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冈是片红色的土地,在中国革命史上,这里曾走出4支工农红军,诞生了230位将军。近年来,这片红土地上发生的变化巨大而深刻。200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亿元大关,比2007年增长15%,高于湖北全省平均增幅。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41.3亿元,增长30.6%,高于湖北全省平均的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在全省地级市中首先突破1000家,达到1003家,其中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到70家,县域经济取得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背景下,河南工业发展十分迅猛,无论是经济规模还是发展速度均处领先地位。河南从一个传统农业大省迅速崛起为新兴工业大省。跳出湖北看湖北,学习、借鉴河南的经验,对推动湖北省工业经济发展、构筑中部崛起战略支点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柳群 《广西经济》2008,(8):20-22
千帆竞发争风流。近年来,一个活力增强、魄力彰显、文明提升、欣欣向荣的新柳江正走进人们的视野。她以其独特的优势和迅捷的动作,占尽发展的先机,极其敏锐地走在发展的前列,不断刷新“经济记录”和“文明指数”,以2007年柳江县向世人交出的一份惊喜答卷作注解:不仅全县主要经济指标提前3年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而且工业经济挥出了浓墨重彩的大手笔,即,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突破100家。率先成为广西工业“双过百”第一县。  相似文献   

4.
贺斌 《广西经济》2010,(2):48-50
一、钟山县工业现状根据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2008年钟山县已有工业企业法人单位11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19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211935万元、工业增加值68450万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644589万元(2008年报数)和全部工业增加值257402万元(2008年报数)比重分别为32.9%和26.6%,比第一次经济普查分别上升6.9和16.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虽然还不是主动力,但其影响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5.
黄毅群 《广西经济》2010,(11):72-73
受区划调整影响,钟山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被划出14家,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近40%,工业经济失去“半壁江山”,经济社会发展进入第三次创业。如何围绕贺州市“工业立贺,富民强市”战略目标,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打造工业强县,势必成为钟山县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温岭是全国首家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诞生地。改革开放以来,温岭市工业经济发展较快,在自主创新和打造规模企业中,取得了初步成效。2005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843亿元,其中规模上工业产值397.3亿元,超亿元企业66家。已形成汽摩及配件、泵与电机、鞋帽服装、家用炊具、塑料制品、船舶修造六大支柱行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但是,我市工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在2.2万家企业中,规模企业仅1022家,这种“低小散”的现象需要克服;在台州市30家突出贡献工业企业中我市仅有2家,16家超10亿元企业中我市仅3家,这种与工业强市不相称的现状需要改善;在自主创新上,企业创新意识淡薄,品牌明显不足,这种缺少核心竞争力的局面需要扭转。  相似文献   

7.
谭燮良  王华 《浙江经济》2006,(12):52-53
“十五”以来,杭州以高技术产业为先导,以现有优势产业为支柱,以提升企业竞争力为重点,不断加大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工业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和工业总产值双双越过5000亿元大关,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已达到45.6%;电子通讯、机械装备、医药化工、纺织服装和食品饮料五大工业支柱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9.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产值耗电358度,同比下降0.6%;高技术产业实现工业销售产值803.7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比重为15.1%;工业经济区域布局更加合理,基本形成以国家级开发区为主导,江东、临江、临平、钱江等工业园区为新增长点,区县(市)工业功能区块为基础的工业格局;大企业、大集团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在最近公布的中国1000家最大企业集团名单中,杭州有42家企业集团上榜,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列第一位,其中大多数为工业企业。  相似文献   

8.
张业荣 《广西经济》2005,(10):38-39
柳城县位于桂中偏北,是柳州市辖的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全县总面积2124平方公里,总人口40.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4.5万人。长期以来,形成了农业比较发达,工业相对滞后的状况,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柳城县紧紧围绕“工业强县”的战略目标,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使县域工业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据统计,2004年,全县共有中小型企业2205家,从业人员18701人,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家,从业人员5914人。  相似文献   

9.
通过山东与广东、浙江、江苏及全国的“十一五”期间规模工业比较分析,认为:山东省规模工业综合实力明显增强,重工业比重明显上升,行业成长性全国第一,规模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居四省第一,规模工业利润率水平高于全国和其他省份水平,但是,山东省规模工业行业集中度低于其他三省,规模工业中装备制造业总体比重较弱,产业层次相对偏低,制造业工资水平低于其他省份和全国平均水平,城市化进程严重落后于工业化进程。最后,提出未来山东规模工业的发展方向是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循环工业和生态工业园区,以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带动山东工业化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四川经济研究》2007,(2):12-12
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一年来.四川省工业发展步履坚实、成效显著,2006年前十一个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过黑龙江省,排名上升到全国第十位。  相似文献   

11.
实施突破辽西北战略,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辽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推进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铁岭市紧紧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沈阳经济区建设和突破辽西北战略的重要发展机遇.深入实施“五大战略”.全力推动“双轮驱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项指标增幅居全省第1位: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项指标增幅居全省第2位:  相似文献   

12.
周谦 《中国高新区》2009,(11):80-82
无锡高新区成立17年来,始终高举“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火炬旗帜,努力践行国家高新区“四位一体”发展定位。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比重达73%,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达25%,人均R&D经费达3.8万元,科研经费占总销售收入比重达4%,省级及以上高新技术产品数达602个,国家自主创新产品占全省20%。科技创新主要指标均占全市40%以上,每年吸纳外来本科以上高校毕业生超过8000名,占全市60%以上。光伏、IC产能、制造技术均居全国第一,IC设计全国第四,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综合排名全国第五位。创建了15个国家级基地,建立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工程中心60家。培育了以尚德为代表的全国自主创新创业重大典型。  相似文献   

13.
工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工业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一个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在日前召开的工业强省大会上,省委、省政府在《安徽省工业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到2010年,全省工业增加值达到4500-5000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40%以上,工业化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全省工业企业数达到8万户以上,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8000户以上:同时,万元GDP能耗降低20%,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至2.1吨标准煤,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实现这一目标,我省须强力推进工业强省战略,加快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促进工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
济源,是一座新兴的工业旅游城市,是愚公移山的地方。济源市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篮球城市”、“全国文化模范城市”等荣誉称号,是河南省中原城市群之一。2005年,济源市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四项经济指标增幅均居全省第一位。在推动济源经济快速增长的各种因素中,  相似文献   

15.
(一)材料工业在我区工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有规模以上材料企业172家,并集结了一批高素质的研究开发科技人员。东方有色金属集团是国内最大的钽铌铍生产和科研一体化的高科技企业,世界钽铌铍冶炼加工三强之一。宁夏是镁产地之一,生产技术居全国先进水平,被科技部确定为“全国皮江法炼镁示范基地”和“国家级高品质镁合金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省汽车工业紧密跟踪世界和国内汽车工业发展趋势,培育形成了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和知名品牌,整车生产能力、零部件加工配套能力显著提高。汽车产量已突破70万辆,销售收入突破2000亿元,在全国排第三位。我省已经成为具有一定规模和效益的汽车工业大省。如何乘势而上,科学发展,实现二次飞跃,把我省建设成汽车工业强省,还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相似文献   

17.
时临岁末,2006年的经济工作已进入“收官”阶段。作为“十一五”开局之年。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预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将突破20万化人民币.年增长10.5%,全年财政收入增长20%,规模以上重点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3成左右,而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仅上涨1.3%,煤电油运紧张状况得到明显缓解。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情省力》2008,(5):34-35
毫州是人口大市、农业大市、工业弱市、财政小市.长期以来工业短腿一直是全市经济奋力发展的制约因素.工业企业少,门类杂,传统产业居主导地位,缺乏新型的现代企业,致使我市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小.工业化程度较低。2007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3家.规模以下工业企业2234家,个体工业有1.7万余户,全社会实现工业增加值74.45亿元.同比增长28.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46.78亿元,同比增长36.1%;规模以下工业实现增加值27.67亿元。同比增长12.7%。  相似文献   

19.
李兵 《广西经济》2007,(9):52-53
一、马山县工业经济发展现状 马山县现有工业企业2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家,这些企业主要产品有水泥、机制糖、小钢磨、硅锰合金、酒精等。2006年以来,马山县深入实施“工业兴县”战略,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攀升。2006年,马山县工业总产值完成8.46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5.60亿元,同比增长21.5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94亿元,同比增长15%。从今年上半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看,增幅较大,排位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20.
2007年柳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8.8亿元,增长16.5%,增幅为12年来最高;工业总产值1389.1亿元,增长24.8%: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5%,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以上,支柱产业发展取得“三个突破”;全市汽车产量突破60万辆,钢材产量突破600万吨,工程机械产量突破3万台。2008年2月21日,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面对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柳州提出了实现“经济升级”、“城市转型”的“二次创业”,做到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推进,建设工业名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