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国《金融时报》9月10日】23年前当我第一次来到英国的时候,在开往伦敦的火车上遇到了一位家庭主妇,当她听说我从中国来时,她说:“哦哦,我知道,中国是日本的一部分!”。当然,这样以偏概全地形容英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有失偏颇,事实上,英国是最早预言并接受中国将崛起为一个经济强国的国家之一。1986年秋天,英国外交部主持召开了以“中国的崛起:它对亚洲、亚太地区以及全球的影响”为主题的国际会议。我应邀参加了那次会议并做了主题发言。  相似文献   

2.
拜读今年第11期“难忘岁月”《一个英国传教士的长征路》一文,让我回忆起50多年前的一段亲身经历。文中介绍的英国传教士勃沙特,曾经为我看过病,救过我一命。1950年,我所在的二野15军45师奉命经贵州进军云南。当时我在师部教导营2连当司号员。我在途中患了痢疾,部队缺医少  相似文献   

3.
【英国《金融时报》7月29日】3个月前,拙作《中国下半年将减息》在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发表之后,很多人讽刺我的判断能力。现在,特别是在上周五,7月25日,中国中央政治局关于下半年经济政策的会议之后,我越来越相信我当时的结论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4.
【英国《金融时报》8月5日】老张是我的一个朋友,来自香港,在英国定居多年,已入籍,看到中国大陆房地产炒得红火,有些眼红,也想凑个热闹,但近日告我:他已放弃了这个想法。  相似文献   

5.
让奥运继续     
陈冲  Joan  Chen 《宁波通讯》2008,(5):60-60
我1961年出生于上海,成长于文革期间。在我的童年时期,我目睹家庭失去房子。我的祖父在英国研习医学,因被冤枉是反革命和外国间谍而自杀。  相似文献   

6.
【英国《金融时报》9月16日】9月15日中国宣布降低银行贷款的利息和存款准备金率,这对我来说,一点也不吃惊。事实上,从今年4月份以来我在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和深圳控股的网站上多次做此预测。我现在想谈谈过去半年为什么大多数人没有看到中国减息的必然性,并对中国下一步经济大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7.
《海外经济评论》2005,(47):15-16
【英国《金融时报》11月11日】中国国家主席本周出访英国,这为中英两国提供了一个探讨改善双边贸易关系和中国人权记录的良机。但我却希望,布莱尔首相也能适时提及中国不寻常的人口结构问题:未来数十年内,这一问题可能左右中国的命运。  相似文献   

8.
今年开始,有许多人在讨论英国的医疗保障模式。但是,这种国家投了大量资金的医疗体系也是弊端丛生。在2005年,41%需要动手术的英国病人,需要等待四个月或更长的时间。一项对比法国、德国、英国和美国的癌症病人存活率的调查发现,英国病人的存活率最低。而我在德国感受到,一个耗掉GDP 10%的医疗保障体系,也有很多失败的地方值得我们去思考。  相似文献   

9.
生活在重庆     
去年九月,我和我的同学汤姆一起,从英国的肯特大学来到重庆,我们很快融入重庆的生活方式,来重庆几天后,我们找好房子,便开始探索这座城市。  相似文献   

10.
每次做外事采访,大都是大家西装革履侃侃而谈,反而是意外的采访会让人记忆犹新。 一次是在奥运期间采访伦敦市长约翰逊。旅居英国12年的表弟曾经告诉我,约翰逊在英国号称“大嘴市长”,经常因为口不择言成为媒体开玩笑的对象。当在发布会第一次见到他之后,我还是有点吃惊,因为实在难以把这个顶着一头乱莲蓬金发的人和他牛气的履历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1.
我的一篇博文.妈妈可看100遍,我多写些给她看 2009年.是姜晓彤离开父母去英国留学的第5年,远隔重洋的时空距离让妈妈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女儿。可是,姜晓彤太忙了.要学习,又要打工挣钱供自己读书、生活.哪里有时间和母亲煲电话粥呢?就是有时间,英国的白天正是中国的黑夜,  相似文献   

12.
今年开始,有许多人在讨论英国的医疗保障模式。但是,这种国家投了大量资金的医疗体系也是弊端丛生。在2005年,41%需要动手术的英国病人,需要等待四个月或更长的时间。一项对比法国、德国、英国和美国的癌症病人存活率的调查发现,英国病人的存活率最低。而我在德国感受到,一个耗掉GDP 10%的医疗保障体系,也有很多失败的地方值得我们去思考。  相似文献   

13.
“我的终点,就是我的开始。”英国诗人艾略特曾用这句发人深省的格言描绘人生。过去10年间,这句话也成了中国银行业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到英国,一出机场到停车场时,不由得从口袋里拿出香烟想点上一支。心想坐了10几个小时的飞机,也该抽一口了。不料,接我的朋友提醒说,英国禁烟,还是别抽了。听罢只好将烟收了起来。  相似文献   

15.
我第一次离家过年,是在远离故乡万里外的英国。 2001年的腊月二十七,尽管父母一再劝我过完春节再走,可我还是坚定地赶在春节前踏上了那片陌生的、总是弥漫着咸腥雾气的英伦大地。  相似文献   

16.
书中事     
《发展》2013,(6):45
被自己淘汰朋友从英国回来以后,反复地对我说起英国的赛车公司,让我很莫名其妙。我问他为什么老是说起赛车公司,他说要不是被赛车公司淘汰掉,他现在已经被英国一家大公司聘为总裁助理并负责开发国内市场了,我继续莫名其妙,他只好把故事完整地讲给我听:原来朋友在英国伦敦大学进修工商管理专业期间,曾经参与过伦敦大学的专业论文评选。朋友的论文很被英国企  相似文献   

17.
UFO     
《中国西部》2008,(1):10-10
2007年12月29日下午,英国康沃尔郡的凯文·巴贝里在当地海湾附近拍摄海景照片。后在所拍的照片上发现了一个神秘物体。凯文说:“当时有两艘油轮正好在港湾中,我想这是一组不错的风景。但是当我回家将这些数码照片传送到电脑上后,一个圆圆的金属状物体出现在照片上,大约距离3公里左右。”这可能是在英国拍摄到的最清晰的UFO照片之一。  相似文献   

18.
我来自英国,在1997年那个特殊的年份里,伴随着香港的回归,我来到了中国,走进了开放包容的济南。时间过得真快,算起在济南的生活已经近20年了。  相似文献   

19.
【英国《金融时报》2月17日】全球各政府推出的救市措施正被投资者逐渐消化——目前市场对于中国对抗经济下滑所做的努力,态度似乎趋于积极。最近我在英国路演期间,也首先谈及了中国的经济刺激方案向刺激消费过渡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海外经济评论》2008,(3):21-23
【英国《金融时报》2008年1月4日】2001年1月10日,英国《金融时报》在一篇文章中说我是“第一位使用‘衰退’一词的著名经济学家”。是年4月,美国白宫召集了十多位经济学家探讨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