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城市经济》2011,(8):67-67
在30年举世瞩目的增长之后,中国经济已然成为世界舞台不可或缺的角色。究竟有没有一个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中国模式”?通过“大政府+宏观调控”,是否能够走出一条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新路”?  相似文献   

2.
董克强 《中国经贸》2012,(20):103-104
摘要:本文突出指出了,中国现今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质上是对列宁创造的“国家资本主义”,即“公有制+市场经济”模式的历史回复。而列宁创立的这种“公有制+市场经济”模式具有巨大历史优越性,即它标志着人类进入了“自为史”或“自觉创造历史”的更高发展阶段,实质上是一种“社会转基因工程”。其最突出的体现就是可使社会经济实现“持续超常发展”。  相似文献   

3.
另一个世界是可能的——后危机时代的中国与世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十年来,世界面临发展困境。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困境削弱了世界经济的社会基础,让整个世界都面临发展困境,也使得危机的根源难以消除。世界性的发展困境主要源于美国对世界发展模式的塑造。美国通过国际组织以及理念输出等方式,用新自由主义的发展模式改造了发展中国家,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国家构建之进程。国家构建的缺失使得发展中国家既无力应对国际政治经济的挑战,也无力整合国内政治经济秩序。在后危机时代,美国相对衰落,而中国的迅速发展使得中国成为发展中国家的效仿对象;中国国家实力的增强也制约了美国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的推广;中国的成功还让世界有了不同的发展理念。因此,后危机时代的中国为世界提供了另外一种选择,为陷入困境的发展中国家与世界经济提供了新机会。  相似文献   

4.
悦来 《上海国资》2011,(5):104-104
<正>围绕中国模式的讨论已经很多,但这本书引起的震动却出人意料,包括《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在内的全国几十家媒体均在版面显要位置,以较大篇幅刊登了专家学者的书评文章和对作者的采访报道,一时间好评如潮。《中国震撼》作者张维为曾任邓小平同志资深翻译,现为瑞士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这位走访过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的学者,对文明的崛起有着深沉的思考,他在书中将"中国模式"归纳为八大特点和八大理念,并作了深入阐释,不仅赋予"中国模式"以深刻涵义,还更深层次地提出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型国家"崛起的命题。因此,《中国震撼》被认为是"中国模式"论的最坚实有力的理论著作。作者特别指出,通过长达百年的不懈努力,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个由上、  相似文献   

5.
总体公共政策与发展战略——国际视野下中国案例透视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文章以新的视角来研究国家发展的曲折历程,即区分考察不同的总体公共政策(GPP)及发展战略。在经历了一系列挫折之后,中国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在方法(主义)上博采众长的总体公共政策,并在这条中国特色的道路上有了迅猛发展。经济改革导致“经济社会”现象出现的同时削减了政府的经济职能,政策重点最近已向社会经济平衡发展模式转变。中国可从有“发展型福利”新趋向的西方国家汲取经验以免重蹈传统福利国家之覆辙。  相似文献   

6.
吴从环 《乡镇经济》2010,1(1):72-76
人的活动主要包括组织活动、生产活动、生活活动和精神活动,国家和社会在这四种活动中的博弈构成了既相互对立、又密不可分的实体,两者关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也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近代以来中国国家社会关系的总体发展趋势是国家进社会退,截止“文革”末期形成了极端的强国家弱社会模式。改革后这一趋势得到扭转,国家开始后退,社会开始发展,这一趋势仍在持续,最后的理想状况是形成适合于中国特点的强国家强社会模式。  相似文献   

7.
浅谈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国际贸易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在出口贸易中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根据目前比较流行的两种范式、即“雁行模式”和“贸易竞争关系模式”,对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解释。目前有一些学者,特别是一些国外学者比较倾向于后一种关系。本文分析了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出口市场份额,出口结构及决定各国出口贸易的因素,认为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经贸关系更多程度上属于产业和技术引进的合作伙伴,良好的东亚经济关系和经济环境是该地区持续发展的一个根本前提。  相似文献   

8.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从此担负起领导中国现代化的历史重任,开始了国家治理的新时期。从毛泽东开始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由于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不同,治理的社会矛盾和根本任务不同,其治理国家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形成了不同的治理模式。对建国以来的国家治理模式作一历史回顾,总结国家治理的得失,对构建新的国家治理模式具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2013年,国家高新区继续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开放,不断提升国家高新区的创新能力,以“创新驱动、内生发展”为主线,以“一个行动,两项工程”为重要抓手,发挥国家高新区在经济增长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探索出一套依靠创新驱动、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增长模式,逐渐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引领.  相似文献   

10.
书架     
《中国经济快讯》2014,(2):79-79
《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 作者:张维为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崛起”震撼了全世界,“中国模式”也成为了国际学界热议的话题。中国的崛起不是一个普通国家的崛起,而是一个五千年连绵不断的伟大文明的复兴,是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回顾国内外社会保障发展的历史演进,认为社会保障每从低一级的阶段向高一级的阶段发展时,总要经过一个关键超越。社会保障最近的一次超越是由社会制度到国家制度,贝弗里奇(William Heony Beveridge)的《社会保险及相关服务》使福利国家从思想理论上升为国家制度实践。此后,文章比较了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视角下的社会保障内涵,从中国社会保障表现中判断出其所处阶段。最后,给出了走向国家制度的中国社会保障发展取向。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受三种不同类型的大国竞争的驱动,美国在经济领域进行了多轮旨在提升国家能力的国家制度建设,从而大踏步地从一个守夜型国家演变为一个有美国特色的发展型国家,即政府越来越多地承担起推动经济发展的使命。美苏安全竞争促使美国国内兴起了一个以国防部为核心的安全导向的联盟;美日经济竞争催生了一个以商务部为核心的发展导向的联盟。这两个政治联盟都试图增强对美国高科技产业的主导作用,但它们之间的权力冲撞曾使美国的发展型国家呈现隐性、分散式的特征。直到21世纪第二个十年,美国遭遇到来自中国的经济与安全双重竞争压力,安全联盟和发展联盟才形成合力,推动一个更加显性的、聚合式的发展型国家逐渐成型。与旨在实现经济追赶的东亚发展型国家相比,美国式的发展型国家以维护全球霸权为目标,除对国内市场进行干预之外,还具有强大的经济外交能力干预国际市场。研究表明,大国竞争压力促使美国不断调整国家和市场的关系以应对外部挑战,而学界对于美国“自由市场经济”和“弱国家”的传统定义只是一种“学术神话”,急需得到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中国的社会热点问题为切入点,强调总体公共政策(GPP)在认识与应对各种社会问题中所起到的关键指导作用。在当前福利国家发生眼花缭乱变化的背景下,重审经济国家的概念性框架及其历史变迁,以利于进一步比较社会政策研究。文章特别强调历史观点的重要性,展示国家在不同的发展(和挫折)时期,如何以及为何对社会问题与事件的理解和处理会大不相同。中国社会经济政策正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之窗,无论是经济国家早期不幸高度政治化还是后来拨乱反正专心搞经济,社会问题的科学研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视过。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到"以经济建设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平衡发展",将有助于明确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文章因而首次提出"后经济国家时代"的概念。这里既有一个与国际接轨东西方聚合的过程,又有与福利国家相区别的中国特色的坚持和发扬。这一对中国社会问题进行客观评估的必要框架,将有助于全面理解特定文化及历史背景下整个国家发展战略的演变,包括重新认识和处理社会经济不公平这一改革开放中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无论外部环境如何,中国都应把“和平与发展”的假设,修正为“安全与发展”,以国家综合安全利益为核心,推动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因此,中国必须提前进行战略性调整,争取实现经济发展与国家安全的统一,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经济制裁,有效遏止台湾独立。  相似文献   

15.
以中国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原点,通过对日本的产业发展历史进程进行观察与比较,思考一个后起国家技术进步路径与他的国家现代化之间可能存在的逻辑联系,以及这类联系对后起国家、尤其是后起大国所追求的国家现代化具有的影响,可能是件有趣且有重要意义的事情。把具体的产业技术领域置于整体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去分析和看待,则可以使我们认识技术是在什么样的经济与社会条件下影响一国的国家现代化进程,尤其是通过什么途径施加影响的。以此借鉴日本的经验与教训,用符合国情和产业实际的技术进步路径,使之成为生产力在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上所起杠杆作用的着力点,我们就有可能在从后起者向领先者的转变中,有力地推进中国的国家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弘 《中国高新区》2011,(10):26-27
建设国家高新区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经过20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国家级高新区发展到88+1个,已经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成为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引擎,成为探索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先行者。“十二五”时期,  相似文献   

17.
追忆光辉岁月,展望锦秀前程。我们为有一个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中华民族而骄傲,我们为有一个坚强的中国脊梁而自豪,我们为有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屹立于世界而欢呼。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必由之路.只有对中国模式不断探索、认识和实践,才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建设的成就,不仅证明了“以人为本+创新发展”的发展模式、“市场经济+政府推动”的体制模式、“互联网民主+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模式的力量,而且还将证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文化模式的力量.  相似文献   

19.
梁漱溟先生毕生思考两个问题,一是人生问题,一是中国问题。《中国文化要义》是梁先生的第四部著作,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评述:以宗教为起始,对比中西文化之异;以家为核心概念,评说梁先生家与国家的中国特色之意;以理性为归纳词,评述理性早启文化早熟的中国性格;简述“有对”和“无对”这对有意思的词汇。梁先生对中国智慧的叩问,对中国文化模式的构建,于今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国际关系的风云变化,错综复杂。在这变化中起主要作用的就是国家利益。法国作为第一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西方国家,几十年来,与中国关系总体发展顺利。但也有许多不可回避的挫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