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产业集群在世界各国的迅速发展及其对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使其成为近年来众多学科关注的热点。国内外对于产业集群的研究多集中在产业集群基本问题研究,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研究,产业集群实证分析与政策研究等。文章试图从交易费用的角度来阐述产业集群的形成,并说明产业集群是如何降低交易费用的。  相似文献   

2.
生物医药行业作为21世纪高新技术产业,对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提高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湖北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从产业集群视角提出强化政府的集群领导职能,加快产学研平台建设,完善产业集群发展机制,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多体系集群协同发展的集群升级对策。  相似文献   

3.
李瑞 《辽宁经济》2013,(3):62-63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模式,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增长极。2012年,辽宁省销售收入超百亿产业集群达到75个,超千亿产业集群实现了零的突破,达到4个,产业集群销售收入占全省工业比重已超50%。产业集群对辽宁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力日益突出。本文利用多层线性模型,分析了辽宁产业集群区域发展与科技人员比例、科研经费利用率之间的依存关系,得出科研经费利用率对辽宁产业集群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影视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核心部分,逐渐成为世界多个国家的战略产业。中国影视产业集群从无到有,并且逐步壮大成为当下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一个现象。文章根据我国影视产业集群的发展,试着找寻影响我国影视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李金华 《改革》2020,(3):98-110
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建设和发展,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路径之一。运用全国61个创新型产业集群单位和47个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单位的数据,研究发现:我国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和培育集群多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创新型产业集群体现了不同地域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的特色;创新型产业培育集群布局依托了地区产业发展优势,满足了协调发展要求;创新型产业集群是各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有显著的带动效应。同时,创新型产业集群和创新型产业培育集群在不同行业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一些创新型产业集群已拥有国际国内有影响的知名品牌;创新型产业集群和培育集群主要集中于先进制造业,体现了国家战略;重要细分行业还缺乏创新型产业集群和创新型产业培育集群。未来,应推动创新型产业集群的连片发展,促进建成全球领先的先进制造集聚区;促进集群内企业、研发机构、服务机构等的深度分工协作,增强集群的国际竞争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构建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的现代服务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6.
国家产业集群政策错位的根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凯江 《特区经济》2011,(7):284-285
基于对产业集群概念的二维视角辨析,本文认为产业集群研究应该包含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两个范畴,并据此提出国家产业集群政策错位的理论根源,即:以产业集群微观理论指导国家制定宏观层面产业集群政策。  相似文献   

7.
西方国家产业集群统计的起源、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产业集群统计是全面统计和描述一定时期产业集群基本发展情况的工作体系 ,最早起源于产业集群发达的西方国家。本文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索了欧美国家产业集群统计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并将其划分为官方统计和民间统计 ,同时指出了产业集群统计在量化产业集群发展状况、促进产业集群理论研究、引导产业集群治理和竞争行为 ,以及制定产业集群政策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最后总结了对发展我国产业集群统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培育竞争优势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晓辉 《山东经济》2004,20(4):75-77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中极具竞争力的组织形式,越来越多的国家把产业集群作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战略方式。我国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通过培育和发展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对于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培育竞争优势,要正确定位政府职能,加强技术研发和专利保护,形成区域内的创新体制,成立产业集群的行业协会,重视产业集群的更替和升级,使产业集群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产业》2011,(9):32-33
广东国家高新区产业集群各具特色近年来,广东省各个国家高新区按照"高端集聚、创新发展"的产业发展原则,错位发展,优势互补,以形成产业集群为目标,大力推进主导产业链的延伸完善,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高端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0.
郭印 《改革与战略》2010,26(11):172-174
20世纪以来,产业集群始终是推动国家经济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动力,许多国家都积累了丰富的产业集群发展经验,其中美国"双岸"经济带产业集群的发展经验尤为突出。近年来,我国沿海经济带的发展蓬勃兴起,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成为促进沿海经济带开发的重要力量。学习和借鉴美国"双岸"经济带产业集群的发展经验,对推动我国沿海经济带产业集群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于锦华 《辽宁经济》2011,(12):68-70
旅游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是一种世界性的发展现象,越来越多的国家或地区把旅游装备制造业产业集聚作为产业发展、促进企业成长、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中之重。本文运用统计分析、案例分析、文献综述等方法分析了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及特征,并以辽宁省为案例,研究分析其旅游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及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2.
历经20年的建设与发展,桂林国家高新区已经形成了一个主导产业集群,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两个特色产业集群,即电子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这三个产业集群已形成了配套完整的产业链,为同类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产业环境。培育新材料、新能源、  相似文献   

13.
<正>4月18日,江北区高储能和关键电子材料制造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揭牌,成为继宁波高新区工业互联网创新型产业集群后,宁波第二个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至此,浙江省5个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中,宁波已占据二席。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谷立霞  薛景梅 《特区经济》2007,219(4):57-58
近年来,河北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有了长足发展,但与先进地区或国家的产业集群比较起来,尚存在一些差距。本文首先对河北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其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河北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陈文 《特区经济》2011,(7):61-63
浙江舟山是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需要大力发展海洋旅游产业集群。本文在简述海洋旅游产业集群等概念的含义和舟山海洋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对发展舟山海洋旅游产业集群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舟山的实际,提出了发展舟山海洋旅游产业集群的若干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郭美斌 《改革与战略》2012,28(4):136-138
产业集群已成为实现区域经济快速、高效和规模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将旅游产业集群与工业产业集群交互关联发展,迅速做大做强多个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实现多产业齐头并进发展格局的新思路。文章以乐山为例,探讨了旅游与工业交互产业集群的发展,并提出了政府要有所作为、行业机构积极参与、搭建平台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产业集群促进创新的风险性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忠堂 《特区经济》2008,2(3):225-226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产业集群因其自身的特点而对促进创新具有巨大的优势,所以受到我国学者和政府的重视。但产业集群对创新的促进作用并不是绝对的,本文分析了以产业集群促进创新具有的风险性,并引入学习型产业集群的概念,提出以建设学习型产业集群来应对其风险性。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述评   总被引:82,自引:0,他引:82  
产业集群竞争力不仅可带动产业集群的发展 ,而且在提升企业竞争力、区域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按照从理论到实践的逻辑思路 ,依次从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内涵和来源机理、产业集群生命周期与竞争力、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产业集群治理机制与竞争力 ,以及产业集群政策与竞争力等六个方面对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和评论 ,最后总结出对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仇恒喜 《乡镇经济》2007,(10):42-46
嘉兴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集群特色明显,但一般多为传统产业集群。近年来,随着外资的不断涌入,对嘉兴传统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在分析嘉兴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提升嘉兴产业集群竞争力为目的,对影响嘉兴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因素进行探讨,并着重分析了FDI对产业集群的作用路径,最后提出提升嘉兴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20.
日本是亚洲最早尝试集群方法的国家。2001年,日本政府以"产业集群计划"、"知识集群计划"在全国发起了集群策动,其实施效应备受世人关注。通过考察北海道的IT、生物技术产业集群,探究了其集群策动的背景、特征以及生命周期。北海道的产业集群将构建创新网络作为核心目标,采用产官学协作模式来促进产业升级,其发展经验为我国的产业集群转型提供了新的启示。中国未来的集群策动应当"自下而上",调动行业协会的主体能动性,加强创新网络建设并根据其生命周期分阶段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