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成功 《河北企业》2002,(12):28-30
<正>现代物流是一个潜力巨大的新兴行业,在海外跨国物流公司潮涌中国市场后,中国传统物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监严峻的挑战——现代物流业兴起于美国,发展于日本,由美国的ECR(  相似文献   

2.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物流分会、《物流时代周刊》杂志社联合举办,知名专家、城市物流业相关领导、物流企业代表等60人受邀参会。根据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的指示精神,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物流分会、《物流时代周刊》杂志社于2月28日下午14时举行了“城市物流复工复产稳发展线上工作交流会”。  相似文献   

3.
日本中小物流企业集约化促进法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长青 《物流技术》2010,29(8):35-37
介绍了日本《中小物流企业集约化促进法》的制定、主要内容以及对日本物流业产生的影响,提出应完善中国综合性物流的法律法规,健全物流法律体系,加速物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日本<中小物流企业集约化促进法>的制定、主要内容以及对日本物流业产生的影响,提出应完善中国综合性物流的法律法规,健全物流法律体系,加速物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三次飞跃2007年我演讲的主题是中国第二产业的"第三产业化"。2008年我讲的重点,是中国的物流业发展必须从制造业突破。今天,我想利用2008中国(苏州)围际物流与供应链合作发展峰会》的机会,回顾中国物流业发展的30年。中国物流业发展30年,这个题目很大,但也可以用很短的时间来加以描述。我们从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我们电是存同一年从日本引进物流这一概念。经过很长时间的探索,到了本世纪,特别是加入WTO以后,中国的物流业有了飞快的发展,所以我把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分成三次飞跃:第一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成立,物流基础工作的全面展开;第二次是加入WTO,对中国物流业的全面冲击;第三是"十一五"规划,物流产业地位的全方位确立。  相似文献   

6.
声音     
《物流技术与应用》2006,11(1):107-107
2005年是中国物流业有突破 性进展的一年;是全国物流业理 性、务实、快速、全面发展的一年; 是外资进入中国物流业快速扩展的 一年;是区域物流逐步整合的一 年;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快速成长的 一年。 ——丁俊发 2005年12月7日,中国物流 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丁俊发, 在第三届中国物流企业家论坛暨  相似文献   

7.
《物流科技》2015,(2):3
中长期物流发展规划发布单位:国务院2014年9月12日,国务院印发《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这是自2009年4月发布《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来,国务院下发的又一物流行业政策纲领性文件。《规划》提出了物流业发展的三大重点: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企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加强物流设施网络建设。《规划》提出了物流行业的发展目标,至2020年,基本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  相似文献   

8.
物流人物     
《物流技术与应用》2004,9(10):104-104
许宪民,上尚科技(Atop Technofogies)物流事业处总经理,全程主持并负责上尚科技有限公司物流事业的全方位运作。作为台湾地区物流界的领军人物,长期从事物流业的革新与发展,早在十多年前就创建了台湾电子标签拣货系统新领域,并不断创新,Atop DPS产品取得中国大陆、台湾地区、欧美等多项专利;迄今已领导完成不同国家不同行业领域的多  相似文献   

9.
面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广西物流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实现广西物流业科学发展的形势需要,构建面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广西物流业发展体系显得尤为迫切;通过对面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广西发展物流业SWOT分析,提出进一步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培植和引进重点物流企业、加速物流信息化及网络平台建设、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加强物流人才队伍建设等措施,以提升广西物流业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中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物流工程分会协办的“第二届物流工程论坛”2001年11月22日至23日在苏州召开,来自大陆制造企业、物流业、有关研究院所及日本MH协会代表团、美国MH协会的代表约10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着重就如何推动并开展企业物流及军地物流的合作进行了多方面的研讨,多位专家就“自动化仓储技术”、“面向行业的物流系统”、“物流系统的仿真技术”、“物流系统的自动化识别技术”、“制造业集成供应链库存”、“东风汽车公司多品种、柔性生产组织的物流技术应用实践”、“军地物流联合发展”等方面作了专题演讲…  相似文献   

11.
<正>今天(10月20日)我们相聚在“川北门户、蜀道咽喉”——广元,共同参加“中国(广元)物流产业发展大会”。这是今年物流业一个综合大会,也是物流界的一个盛会。之所以在广元召开如此重要的物流大会,是因为广元厚重的历史,红色的情怀,通道的优势,产业的基础,战略的定位,以及广元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主管物流的相关部门对物流业发展的高度重视,行动果断,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具有发展现代物流的各种优势条件。  相似文献   

12.
《实施方案》在总结目前现状基础上,对北京物流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做出了明确的规划。2月23日,北京市商务委正式对外公布了《北京市物流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继2009年国务院公布《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之后,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地方政府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日本物流业经历了从手搬肩扛的传统物流模式,到高度自动化的现代物流模式的较为完整的变迁过程。中国经济的发展某种意义上与日本相似,因此日本物流的发展对中国有一定借鉴。本连载邀请专家着重对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物流变迁、物流技术装备的发展与变迁、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历程、连锁经营企业的物流状况等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中国物流以及物流技术与装备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月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有色金属产业和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会议指出,“我国物流业总体水平落后,严重制约国民经济效益的提高。必须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以物流服务促进其他产业发展”。“要推动能源、矿产、汽车、农产品、医药等重点领域物流发展”。  相似文献   

15.
走过30年     
《中外物流》2008,(5):4-4
1978年,中国从日本引进物流这一概念。 人生30而立,转眼间物流在中国的发展也已走过了近三十年的路程,中国现代物流业“而立”了吗?在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思索物流业30年的发展历程,令人陷入深思。  相似文献   

16.
2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有色金属产业和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 会议指出,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运代理和信息等行业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但是我国物流业总体水平落后,严重制约国民经济效益的提高。必须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以物流服务促进其他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物流在中国真正受到重视,只是最近几年的事,而物流这一活动古已有之,有发达国家物流的发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国外物流发展情况到底怎么样,有哪些经验和教训,对我国物流发展有什么样的启迪?记者就此分别采访了韩国物流协会名誉会长安台镐、日本物流系统协会政府信息系统开发委员会委员长增井忠幸和德国国立物流研究院院长AEXL KUHN等专家,请他们谈谈物流业的发展情况和对中国物流业发展的看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他们的经验和看法对我国物流业发展有所裨益。并感谢本刊副主编靳伟先生和德国国立物流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房殿军先生在采访中给予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采购经理指数:企业决策的风向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涨船高。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中国物流业的发展,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必然带来中国物流技术与装备业的发展。物流及物流装备业与宏观经济的正相关性,使各种经济指数成为业内企业决策的风向标。现在,物流和物流装备经理人又有了一个更贴近的经济监测先行指标——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大陆区域物流类型与竞争力空间差异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我国物流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通过区位商、R型因子和聚类分析等模型对中国大陆的区域物流类型和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结果发现:(1)区域物流可划分为四种类型:综合型物流区域、高度专业型物流区域、一般专业型物流区域和”灰色”型物流区域;(2)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显著,等级性、梯度性和集中性的空间分布格局凸现。最后探讨了区域物流类型与区域物流竞争力的空间耦合关系、我国大陆各省区物流建设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20.
1月10日在京召开的"2012年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将2011年中国物流的重要发展概括为8个方面:支持物流业发展的政第集中出台,物流业发展环境受到广泛关注,物流市场需求发生深刻变化,物流经营模式经历新的变革,物流企业整合提升步伐加快,物流区域集聚趋势明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放缓,物流行业管理基础性工作日臻完善。如果说2011年是中国物流业"政策出台年"的话,2012年应该是"政策落实年"。"国九条"等一系列物流业相关政策措施有望在2012年进一步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