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8 毫秒
1.
苏扬 《魅力中国》2014,(13):109-109
在一个乐队的表演中,观众的目光经常被表现性强的旋律乐器所吸引。然而乐队是一个整体,不论是旋律声部还是伴奏声部,都应当被人关注。在现如今.越来越多的现代化的元素引入到音乐作品当中。人们对于音乐的欣赏模式也越来越丰富。过去打击乐在乐队的使用仅限于特定的音乐体裁.但现在打击乐器在越来越多的音乐作品当中都能看到。根据这一现象,本文中笔者从国内外的打击乐概述、打击乐在乐队中的应用以及重要性这几方面阐述打击乐如何融八乐队当中。  相似文献   

2.
豫剧板胡俗称“瓢”,它是豫剧“文场”之首,过去叫它当家弦子,头把弦,现在称主奏乐器或主弦,解放前很长一个时期,豫剧伴奏没有定腔定谱,整个文场音乐的起伏都全靠板胡来带领,托腔、保调的重任也靠板胡来完成,甚至一些场面效果也由板胡承担,在业余的豫剧演唱活动中,往往一把板胡就代表文场的全部乐器了。随着豫剧音乐的向前发展,乐器逐渐增多了,但板胡仍然是乐队的首席、主弦。  相似文献   

3.
豫剧板胡俗称“瓢”,它是豫剧“文场”之首,过去叫它当家弦子,头把弦,现在称主奏乐器或主弦,解放前很长一个时期,豫剧伴奏没有定腔定谱,整个文场音乐的起伏都全靠板胡来带领,托腔、保调的重任也靠板胡来完成,甚至一些场面效果也由板胡承担,在业余的豫剧演唱活动中,往往一把板胡就代表文场的全部乐器了。随着豫剧音乐的向前发展,乐器逐渐增多了,但板胡仍然是乐队的首席、主弦。  相似文献   

4.
李光辉 《魅力中国》2014,(17):88-88
豫剧乐队的组成:包括文场(也称软场)及武场(也称硬场)两大部分组成。文场:根据院团的规模编制不同而有差异.根据文戏与武戏等的特点不同也有差异。比如一般常见的文戏文场的乐器有豫剧板胡(主弦)二胡、琵琶、横笛闷子、扬琴、唢呐、笙,(也有配古筝、竖琴、电子琴、电子鼓的)低胡、大提琴等等。不过乐队的文场配器是根据剧情的需要而变化的。比如:喜庆戏,笙和唢呐是不可少的;悲剧,低音乐器是不可少的(如大提琴、低音贝司等)。  相似文献   

5.
陈建国 《魅力中国》2013,(16):371-372
豫剧板胡是豫剧乐队的主要乐器之一,是整个乐队的核心,具有较强的领奏作用,俗称“头把弦”。它区别于其他剧种所用的板胡,其音色高亢、明亮、亦不失细腻、柔美之感,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豫剧板胡在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中,不断改良、革新,以适应豫剧唱腔音乐的快速发展。在岁月的长河中,传统的豫剧唱腔音乐逐渐形成以演员为中心的不同唱腔的流派,这些流派具有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这些唱腔在形成的过程中,受到其琴师的很大影响。老一辈豫剧板胡演奏家在实践中,也形成不同的流派伴奏风格特点,由王基笑先生等一批作曲家打破了豫剧唱腔的传统模式,其中〈红旗渠》这段唱就是优秀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6.
钟敏 《魅力中国》2013,(11):74-74
大阮属弹拨弦鸣乐器,是我国最古老的抱弹式弹拨乐器之一。阮乐艺术发展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源自秦汉,兴于魏晋,盛于唐宋,衰落于明清,再复兴于当代。建国初期,阮只在乐队中作为内声部乐器使用,其作用只是一种伴奏乐器。后经张子锐、宁勇等广大音乐工作者的努力,对其进行了改革,使之除了应用于歌舞、戏曲、曲艺伴奏之外,还能够应用于乐曲的独奏、重奏与协奏,并且在民族管弦乐队中担任重要声部;同时,新研制的系列阮又可以独立组成富有特色的“阮族乐队”,从而使阮乐艺术有了更广阔的应用和发展空间。音质及音色变化是器乐演奏中表现音乐内容不可忽视的重要手段。同样,在阮的演奏中,如何才能取得较理想的音质和丰富的音色,是每一位习阮者必须着重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张廷营 《魅力中国》2013,(10):81-81
唢呐是历史悠久,流行广泛,技巧丰富,表现力较强的中国民族吹管乐器。它发音开朗豪放,刚柔相济,善于演奏高亢明亮,热烈欢快的旋律,亦能抒发悲凄哀怨、悔恨伤感的情怀。据考证,唢呐从金元时期传人中原,后广泛流行于民间,婚丧喜庆,歌舞戏曲无处不有,明代后期已在戏曲音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多用来伴奏唱腔,吹奏过场音乐,早期的豫剧伴奏乐队曾有“一鼓二锣三弦手,梆子手钹共八口”的说法,唢呐是主弦八角月琴的兼职乐器,直至20世纪30年代豫剧引进了板胡,唢呐则由板胡来兼代,  相似文献   

8.
民族乐队作曲中的音量变化问题是每个作曲者都会碰到的问题。创作民乐合奏曲时,旋律的起伏,声部的平衡,以及有意强调某个声部或某种乐器时,都需要我们在乐队的音量变化上做灵活处理。音量的应用是否得当,是检验我们创作作品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9.
王亚男 《魅力中国》2011,(11):252-252
双排键电子琴是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音乐领域而产生的一项成果。它是道过多种高科技手段合成的,演奏法已经非常多样化和具体化,音色和音乐的表达能力也愈加强大,能够模拟各种乐器以及其它变化无穷的音色。从古典的管风琴音乐,交响乐,室内乐到现代的摇滚乐,爵士乐,它都有着非凡的表现能力。要想充分展现双排键电子琴的魅力,首先要掌握它的最基本的音色所具备的特点与基本奏法。弦乐器组与管乐器组是双排键电子琴演奏中最常用到的两大基本音色。熟练掌握好双排键电子琴的各种音色极其演奏方法,以及它的各项功能,充分利用它的多样化及现代化特性,在表演时自然地将音乐流露,这样的音乐表演才是自信的。  相似文献   

10.
张松田 《魅力中国》2014,(2):100-100
一谈到豫剧,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豫剧板胡。戏曲板胡作为戏曲乐队中的领奏乐器,在乐队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豫剧板胡音域高亢、响亮、穿透力较强,宜于表现欢快、热烈、宽广、华丽、嘹亮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所以即使是同一种乐器,在各个地方和各个民族中也往往各有不同的剧种特点和民族乐器演奏风格,如河北的“吹歌”、中原一带的“唢呐曲和咔戏”、河南的“曲剧、豫剧”、陕西的“鼓乐”、江南的“丝竹”、苏南的“吹打”和笙吹锣鼓等等。笙在戏曲乐队和民间乐队中使用的非常广泛,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周自来 《魅力中国》2014,(13):102-102
豫剧的唱腔铿锵有力、刚柔相继、寓情于景、情景变融、情深意长。伴奏乐器也从以前的三大件单声部。遥渐向具有浓郁民族及地方特色的民族交响音乐方向。做有效的尝试。在不断的进步当中开创性的解决了继承与发展之间的矛盾。乐队伴奏也有传统的单纯被动地伴奏,进而发展为积极、主动地演奏,特别是在描写环境、塑造形象、渲染气氛、刻画人物方面,都充分发挥了豫剧乐队的功能和伴奏水平,大大提高和发挥了它在塑造作品形象上的积极作用。戏曲的伴奏音乐分为文场和武场两种。文场以丝竹乐为主,伴奏乐器因剧种而异。如昆腔以曲笛为主,梆子戏以板胡为主,京剧以京胡为主。武场以打击乐为主.主要用于舞蹈、武打或技巧性场面,也用于烘托情绪、渲染气氛,制造戏剧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朱闯洲 《魅力中国》2013,(22):122-122
艺术是美的象征、美是艺术的标志。戏曲是演员、乐队、舞美高度统一的综合性艺术,乐队中的板鼓则是演员与乐队、舞美之间的一座桥梁和媒介,又是乐队中的核心乐器,它好比是串珠子的针线,又是与下手击乐(大锣、绕钹、小锣、梆子)、弦乐之间的轴心。豫剧舞台艺术中的司鼓就是通过板鼓的板和鼓来传情达意,使艺术力求达到引人人胜的地步,完成声音化的指挥与演奏。  相似文献   

14.
方俊涛 《魅力中国》2014,(19):117-117
在戏曲团体多年来从事一种职业——戏曲演奏。大家非常熟悉这个职业,戏曲与时俱进,特别是河南豫剧在传承发展中不断创新。不同风格流派和音乐的变化更让人们体会和感受到戏曲音乐文化的魅力所在。我作为一名在戏曲乐队磨练出来的乐手,一直在戏曲乐队担任唢呐的演奏,从陌生的旋律到熟悉的韵律,从枯燥的梆子戏曲曲牌,慢慢了解到戏曲音乐的潜质,在每出戏曲音乐中核心重点段落的唢呐演奏在感染我,使我不得不停下来用心去感受优美或悲沧的故事,在演奏中去发挥特有的的能量,从而使唢呐在戏曲演奏中更好的发挥自身的特性。唢呐属于高中低音乐器,它起到用声音抒发情感的作用,同时还要单独演奏戏曲的特色音乐,一部戏曲在舞台呈现出来的是整个故事的发展和结果,唢呐也归位其悲喜,欢乐,都要依靠每个演奏员去仔细推敲。  相似文献   

15.
田金鹏 《魅力中国》2013,(31):118-118
打击乐是戏曲乐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以民族乐器为主的乐队编制情况下,锣鼓显得更为重要。它那明快的节奏、铿锵的音量和特殊的音色,极大地丰富了戏曲乐队的表现力并成为戏曲乐队色彩的要素之一。锣鼓在板鼓的指挥下共同建筑鼓点的节奏框架。加上其他乐器的配合,能制造和体现出不同的舞台气氛和演员的人物状态。文戏的轻击慢打,武戏的急奏强击,都能淋漓尽致地表现打击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琵琶作为豫剧伴奏的一种乐器,无论是表现人物心理活动,还是展现音乐内涵,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想在伴奏中发挥出琵琶的特殊效果,就必须掌握好整台剧目的情节,以及唱腔设计的意图,这对每位琵琶伴奏员来说,既是伴奏素质的实践检验,也是对自身演奏技能的考量。谈到琵琶在豫剧乐队中的伴奏,就必须知道琵琶的前因后果,学习掌握曾经在豫剧琵琶伴奏事业做出贡献的那些先辈们的经验与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17.
王跃宗 《魅力中国》2014,(27):84-84
在音乐世界中,各种乐器都有其独一无二的音色,从而构成了多姿多彩、奇妙无比的音响世界。同一件乐器可以通过改变任何一项与发音相关的因素来使其音色发生变化。在中国音乐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多彩的今天,音色的表现范围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丰富态势。本文以中国音乐作品为例,对中国器乐的音色表现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苗邓 《魅力中国》2014,(15):66-66
在戏曲艺术中.乐队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它在体现剧种风格、演绎戏剧故事、营造舞台场景、渲染舞台气氛、揭示人物心理、推进戏剧情势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它不仅作为音乐总谱的体现者,是构建和创造舞台音乐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它还是整个舞台艺术的精、气、神,是使艺术表演得以在舞台上“活起来”、“亮起来”的生命之光。本文简单谈谈浅谈豫剧的乐队建设及常用伴奏手法。  相似文献   

19.
王璐璐 《魅力中国》2013,(25):142-143
任何艺术,如果不是从创作、表演者的心灵出发。那么最终也将无法抵达受众的心灵,难以引发真正意义上的共鸣与交流,双排键电子琴的演奏亦不例外。众所周知,双排键电子琴是一种具有丰富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乐器,演奏技法繁多,至问世以来始终深受各阶层音乐爱好者的青睐。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数字技术的突飞猛进,双排键电子琴的音色、音乐表达力和艺术感染力越发丰富多彩,演奏技巧也更加高超和多样。在表现古典管风琴音乐、大型交响乐、室内乐以及摇滚乐、爵士乐等领域它都能够担当重要而出色的角色,故而它在现代音乐教育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诸多高等音乐院系都开设有与此相关的课程。  相似文献   

20.
小提琴和所有其它乐器的区别在于小提琴的音色具有多种性质既具有各种声部的音色,又具有各种乐器的音色,只有当用某种音色才能使作曲家的艺术目的获得更清楚的表达,使听众能够更清楚地意识到其艺术目的时才应该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