化是在伊斯兰教传入后千余年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发展形成的。它既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有着内在的传承性,在外观上具有伊斯兰文化的一般特征,同时也有鲜明的宁波地方特色。宁波清真寺是宁波地区现存惟一的伊斯兰教寺院,而且也是浙东地区惟一的清真寺。它是宁波古代海外交通贸易和中华各族人民互相融合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15.
南疆维吾尔族村民有一些长期以来相沿成习不成文的村规民约是自治的一种体现,大部分内容涉及到当地维吾尔族的家园文化、宗教观念、禁忌习俗、民族风情和村务管理,反映了维吾尔族传统习俗对当地农村社会,治安和促进地方发展的作用。现代维吾尔族乡规民约在传统的互动互补的关系中的存在价值。当代维吾尔族乡规民约和当地规章制度,对南疆的乡村治理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宁波是浙江省宗教工作重点地区,有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四种宗教。全市共有可统计信徒20余万人,宗教教职人员近2000名,宗教活动场所近1000处,其中佛教场所600余处,占场所总数的2/3。近年来,在宗教界的努力和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推动下,不断继承和弘扬宗教中的优秀文化,发挥了宗教文化在当地文化繁荣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清真寺是伊斯兰教外在的表现形式和皈依伊斯兰教民众的活动中心,清真寺是伊斯兰教宗教活动核心场所,是穆斯林群众举行礼拜和宗教功课的、举办宗教教育和宣教等活动的重要场所。本文通过阐述中亚国家清真寺的功能现状评析,分析其发展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8.
礼仪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进步的产物,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也是一种规则。礼仪的本质是文化,是文化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中西方社会因其历史发展背景不同,社会文化起源不同,因而形成了截然不同的礼仪文化。从日常表达、称谓表达、吃喝宴请、民俗禁忌等几方面比较中西方礼仪文化,以期为日益增多的跨文化交流提供有效的交际依据。  相似文献   

19.
维吾尔族有不少节日,其中最隆重的,当数伊斯兰传统节日古尔邦节了。吉尔邦节是一个典型的宗教节日,但勤劳勇敢的新疆喀什么却为它赋予了更多的内容,使这个肃穆的节日更加充满轻松和感情的色彩。  相似文献   

20.
15至20世纪初维吾尔书籍装帧具有本土、中原、农耕、游牧、宗教等多元文化叠加、组合和重构的特征,其表现在材料、版式和装饰形式以伊斯兰教美学思想为精神指引,而造纸技术、装订形式又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究其根本,维吾尔草原游牧民族族源的文化特质为综合各种文化类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