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在价值生产或资本生产中,作为可变资本的活劳动是创造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而作为不变资本的物化劳动,其中包括由科学技术“物化了的知识力量”的劳动,同样也是创造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商品中劳动含量的缩减性变动才是创造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  相似文献   

2.
在价值生产或资本生产中,作为可变资本的活劳动是创造新珍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而作为不变资本的物化劳动,其中包括由科学技术“物化了的知识力量”的劳动,同样也是创造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商品中劳动含量的缩减性变动才是创造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  相似文献   

3.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与基础,马克思关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理论也是由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开始的。剩余价值的产生需要有剩余时间,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需要工作日的延长,而对于工作日的界限,则是资本家与工人之间权利与权利的对抗。同时,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及关于工作日的对抗的研究,为认识商品经济发展及各种劳资矛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论劳动者参与剩余价值分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机器生产初期,资本稀缺性和劳动者在生产中处于机器附属物的地位决定了资本家的优势地位,即资本雇佣劳动,资本所有者占有全部剩余价值。大机器生产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迫使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专职经营者地位提高,经营者开始参与剩余价值分配。现代化生产条件下,中、下层管理者、科技人员在生产中地位提高,他们参与剩余价值分配具有了必然性。知识经济条件下,智力劳动者潜在能力的发挥程度直接影响资本增值程度,一般员工参与剩余价值分配已露端倪。  相似文献   

5.
传统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阐述——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难以说明四个实践与理论问题。应当深刻领会和阐发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和第三卷中的有关阐述,将其修正为:资本家无限追逐剩余价值的动机和行动与现实生活中剩余价值总是有限的之间的矛盾。确立这一基本矛盾的新表述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人力资本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本理论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派别。在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虽然没有直接使用人力资本概念,但从他《资本论》中关于劳动力概念的解释、劳动价值论中关于简单劳动、复杂劳动的理论以及剩余价值论中关于劳动力价值的理论和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等许多论述中,都体现了他丰富的人力资本思想和观点。  相似文献   

7.
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资本与剩余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本与剩余价值虽然是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经济时使用的两个范畴,但这不应该成为我们承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本与剩余价值的障碍。因为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发达商品经济才存在着资本与剩余价值,而发达商品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社会也存在发达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因而社会主义社会也存在着资本与剩余价值。马克思是从特殊意义上考察资本与剩余价值,如果上升到一般意义也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资本与剩余价值,只是由于经济条件变化,作为经济范畴的资本与剩余价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生了某些变异。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劳动价值论的几个相关问题提出如下看法1.不同的劳动生产率层次与商品价值量之间呈现出不同的变动关系.2.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是由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转化来的,这是由科学技术人员、生产管理人员等脑力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劳动力价值的一部分剩余价值.3.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一定比例增长,不仅表明物质财富的量的增长,还是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使社会价值总量不断增长引起的社会商品价格总量不断增加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一劳动力价值会不会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力水平提高而上升?如果劳动力价值上升,相对剩余价值量是下降还是上升呢?这个在《资本论》中似乎已成定论的问题,在理论界却仍然存在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由于生产力水平提高,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便宜,劳动力价值必然下降。从劳动力价值与剩余价值的关系上看,劳动力价值与剩余价值量具有反向变化的关系。因为马克思说过,“在工作日长度已定的情况下,剩余劳动的延长必然是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①。“劳动力的价值和剩余价值按照相反的方向变化。劳动生产力的变化,它的提…  相似文献   

10.
有钱大家赚     
赚钱是门学问。谁能明白真谛、把握要领,谁就能在商海中搏击中流、赢得财富。资本家从工人身上获得剩余价值,虽然赚钱不少,但那是靠剥削获得的,属不义之财,算不上真正的赚钱术。靠坑、蒙、拐、骗、欺诈也能获利一时,但多行不义必自毙。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走正道,合法经营赚钱.才算真功夫。  相似文献   

11.
在资本主义制度之下,资本家一切生产活动的目的就是无限获取剩余价值,实现价值增殖。资本家疯狂追逐资本的逻辑在推动资本主义社会无限发展的同时,也使人与自然的矛盾在这无限膨胀的运动中不断被激化。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以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审视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生态问题产生的实质,认为资本主义无限扩张的生产方式,不断加深的异化劳动,盲目崇拜的消费主义是引起生态问题的根本原因。生态马克思理论家认为只有将资本主义制度之下人对自然的统治变为人对自然的人道占有,使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符合自然的规律方是解决生态问题的良方。  相似文献   

12.
私营企业主算不算资本家?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有些人认为,私营企业主拥有生产资料,私营企业的职工是将自己的劳动出卖给私营企业主,他们是在私营企业主的监督和指挥之下进行劳动,劳动产品完全归私营企业主,他们只能得到与劳动力价值相适应的报酬,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即剩余价值被私营企业主凭借生产资料所有  相似文献   

13.
资本运营是近几年来经济界颇为关注和高度重视的一个热点问题,正确理解并积极推行资本运营意义深远,有利于企业改革的深化,推动企业走向市场;有利于优化资本配置,盘活存量资产,提高经济运行的整体效益;有助于企业家队伍的建设。本文拟就企业资本运营及其评价准则作些探索。一、资本、资本运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曾有明确的表述: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长期以来,我们往往过多地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加以理解,认为资本不是物本身,而是通过物体现出来的资本家剥削雇佣劳动者的关系,资本的本性是要在不断的运动中,不停地剥削雇…  相似文献   

14.
对资本主义长期波动的研究是分析资本主义历史趋势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现代马克思主义长波理论与新创新熊彼特学派长波理论是研究资本主义长期运动的两个重要理论流派。通过对这两个学派的研究可以发现,以蜂聚形式出现的新兴产业部门的生命循环,在一定时期内可以缓解资本主义积累的结构性矛盾,由此可以解释资本主义长周期存在上升阶段的原因;而剩余价值生产及其实现之间矛盾的发展,将造成利润率和利润量趋于下降,从而为长波下行铺垫道路。  相似文献   

15.
劳动异化、虚假的社会价值与经济危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的集中体现和暴露,根源于由于劳动异化所造成的资本主义制度。虚假的社会价值是这一制度下所有商品所具有的特征(而不仅仅限于农产品)。同时,生产过剩和消费不足是这一制度下劳动异化的两个方面,这本身是对价值规律所要求的按比例生产与分配的一种背离,诱发了经济危机。实体经济中利润率下降的趋势,促使资本家在虚拟经济中开足马力。金融组织和工具的不断创新将资本家竞争和榨取剩余价值的手段发挥得淋漓尽致,导致了大量虚假的社会价值,引发了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的背后仍然是经济危机,这是由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劳动价值论的几个相关问题提出如下看法:1、不同的劳动生产率层交与商品价值量之间呈现出不同的变动关系。2、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是由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转化来的。这是由科学技术人员,生产管理人员等脑力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劳动力价值的一部分剩余价值。3、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一定比例增长,不仅表明物质财富的量的增长,还是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使社会价值总量不断增长引起的社会商品价格总量不断增加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与韦斯科夫提出的综合性经济危机理论不同,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是与资本循环相联系的综合性经济危机。与资本循环直接相关的实现危机和信用危机是经济危机的具体表现形式,资本循环时间与其他因素一起共同影响企业的利润率下降是导致经济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带有时间滞后项的资本循环模型为基础,以美国的增长率和利润率为核心展开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在非金融部门和制造业部门中"剥削率"和"可变资本占总资本比例"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率具有正的影响,"资本循环时间"的增加不利于增长率的提高;"可变资本占总资本的比例"和"剥削率"的增加有利于企业部门(非金融部门和制造业部门)经济利润率的增加,而资本循环时间越短,越有利于提高经济利润率。  相似文献   

18.
在任何社会中,劳动力都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劳动力具有使用价值,其所有者可以将其作为商品出售给资本家,也可以将其留作自用。当作为商品出售时,称为劳动力商品,具有价值,表现为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工资。除作为商品出售外。剩余的劳动力留作自用,如用于劳动力的再生产。本文应用劳动价值理论,分析劳动者将自用劳动力用于劳动力的再生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数据逐渐成为社会化生产的核心要素。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推动数据成为商品,生产数据商品的劳动包括雇佣和非雇佣两种形式,雇佣数字劳动主要在雇佣体系内生产“生产经营数据”,非雇佣数字劳动则主要在雇佣体系外生产“个人数据”“中间数据”和“公共数据”,资本家能够同时占有这两种劳动的成果及其剩余价值;为极大地拓展剩余价值来源,资本势力凭借技术进步偏向性从生产领域向生活领域入侵,将大量数字活动转化为非雇佣数字劳动,从事非雇佣数字劳动的劳动者被抽象为一条条数据从而成为“数字化个体”;“数字化个体”突破了传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劳动时间、劳动人群和劳动空间等方面的限制,但其并不拥有关键性数字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成为被资本家剥削的对象,而资本为“数字化个体”再生产支付的代价大为降低,劳动对资本的依附性则进一步增强。可见,数字资本主义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但拓展了剥削范围、提高了剥削强度、增强了剥削隐蔽性。因此,我国在积极发展数字经济的过程中,不能任由私人资本尤其是外国资本控制和垄断数字平台,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促进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20.
古古 《大众商务》2003,(6):55-55
说到资本家,穷人就联想到那些剥削工人剩余劳动价值的人,心中自然有某种抵触。实际上,只要你愿意,你也可以当资本家,资本市场是向每一个人开放的。关于资本故事,每个人都听过不少。比如某个美国老太太,买了一百股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