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在参考美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关于股票期权会计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对我国的股票期权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认为采用费用观和公允价值法更有利于会计信息的披露和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葛学辉 《山东经济》2005,21(5):127-128,F0003
本文对用于激励的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会计计量进行探讨。笔者认为股票期权应确认为表内项目。并作为费用在被授予人服务期间内摊销。另外,笔者认为对股票期权计量适宜的方法是公允价值法,但如果资本市场不甚完善的国家地区则可采用最小价值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我国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和纳税处理的具体规定进行分析,论述这些规定对企业的会计信息和相关个人所得税的积极影响,并对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和个人所得税征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4.
我国股票期权会计处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程 《特区经济》2007,225(10):292-294
随着企业不断推行股票期权计划,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成为实践和理论界都极为关注的课题。本文在界定股票期权及其属性的基础上,探讨了股票期权的计量和处理方法。最后本文给出了改进我国股票期权会计处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股票期权是企业采取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随着我国新会计准则的颁布,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引起的广泛的关注.本文参考美国及国际会计准则关于股票期权会计处理方法,对我国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以期为企业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关于经营者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历来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是否确认经营者股票期权、如何确认以及何时确认是会计处理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对经营者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最重要的是要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股票期权设计,并相应地进行会计学的处理。国外对股票期权的会计学分析,主要有内在价值法,或有事项法、公允价值法三种不同的理论。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经理人股票期权费用化会计确认的可行性分析,坚持了费用化处理的主流观点.并认为经理人股票期权费用化是企业资源--经理人服务即时消耗的体现,在不改变现有会计要素结构的基础上,其贷方只能属于权益,且以"按服务进度,分期确认"的原则进行会计处理,最后就如何规范中国经理人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提出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在新会计准则下对股票期权的确认、计量和揭露的相关会计处理规定,揭示企业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关改进措施,以期为企业实践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时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关于经理人股票期权确认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理人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是一个富于争议和挑战性的财务会计领域。本文就经理人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问题,在分析实施股票期权的理论基础上剖析了现存的观念之争.进一步提出在经理人股票期权计划中以EVA作为衡量经理人是否应享有剩余索取权标准的“相机选择观”。  相似文献   

11.
股票期权作为对受益人报酬激励的一种手段,是受益人与所有者所签合同的标的。授予受益人的股票期权是一种经济利益的让渡,授予行为使公司发生了费用支出,因此,必须对股票期权进行适当的会计处理,才能满足会计信息充分披露的要求。本文对我国实行股票期权以来所遇到的会计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在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现状下,为解决委托代理成本过高的问题,股票期权计划成为当前有效的股权激励方式。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一股份支付》的颁布使股票期权等股权激励计划有了规范的会计处理准则,然而纵观上市公司披露的报告,发现对期权公允价值测算或者会计处理仍存在重大偏差。本文通过对股票期权定价模型的研究及应用的探讨,来解决公司对期权定价的合理计量存在偏差的问题,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13.
徐克英 《北方经济》2004,(10):49-50
股票期权产生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美国,到九十年代在美国与其他国家才得以快速发展.目前在西方国家对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规范仍很缺乏也不统一,股票期权进入我国并开始实施只有短短三、四年时间,但已是近年继年薪制后我国经理人员薪酬制度改革的又一新亮点,在企业中广泛兴起.到目前为止,股票期权会计处理尚无相关法律、法规可循,其会计处理还比较随意,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内在价值法、或有报酬法、公允价值法等.  相似文献   

14.
美国股票期权会计的最新进展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俊萍 《特区经济》2006,210(7):174-175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颁布的最新的股票期权会计准则要求公众公司和私人公司均采用公允价值法计量股票期权,并且为股票期权的计量提供了新的定价模型。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新准则的出台背景、内容和特点,探讨我国在制定股票期权会计准则的过程中可以吸收和借鉴的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5.
靳淳 《北方经济》2006,(11):59-61
本文叙述了股票期权的相关内容,分析了我国实施股票期权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构建股票期权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期,国家进行了一系列制度改革,我国企业对经理人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制度障碍得以消除,同时,进一步完善我国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使股票期权激励顺利进行。股票期权激励是一项激励经理人勇于承担企业风险的长期激励计划。本文采用博弈的方法,分析了企业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行为,并分析了业绩发展空间有限的企业不适合实施股票期权激励。  相似文献   

17.
《调查研究报告》2002,(14):1-29
对美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做一简明综述,介绍了薪酬性股票期权的四个关键环节、股票薪酬的类别,研究了股票期权与税制、绩效标准、公司治理的关系,探讨了中国股权激励的案例。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经理人行为特征、经理人股票期权主观价值评估、经理人主观价值对期权激励效应的影响等方面,对基于经理人行为视角的经理人股票期权主观价值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并结合这些理论对美国“股票期权激励实践谜团”进行了解释;最后分析了目前备受关注的中国上市公司期权激励问题,并从经理人行为角度展望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刘哲 《特区经济》2009,(5):112-113
美国的会计准则详细地规范了股票期权的计量方法,本文对美国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对中国新会计准则所规范的计量方法提出了完善的建议。本文认为应坚持使用公允价值法来计量期权费用,应尽快限定定价模型的种类。同时企业可以推出激励工具组合,以期达到更好的激励效果。  相似文献   

20.
晓扬 《浙江经济》2001,(3):46-47
一段时期以来,股票期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有些地方相继开展期权试点,而不少公司则经不住巨大的诱惑力,纷纷尝试把期权制引入企业,同时有关专业会义也传出了我国将出合鼓励企业实施股票期权计划的激励政策,所有这些迹象表明,当前我国正处于大面积行股票期权计划的激励政策,所有这些迹象表明,当前我国正处于大面积推选股票期权的孕育期,那么,推行股票期权制度我们真的作好的准备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